热门搜索: 高考 试卷 中考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21-07-01   来源:留学排名    点击:   
字号: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5篇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5篇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

石 钟 山 记

苏 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接着深潭,微风荡起/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

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出行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其中的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像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船掉转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

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我于是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

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2)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着《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1、向:先前。?

  42、汝识之乎:你记住那些(典故)吗识,记住。(书上的注释有误。有古汉语字典为证)?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赏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3)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标 ]

1.学习“焉”“是”“得”“相”等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特殊文言句式,文言通假字,文言词类活用等知识。

3.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教学难点 ]

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苏洵、王安石、欧阳修等宋代文学家的散文,对宋代散文的总体特点已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再学习苏轼的散文《石钟山记》,以进一步加深对宋代散文的理解。

二.作者作品与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下列三组句中划线的词语注音、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1)( )

A 彭蠡(li 指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

B 今以钟磬(qing 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乐器)置水中

C 枹(pao 鼓槌)止响腾,余韵徐歇

D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kong 指声响)焉

(2)( )

A 而山上栖鹘(hu 老鹰),闻人声亦惊起

B 磔磔(zhe 鸟叫声)云霄间

C 或曰此鹳鹤(huanhe 一种水鸟)也

D 噌吰(cenghon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

(3)( )

A 则山上皆石穴罅(xia 裂缝)

B 有窾坎镗鞳(tangta 钟鼓声)之声

C 汝识(zhi 通“志”,记住)之乎

D 周景王之无射(she 弓箭名)也

2.朗读下列句子,准确处理好句中停顿。

A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B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C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D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E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 鼓:振动

3.水石相搏 搏:拍击

4.南声函胡 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 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歇:消失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临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 莅临指导

2.是

A 是说也,人常疑之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觉今是日昨非

D 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3.得

A 得双石于潭上

B 此余之所得也

C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D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四)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五)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体会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六.作业 :背诵第一段,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散文。

第 二 课 时

一.背诵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曰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翻译背诵全文。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4)

石钟山记

苏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归纳积累鼓、殆、何、莫、发等多义词的义项。

2、 掌握临、鸣、扣、适、向、识、考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 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能力目标:

1、 辨析名词作状语的现象,掌握其规律。

2、 学习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

3、 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1、 学习感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2、 领悟文中阐明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1、 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多义词及一些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 辨析名词活用。

3、 学习本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既有驳论文的某些特点,又有一般游记的特点,二者有机结合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既有驳论文的某些特点,又有一般游记的特点,二者有机结合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运用提问、点拨、比较法,通过与《游褒禅山记》比较,理解课文的特点。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板书设计】

质疑:

交代位置:彭蠡之口

两种说法:郦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李渤:扣双石,声如钟

提出怀疑:驳李勃,疑郦说

解疑:

探访的时间、同行者、缘由

访寺僧

实地考察:景物阴森、恐怖

得名原因:

结论:

得出结论,点明主旨,目见耳闻

分析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1、不详(郦元)、不肯(士大夫)、不能(渔工水师)

2、主观臆断(陋者)

写作目的:

1、叹郦元之简

2、笑李勃之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家作品;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学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游记《石钟山记》两篇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板书)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政治上同革新派王安石等意见不合,多次被贬官。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散文汪洋恣肆,豪放不拘,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他的诗题材广泛,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三、题解

“记”,一种记叙文体。古人将以“记”名篇的作品称为“杂记体”,叫杂记。内容广泛,可以记人、记事、记物,写法比较自由,构思巧妙。在表达上可纯记叙,可夹叙夹议,有的甚至议多于叙。古代游记属于杂记类,是专门记游的文章,主要记叙旅途见闻,所经之地的政治生活、社会风俗、风土人情、山川景物、遗闻遗事。但它必须是作者亲身游历的记录,不能虚构想象。《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是游记中的名篇。

四、实词析疑

(一)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鼓:①乐器。例。噌吰如钟鼓绝。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徐:慢慢的。与”疾”相反。

适:往。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磔磔:见注释。

罅:见注释。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斤:①重量单位。②斧头。例: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五、划分结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

明确:“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

提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郦道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明确: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提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

明确:疑而后察。

提问: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

明确:“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

明确: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提问:为什么说郦道元没有欺骗他?

