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

A. 瘦削xuē    绿林lù     故弄玄虚xián    面目可憎zèng

B. 沉疴kē     账簿bù     脍炙人口 kuài    鳞次栉比zhì

C. 帖子tiě    炮制pào    一模一样 mó    轶闻趣事yì

D. 亲昵ní     间或jiàn   自惭形秽suì     面面相觑q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誊写    迫不急待    惊涛骇浪    指手划脚 

B. 真缔    兴高采烈    睚眦必抱    淋漓尽致

C. 端详    纲举目张    删繁就简    星火燎原

D. 琐碎    摇曳生姿    鸦鹊无声    倍尝艰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C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来回六趟,孙老者把院子满都打到,走得圆,接得紧,身子在一处,而精神      到四面八方。

(2)______他的大力,没有什么传说的故事,他没有表演过一次,也没有人和他较量过。

(3)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      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A.贯穿  对于  奢侈     B.贯穿  关于  奢华

C.贯串  对于  奢侈     D.贯串  关于  奢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D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的暑期军训条件较为艰苦,但2015级的高一新生对此却不以为然,最终以饱满的热情高质量完成了训练任务。

B.沙子龙凭借“五虎断魂枪”折服无数江湖好手,其枪法水平,可谓无出其右。

C.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绝大多数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做到自觉排队。

D.当中国女排队员时隔12年后终于再次登上世界杯冠军领奖台时,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弹冠相庆,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国五条”出台至今已近两个多月,多地楼市成交量暴跌,但房价上涨压力仍存,有人担心房地产市场未来的走向令人堪忧。

   B.园博会吉祥物“园园”以北京市市花“月季”为设计元素,糅合了现代手法和民族传统的表现方式,彰显了“绿色交响,盛世园林”的主题。

   C.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B

     

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1         两岸边都是垂杨大树

2         树阴中一遭粉墙。

3         四下一周遭一条阔河

4         出门走了三二里,果然见座大石桥。

5         过得桥来,一条平坦大路,早望见绿柳阴中显出那座庄院。

A. ⑤④②③①

B. ④⑤②③①

C. ④③⑤①②

D. ④⑤③①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D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B.莫泊桑,19世纪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列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品有小说《羊脂球》和《项链》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教材中的《勾践灭吴》就是《史记》中有代表性   的一篇。

D.《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主要讲述北宋年间“官逼民反”,各路英雄聚义梁山的故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C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然终不伐其能                       夸耀,炫耀

B.遂族郭解翁伯                       灭族               

C.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               赞扬,赞美

D.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财物,钱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D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B.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C.令壮者无取老妇 

D.秦王必说见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A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B.丹不忍以己之私

C.丈夫二十不取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B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B.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C.遂去其贼,罪其姊子

D.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A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不可不养而择也

A.久之,乃得解    

B.南阳赵调之徒  

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B

     

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

A.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

B.遂使之行成于吴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C

     

阅读下面课文节选,完成14~16题。

(一)

在小学校后面的苇塘里,臭水河,常常可以看到两个这样的打鱼的。一男一女。他们是两口子。男的张网,女的赶鱼。①奇怪的是,他们打了一天的鱼,却听不到他们说一句话。他们的脸上既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失望、忧愁,总是那样平平淡淡的,平淡得近于木然。除了举网时听到歘的一声,和梯形的竹架间或搅动出一点水声,听不到一点声音。就是举网和搅水的声音,也很轻。

有几天不看见这两个穿着黄白黄白的牛皮罩衣的打鱼的了。又过了几天,他们又来了。按着梯形竹架赶鱼的换了一个人,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辫根缠了白头绳。一看就知道,是打鱼人的女儿,她妈死了,得的是伤寒。她来顶替妈的职务了。她穿着妈穿过的皮罩衣,太大了,腰里窝着一块,更加显得臃肿。她也像妈一样,按着梯形竹架,一戳一戳地戳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②她一定觉得:这身湿了水的牛皮罩衣很重,秋天的水已经很凉,③父亲的话越来越少了。                                            (《故乡人·打鱼的》节选)

 

(二)

③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地方不吃瓢菜,也没有人种。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④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木板刻印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副对子。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其实呢?何必一定是瓢儿菜,种什么别的菜也不是一样吗?王淡人花费心思去找了瓢菜的菜种来种,也可看出其天真处。自从他种了瓢菜,他的一些穷朋友在来喝酒的时候,除了吃王淡人自己钓的鱼,就还能尝到这种清苦清苦的菜蔬了。                (《故乡人·钓鱼的医生》节选)

14.下面关于选文(一)和(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①③两句表明选段中所讲述的打鱼人一家,无论夫妻还是父女,彼此间都缺少相互关爱和沟通,从而揭示出他们在生活重压之下已经变得十分麻木和冷漠的精神状态。

B. ②句让人感受到,对那个小姑娘而言,“重”的不仅仅是牛皮罩衣,还有沉重的生活压力;“凉”的不仅仅是秋天的水,还有一家人辛酸、凄凉的生活现状。

C. ③这段环境描写从侧面揭示了王淡人的精神境界。他热爱生活却不执著于功名利禄,追求自由、闲适、恬淡宁静、与世无争的生活。

D. ④ 句中,“一庭春雨瓢儿菜”的对子暗合了王淡人的追求,所以深得他的喜欢并悬挂于医室。

 

(三)

佛来思节夫人走近她那个镶着镜子的衣柜,取出一个大匣子,拿过来打开了,对路瓦栽夫人说:      

“挑吧,亲爱的。”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链,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她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⑤她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⑥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⑦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⑧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莫泊桑《项链》节选) 

15.下面关于选文(三)中划线句子分析正确的是(      )(2分)