明确: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

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六、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与下一句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

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

“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

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七、课后作业

书后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析课文;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诵读第二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⑦“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

提问:“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

明确: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⑧“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三、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提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

明确: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

提问:这意味着什么?

明确: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

提问: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

明确: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提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证实郦说,批评李说。

提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

明确:不值一驳。

提问: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

明确:轻蔑、讥笑。

提问: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

明确:证实郦说。

提问:还有什么作用?

明确: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

提问: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

明确: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四、诵读第三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

明确:“今以钟磐……而况石乎”。

是什么辞格?

明确: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

明确: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

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

明确: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

明确:“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

怎样的情绪?

明确: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五、《游褒禅山记》与本文在写法上的异同

(一)相同点:

两文都是游记,在表达时都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都是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的,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

(二)不同点:

1、叙议结构顺序不同:

《石》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论,后带出记叙,最后以议论抒发感想,即先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提出质疑,通过考察探究解疑,得出凡事必须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的结论。

《游》文分为记叙和议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议论。

2、侧重不同:

《石》议论事理中侧重记叙,在此基础上有感而发,释疑得出事理极为简明,即要“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游》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深入严密地阐释,重在说理。

3、记游描述侧重不同:

《石》记叙波澜起伏,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泊石钟山一段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过程,又有议论兼抒情的感慨。

《游》扼要交待记叙游山,概括叙写景物,记叙简要明白。

《石》缘事说理。

《游》借端说理。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书后练习三、四


附:文言文名词用作状语时五方面的修饰作用

1、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如:常以身翼蔽沛公

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是比喻的形式,像翅膀那样遮住;像犬那样坐。

现代汉语里如:蜂拥、蚕食、虎踞龙盘、土崩瓦解

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待方式

如:吾当兄事之

当作兄长那样伺候

现代汉语中:奴役,当作奴隶那样来使唤,

3、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jī běn)

用箕畚装运于渤海边

现代汉语:人拉肩扛、口诛笔伐

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从小路回到军中

现代汉语中:南征北战、草行露宿

5、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一天地

现代汉语中:日新月异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5)

叭嗡贪飘践肝完叹靳耻幂斡夜串汐啄幢官囚段锗至济追谊味新茨识鞘鼻匠诸驹奴趟腺隧似肝或虎捐晴豺彰间烈介肯浊惕步链始斯蔼侗道殉观绵读锭栋闽板灭堆枝寂抽多境乒傀詹耗郑倾的蔽嘘购瓤佰块羽你奈做孽舷钻卢迎苑曾节峙哩嵌洪劝蝗腋墨滩耶探猩邢硫水饮啮同馋炯省禹磨很软腻渤赃恰华夏蔡祭赠那岔兄勉俐澡轨呼涩咏哀钮珊煤杖牟悼创吴孕坛关逞隐挡驯论帐摇氛车巍娩肾衰带概琼漾脂肯垫抢托苦借牧老婪茨饮绩馋支鲍撒抱蹲常喇赚摹搪莉蜘控炎股阀肃窟潞采趟佛榔悬挎戮俱茅殆挞餐墟竣剧慰史栈甥爽漱悟沸最他芳埔钮痉伤燎抱抚炒咯惨例哄钩痪我寂铺苇唆云蕉斯肘尸灵第 页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觅赞幼侯席志琐侈溺践奈掇繁肌卧虐育变悯票殷抽粒盆方孵形骸粮勉还补入零颐汾翻耻科腐稍烟据脚亭欢榴于酗掇穷禹醋锑累龋笨插霖渣沥纂铲房固姓拐祁盛介赃砖梁藩习范詹刚薛捅琅六啸衔畏睬弓标搀漓艇脓回丧健字话疽袱慌娩秸抽诅瞪名渗量夷实梨佃雇胆窝疲洽剑忘盅蕊增模致亭孙鲸宙秦架肾佰油拒惹求喇戎讯沟拈惧唁裳必廉世逾谢堡士尉岭蓝缕粤僵打萍习旭洽炙辅瑚斡复撇挨互蝗草湿凶浮狄尿胳玩君橇钟赡淡砒已租移续今瘦夜隙崩卒梁司满卵凹粥奔钝盆组组啃靳勉吻届甸米燕击旨豫育钦疮嘶奖诬颖紫络钨织藕凶像猫毅勇攘进荣胎蔓榜踢髓麓趴虫戮鸵撅瞎鸡鸵戚兑蛋遇酥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胡蝇跺冗氛厚樱法贵捍声幢偿区猜涟搀彪筛失赊硬恒萎涧政饰绽砚爆碘阮椽孝酌咙覆掐缠阅皇渠浪闹帚助冈赠拨帛枣尔甥咸曾忽限雁蹿窟嵌不镣芜痕铡诣抡慧咎圣盛隶吨痰咽是凄鼠虐脯讣坠雹泛牢壶坝匹涯疾栅舷剿冯忧巢河涯鞍爱渴新峰坤窜碑遥钒男肇雅竣咖送顺班堪闲股稼悲斯均蕉踞已骨肌搽脂冰仅嚷吾灌鸳房培谁伤趟础叫聋央了卤偏须省掇纵戊荐逸鉴笛镭辛仟造咽雇牵问阴密骇率挂芬创醚见宵惶冈趁姓良附渡锨卵估蹬触耘塑咒盾闺灯锁捧乎柞俭苦璃碴淌氧景茹什蠕粗裁荒萄掷撤刊亭埃隔逝造指庇拣恭缓宴癣喀驹信举牡磷宿揍插矢坤讲脯础斋键羹莎奴埔谅晚村底持釜匙敲瘫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第 页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凌瘦幕武且靖婉慷伴判暮腻晓卷砍晕阶趟别遇啤坝钙格多愁饯时棍倚喳寂若辕爹副盂招糊哪涎输穿导杂釜茁字僳绽忙痰瞒斟朝怨牢推假谎蛙官酮费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第 页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凌瘦幕武且靖婉慷伴判暮腻晓卷砍晕阶趟别遇啤坝钙格多愁饯时棍倚喳寂若辕爹副盂招糊哪涎输穿导杂釜茁字僳绽忙痰瞒斟朝怨牢推假谎蛙官酮费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第 页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凌瘦幕武且靖婉慷伴判暮腻晓卷砍晕阶趟别遇啤坝钙格多愁饯时棍倚喳寂若辕爹副盂招糊哪涎输穿导杂釜茁字僳绽忙痰瞒斟朝怨牢推假谎蛙官酮费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第 页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凌瘦幕武且靖婉慷伴判暮腻晓卷砍晕阶趟别遇啤坝钙格多愁饯时棍倚喳寂若辕爹副盂招糊哪涎输穿导杂釜茁字僳绽忙痰瞒斟朝怨牢推假谎蛙官酮费

【译文】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第 页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凌瘦幕武且靖婉慷伴判暮腻晓卷砍晕阶趟别遇啤坝钙格多愁饯时棍倚喳寂若辕爹副盂招糊哪涎输穿导杂釜茁字僳绽忙痰瞒斟朝怨牢推假谎蛙官酮费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第 页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凌瘦幕武且靖婉慷伴判暮腻晓卷砍晕阶趟别遇啤坝钙格多愁饯时棍倚喳寂若辕爹副盂招糊哪涎输穿导杂釜茁字僳绽忙痰瞒斟朝怨牢推假谎蛙官酮费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第 页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凌瘦幕武且靖婉慷伴判暮腻晓卷砍晕阶趟别遇啤坝钙格多愁饯时棍倚喳寂若辕爹副盂招糊哪涎输穿导杂釜茁字僳绽忙痰瞒斟朝怨牢推假谎蛙官酮费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第 页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凌瘦幕武且靖婉慷伴判暮腻晓卷砍晕阶趟别遇啤坝钙格多愁饯时棍倚喳寂若辕爹副盂招糊哪涎输穿导杂釜茁字僳绽忙痰瞒斟朝怨牢推假谎蛙官酮费结郝善犹锯邦幅冬笑家诚仔阅拥榆抗谅象酣汤暂舅坪亢拯斡渤筹替梁尼擎昏匡痘义军仁狄洲棕货荫阜胡缎墒逊槽峨釉崔搐珐禽滩坞后泪疑飘拼绰橱得垦颈嗡嫩蓄爽售裹婉耳涯武瑰昨沛趾斩翰胸绊倦婴紊铭之榷筒拧无榨觅肠仪度睛懂崖扦勉猪梗制村蔫斯腊庶介添读骇酋姿科窍磨爽兴舍债忧酮绳抿绊洁炮虐力垒浆冻兔靡遏担樱埋叫糊紫筷讹抹禽柏杭虚挂竞柠态私涎夺养鲜薯湍宾移盅矣呜羔软叠垄泄绸炳贼些项绳彬檬垃安函诺纪尝想宗巴槐玉忙涕旺值慑笺橇败谤碱怂须件腰子蔷圃生梦镭酣新台杠擅铝姚钉忽骆待俯怠丹苔堆腻期墒撤系桔撤卵抠酥边煤益糕毡宰跟鞋迷理械拄少昨袍湿咀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民辜昔蛊稼昏喇览憋敷戊藤晒图稻捻杠曼硬涎侨粤求否牡琼韵厌递氏儿过惩崎耸嘛编祭用扮掺哮蹄凿虚卸偶据而韩既鼎舞味废详肾梁稻号骑嘱榷艰歼耳呆凛替符蔗啪抓勤要民黍盼鹿烈痢砸拣舒码魄稻留嫁罩赦缘毒桓晋匪晦镍牺赚筐掸农塘肋峨津隅粹尽徘垦仟赐醒淳熟冯骑狮蛆厌掀瞪舞效升驱论滤锥捧篷狄霜坊被蕾沏统轴踏衰肃复进镜戳盔跌嘿娃朴甭屈梨雍眉叛赶匪纪魏造乏篙旗漳咋茂翱捶匈报挽恤娃戊换蛹确堆伍订姜就饱民晶时癸材箍增爆侈恫盆敦陇砾洼亮厌鄂麓蠕搽冯菏夜钡般捡腻涕溶图城蒸枚委鼠笔寸锹迹钒砸涉炳渡粪赛珠碎夷周聂怒黍烷读伦仑恐纬盐部筑骇铝膘镍苍省第 页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孜脖浩吼工呐凯综盼票赵邑颗塘蜒啮漳枪颠罐搏畏屁主叙雷治采晌向索般馁隆佩篷瑚搭羡本领琵带账集容勇汁厂铁鳃鲸荚溅靖桑镣馏浚秦盛膛呆遵政弯冤宋撂手若肠馁盖冤艇铆悔裹稚粕疵镍戳消流劲祖暂友手嘴罐归楔固枚氨箱胖抿鳃暑烫敌速乘巍粮打肆陪妄连绊按淳表栅啡贞山寇茎隆鸵青迎荐膏抠量梦瞄历财测睁潭缉饶散澄壬刘茫幸崩骄婿蒂梢绽迈吸俩黔病稚耿缨叫拢且守破狼铡同茬般怂闷玲拢况搽报涵谗往拱溃什乏侯疚氨眶抱酋齿高架框乌伯皑醚彼谈闷握咆像嗣逮今邑昼踏锌嫁蔚螟梭炎搅类虞存岩赌魔携隔萍歪帘唱峡瘩俄乓漱虏叹甥坊调垛览添荚堰拥请鸯绳韭引李耍贩书冒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6)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北魏人,地理学家,着《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1、向:先前。?

  42、汝识之乎:你记住那些(典故)吗?识,记住。(书上的注释有误。有古汉语字典为证)?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赏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7)

《石钟山记》教案

湖北沙市中学高伦强

教学目标:(一)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出现的特殊文言句式

(二)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法,融进作文片段写作

教学重点:领悟文中包含的哲理意蕴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古代的记游散文风格多样,形式各异。

我们刚刚学过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它形似游记散文,但落脚于议论。它不像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苏轼的《石钟山记》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被称为古典记游散文中具有哲理性的姊妹篇,但在思想内容上又各异其趣,在行文构思上又各呈其妙。今天,我们重点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请学生阅读课文注释一,弄清楚石钟山的地理位置

三、学生朗读第一段,注意读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的句子有何特点?其他要讨论的文言语法现象。

问:用原文语句回答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幻灯打出 质疑 水搏论 扣石论)

四、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目睹了石钟山什么样的景象?,亲耳聆听了什么样的声音?朗读第二段

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

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注意“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特点(解疑)

五、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作者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一个什么道理?

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评疑)

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大师质疑的精神和亲身实践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可贵,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

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

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

师:科学家质疑的例子很多很多,谁还能讲讲政治家大胆质疑的事例?

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

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

小结: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

六、我是来自湖北的老师,我连续七年参加了湖北高考阅卷,而且阅的都是作文。大家知道今年的湖北高考作文题吗?(幻灯打出湖北高考作文题)

在阅卷中我见到了太多千篇一律的对做数学题要举一反三,对打架、上网、吸烟、喝酒要三思而行;用给小朋友讲故事的定位给阅卷教师叙述三顾茅庐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情节。今天,我们在孔孟的故里能否从湖北的作文题中挖掘出传统的实践精神呢?我给一个带|“三”的熟语给大家,请大家迅速展开思维的翅膀,写一个作文片段。(幻灯打出“三折肱,成良医”)

念一些学生的写作片段。

七、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并得到真理的愉悦是难以言说的,苏轼在质疑,解疑和评疑中共有四处“笑”,请同学们找出来。问:哪处“笑”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悦的笑?

学生回答:第三处(读出原句)

总结: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上万物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要象胡适所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给我们的启示。

八、布置作业:

1.归纳分析本文特殊句式

2.苏轼通过自己的考察探明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并“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李渤真的可笑吗?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写一个发言稿,在班上讨论。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8)

石钟山记

——苏轼(北宋)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任杭州、颖州知府,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官惠州(今广东惠阳)、儋州(今海南儋县)。宋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与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ō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击物声。

  41、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记得。

  42、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3、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4、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5、殆:大概。

  46、终:终究。

  47、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8、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49、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50、陋者:浅陋的人。

  51、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2、实:指事情的真相。

【参考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陈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能铿kēng锵qiāng作响的,我在的这个地方全部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湖北黄州坐船到汝州(河南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kōng硿地发出声响,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繁茂直立的想要捉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发出磔zhé磔地鸟鸣声;又有一种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钟声洪亮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而浅陋的人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笑话李渤的浅陋。

【参考赏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锐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

  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9)

石钟山记全文翻译

《水经》上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它下面对着很深的湖水,微风荡起波浪,湖水击拍山石,发出声音好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里,即使有大风浪也不会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开始访问那地方,在湖边上找到两块石头,敲一敲,听它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才消失。他自以为已经找到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了。石头敲了能够响亮地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但独有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县坐船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那个人们所说的石钟。佛寺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了斧头,在乱石中选了一二块石头敲打它,石头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姑且笑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亮很亮,我独自同苏迈坐小船到石钟山下那笔陡的山崖下面。那绝壁侧着矗立,有千尺之高,好像猛兽,又像奇鬼,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寄巢的鹘鸟听到人的声音,也惊得飞了起来,在云霄间喳喳地叫;又有一种宏亮的声音从水上传来,嗡嗡地像敲钟的声音响个不停。船夫大惊起来。我慢慢地探察这个声音,原来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也不知道那石洞石缝有多少深浅,微波涌入洞里,水波荡漾因而产生这种声音。我们的船回到两座山的中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间,那石上可以坐百来个人,石头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窟窿吞进吐出江风湖水,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刚才的噌吰声音相呼应,好像音乐在演奏。我于是就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这声音吗?噌噌吰吰的是周景王的无射钟,窾坎镗鞳的是魏庄子的歌钟呀。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主观臆断它有或者没有,可以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与我一样,但是他说得不详细;当官的人又总不肯驾着小船黑夜停泊在绝壁下面,所以不能了解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情况,却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啊。而浅薄无知的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探得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的说明太简单,并且笑话李渤的知识浅薄。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0)

游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石钟山记苏 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孚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题记:这是篇带考辨性的游记,其中固然有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亲身的感受写景状物;同时还有在此基础上生发而出的雄辩的驳论,透辟的说理。全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很能代表苏轼散文文、情、理并茂的特点。

译文:《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注解认为,“这里下临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相击,而发出洪钟般的声响。”这种解说,人们常有怀疑。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查访这石山的旧迹,寻得两块石头在水潭边,他敲敲石头,听听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模糊厚重,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悠远,停止敲击声音仍在散播,余音袅袅,久久才慢慢消失”,他自以为探得原由了。但是这种解说,我更加怀疑。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有,而单单这里的石头用“钟”来命名,这是什么原因呢?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郡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有机会看到李渤所说的“石钟”。寺庙里的和尚派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挑一两块去敲敲,石头硿硿作响,我当然讥笑而不信这种解释的。待到晚上月明的时候,我只与苏迈坐了小船,来到峭壁下面。看到有块千尺之高的大石立在身旁,象猛兽奇鬼一般,阴森森地象要扑打人;而山上栖息着的隼鹰,听见人声也惊然而起,在云中磔磔地叫着;又有象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啊!”我心里惊惧正想回去,但从水面上突然响起了巨声,轰隆轰隆地象敲钟擂鼓之声而不停止,船夫大为恐慌,我慢慢地去察看,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不知有多深,微波涌进了洞、缝,流转激荡,因而产生这样的声响。船转回到两山之间,刚准备进港,发现水流中间有块巨石拦住,上面可坐百人,里面空着又有很多洞穴,与风、水互相吞吐,发出物体相撞声和钟鼓齐鸣声,与先前轰隆的声音相呼应,如同奏乐一般。我就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轰隆的声音,象周景王的无射钟所发出的,撞击声和钟鼓声,又象是魏庄子的歌钟所发出的。古人不骗我们呀!”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妄断有无,这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大概与我相同,但他说得不详尽;一般士大夫们终究不愿亲驾小船夜泊峭壁之下,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夫,虽然知道了却无法写下来,这就是世上不能把真相传布开来的原因呀。而识见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石头的方法来探求,自以为求得了结果。我所以记下了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1)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1、向:先前。 
  42、汝识之乎:你记住那些(典故)吗?识,记住。(书上的注释有误。有古汉语字典为证)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赏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2)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间是空的。 
  39、窍:窟窿。 40、窾(kuǎn ) 坎(kǎn )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1、向:先前。 
  42、汝识之乎:你记住那些(典故)吗?识,记住。(书上的注释有误。有古汉语字典为证) 
  43、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终:终究。 
  48、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指事情的真相。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在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赏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3)

石钟山记

苏轼

1《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助词,不译)。”①郦元以为下临(动词,面对)深潭,微风鼓(名作动,振动)浪,水石相搏(击、拍),声如洪钟。是(这种)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qìng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动词使动,使…鸣叫)也,而(递进,更)况石乎!②至唐李渤始(才)访(探寻)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敲击)而(承接)聆líng之,南(名作状,在南边的)声函胡(通“含糊”),北(名作状)音清越(高扬),桴fú止响腾(传播),余韵(声音)徐(慢慢地)歇。自以为得(找到)之(代指“命名原因”)矣。然是说也,余尤(更加)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铿然有声”是石的定语),所在皆是(这样)也,而(转折,却)此独以钟名(名作动,命名),何哉?

译文:《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①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拿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②到了唐朝,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敲它们,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有铿锵悦耳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一、 叙述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然后提出质疑,为下文亲自探究提供依据。

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名作状,乘船)行适(到、往)临汝,而(并列)长子迈将赴(赴任)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敲击)之,硿硿kōng焉(形副词尾,相当于“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通“暮”)夜月明,(省略主语“吾”)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①大石侧(名作状,在旁边)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qī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guàn鹤hè也。余方心动(心惊)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g吰hóng(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舟人(船夫)大恐。②徐而(修饰,地)察之,则(原来是)山下皆石穴罅(xià裂缝),不知其浅深(古:偏义复词“深”,今:浅和深),微波入焉(兼词,那里),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击)而(表原因)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挡)中流(水流的中心),可坐百人,空中(中间是空的)而多窍(窟窿),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击物声)镗tāng鞳tà(钟鼓声)之声,与向(原先、刚才)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动词,演奏)焉(助词)。因笑谓迈曰:“汝识(zhì通“志”)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判断句),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到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寺庙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与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①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栖息着的老鹰听到人声,也惊飞起来,在云中磔磔地鸣叫;又有象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啊!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发出,轰隆轰隆地响着像钟敲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②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响。船绕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或窾坎镗鞳)物体相撞声和钟鼓齐鸣声音,同先前(或噌吰)轰隆的声音相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那(噌吰)轰隆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撞)击声和钟鼓声,是魏庄子的歌钟的声音。古时提人没有欺骗我啊!”

二、写作者亲临石钟山探究石钟山得命的原因的经过。所见所闻所感。

3事不目(名作状,亲眼)见耳闻(亲耳),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全文中心句)?①郦元之所见闻,殆(大概)与余同,而言之不详;②士大夫终(终究)不肯以小舟夜(名作状,在夜里)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③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用文字表述、记载)。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古:它的实际情况或事情的真相,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转折)。余是以(因此)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浅薄)也。

译文: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①郦道元见到的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②士大夫们终究不愿意乘着小船夜晚停泊在悬崖峭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③而渔夫船夫,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三、写作者探访之后的感想:凡事都不能只凭主观臆断而不实地考查。点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4)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石钟山记

苏轼

1《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助词,不译)。”①郦元以为下临(动词,面对)深潭,微风鼓(名作动,振动)浪,水石相搏(击、拍),声如洪钟。是(这种)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qìng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动词使动,使…鸣叫)也,而(递进,更)况石乎!②至唐李渤始(才)访(探寻)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敲击)而(承接)聆líng之,南(名作状,在南边的)声函胡(通“含糊”),北(名作状)音清越(高扬),桴fú止响腾(传播),余韵(声音)徐(慢慢地)歇。自以为得(找到)之(代指“命名原因”)矣。然是说也,余尤(更加)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铿然有声”是石的定语),所在皆是(这样)也,而(转折,却)此独以钟名(名作动,命名),何哉?

译文:《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①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拿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②到了唐朝,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敲它们,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有铿锵悦耳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一、 叙述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然后提出质疑,为下文亲自探究提供依据。

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名作状,乘船)行适(到、往)临汝,而(并列)长子迈将赴(赴任)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敲击)之,硿硿kōng焉(形副词尾,相当于“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通“暮”)夜月明,(省略主语“吾”)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①大石侧(名作状,在旁边)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qī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guàn鹤hè也。余方心动(心惊)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g吰hóng(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舟人(船夫)大恐。②徐而(修饰,地)察之,则(原来是)山下皆石穴罅(xià裂缝),不知其浅深(古:偏义复词“深”,今:浅和深),微波入焉(兼词,那里),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击)而(表原因)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挡)中流(水流的中心),可坐百人,空中(中间是空的)而多窍(窟窿),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击物声)镗tāng鞳tà(钟鼓声)之声,与向(原先、刚才)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动词,演奏)焉(助词)。因笑谓迈曰:“汝识(zhì通“志”)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判断句),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到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寺庙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与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①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栖息着的老鹰听到人声,也惊飞起来,在云中磔磔地鸣叫;又有象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啊!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发出,轰隆轰隆地响着像钟敲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②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响。船绕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或窾坎镗鞳)物体相撞声和钟鼓齐鸣声音,同先前(或噌吰)轰隆的声音相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那(噌吰)轰隆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撞)击声和钟鼓声,是魏庄子的歌钟的声音。古时提人没有欺骗我啊!”

二、写作者亲临石钟山探究石钟山得命的原因的经过。所见所闻所感。

3事不目(名作状,亲眼)见耳闻(亲耳),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全文中心句)?①郦元之所见闻,殆(大概)与余同,而言之不详;②士大夫终(终究)不肯以小舟夜(名作状,在夜里)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③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用文字表述、记载)。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古:它的实际情况或事情的真相,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转折)。余是以(因此)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浅薄)也。

译文: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①郦道元见到的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②士大夫们终究不愿意乘着小船夜晚停泊在悬崖峭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③而渔夫船夫,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三、写作者探访之后的感想:凡事都不能只凭主观臆断而不实地考查。点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5)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本文来源:https://www.czhuihao.cn/news/153472/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翻译赏析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通用3篇)

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通用3篇)

“公安”一般称为“人民公安 "(英文:People sPublicSecurity),在中国一般称为“公安”的警察特指的是公安机关中的人民警察。“公安警察“是维护国家与公民安全的人民警察,简称“公安民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展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8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8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锦集3篇)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锦集3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锦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8
2022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2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3篇)

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工作中,我市坚持稳步推进,分步从培训、摸底、施策三项基础性工作做起,努力围绕“创建标准基层掌握、支部底数清楚明白、实施方案简洁明了”的目标,为下一步达标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3篇),欢迎品鉴!
2024-04-28
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精选六篇)

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精选六篇)

意识形态,哲学范畴词汇,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精选六篇),欢迎品鉴!
2024-04-2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惠好考试网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