  A.⑤句中,玛蒂尔德“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的原因是,她为终于借到这样昂贵的项链而感到特别兴奋和激动 。 

B.⑥句中,“迟疑”一词表现了玛蒂尔德在众多首饰面前犹豫不决,难以取舍的矛盾心理。

C.⑦句中,“我只借这一件。”表明玛蒂尔德借项链时并不贪心。

D.⑧句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玛蒂尔德终于借到项链后内心的狂喜。 

 

(四)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③,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

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老舍《断魂枪》节选)

 

(五)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老舍《断魂枪》节选)

16.下面关于选文(四)(五)中划线句子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选文(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集中交代了《断魂枪》故事发生的背景:世事变迁,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运衰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受到西方列强和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

B.选文(五)用沙子龙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操练断魂枪这一特定情节形象地表现了老拳师沙子龙复杂的内心世界——一声长叹是对无法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清醒和无奈,一个 “笑”字又表明了沙子龙的超然和风骨。

C.结合选段(四)(五)可以看出,沙子龙有着辉煌过去却在不经意间被时代抛弃,这是一种英雄末世的悲哀。

D.从全文来看,王三胜年青,孙老者心诚,二人都是断魂枪可传的人选,而选文(五)中沙子龙的“不传!不传!”,让我们看到了沙子龙的倔强与保守,由此可以看出,老舍先生认为,正是这种保守行为才是导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失传的真正原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4.A 15.D 16.D

     

背诵默写(每空0.5分,共5分)

请依照原文在空格中填写相应句子。

17.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         。”乃入见。(《曹刿论战》(1分)

18.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            ,          。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2分)

19.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1分)

20.请在下面对联的空白处准确填写两个四字成语(1分)

(1)有志者、事竟成,           ,百二秦关终属楚。

(2)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7.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0.(1)破釜沉舟(2)卧薪尝胆

     

读下面的诗,完成21—22题(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4 分)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2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的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21.C 22.A

21.C.“也透露出一丝无奈”错,诗前半段,“怕”、“贪”、“恐”、“故作”,等字,将一枝红梅描摹的像人一样生动。红梅也怕愁、也贪睡、也懂入时、也知“故作”。姿态性情,无不毕现。这些都应是人的性情,却都被安在红梅的身上,可孰料这么一来,却将红梅不愿与俗芳同艳、却又故作俗色与群芳相处无间的性情表露出来。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故作”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它不是忸怩作态,而是在她的“冰容”之外的另一种性格,即是她的与人为乐,他的朴实。“尚馀孤瘦雪霜姿”,则是她的出世脱俗、她的洁身自好、她的高贵纯洁,但决不高傲跋扈。

22.苏轼《红梅》堪称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咏梅佳作。

第三句“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就是她的高贵不愿随流。“无端”二字用得实在是好,酒晕竟“无端”上了玉肌,但从第三句看,到底写人写花已不甚了然,但是我们一联想到红梅,于洁白之中透出微微的红意,那不正如饮酒后微红的肌肤吗?把红梅给人化,把人给寓于红梅之中,即人也要有红梅那种高情,那种纯洁。

最后一句,是说前辈诗人不知道红梅原来是有气质与品格的,往往只看中对外表枝叶的描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3-24题。(每小题2分,共4分,)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①。

注:①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2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两句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24.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23.C 24.B

23. C尾联两句“十分含蓄地表达”错,应为直抒胸臆。

24. B为借景抒情句。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29题。

马人望,字俨叔。咸雍中,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           

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曰:“公虑远,吾不及也。”改上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人望令关津稽察行旅,悉获其盗。迁保静军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未几,拜参知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曰:“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

(《辽史》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五·能吏)

[注]轩轾:喻指高低优劣,此处意为营私舞弊。

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产若括之无遗           括:征收

B.始至,府廪皆空               廪:粮仓

C.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     视事:办公,就职治事

D.初除执政,家人贺之           除:授官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

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B.他日必长厚敛之弊

人望率众捕之

C.人望令关津稽察行旅,悉获其盗

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

D.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马人望施政以爱民为本的一组是(      )

①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

②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

③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

④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

⑤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

⑥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

A.①②④    B.②③⑤   C. ④⑤⑥   D. ①③⑥

28.下列文言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

萧吐浑大怒,将马人望抓起来交给司法官处理,关了近百日。又将他提出狱审讯,马人望仍不屈服。

B. 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

马人望表面上以友好的言辞和态度对待二人,暗中调查他们的劣迹,对他们处以黥刑,将其发配。

C. 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

马人望以缣帛作为单据,凡是库中的钱物出入,都让人分门别类地登记在单据上,奸诈之人和狡猾的官吏因此无法营私舞弊,便让年老的人到路上去散布谣言。

D. 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

人们不敢以私情请托,用人必定是任用大家都赞成的人。

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人望认为松山民众负担的运送官炭的劳役太重,要求改由各县平均分担。虽遭关押、审讯,仍不肯屈服。他为官不扰民,了解他的官员大多向皇帝举荐他。

B.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盗时负伤,简单治疗后奋勇追击,夺回了被劫掠的人和财物,将盗贼全部抓获。

C.为避免助长赋税繁重的弊端,马人望检验户口时对百姓的资产只登记了十分之六七。燕京地区钱粮出纳弊端严重,马人望建立账目,严加管理,使得奸人黠吏无法营私舞弊。

D.马人望为官正直、谨慎。他注重节操,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他认为得到朝廷重用,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的对抗,愈加严酷的排挤,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25.A 26.D 27.D 28.C 29.D

25、A(括:搜求)

26、D(A 向; 比 B.的 ;代剧贼赵钟哥  B拿;因。C那些;它的 D来,表目的的连词。)

27、D解析:②是萧喜的评价;④是说马人望抓捕盗贼奋不顾身;⑤是说马人望治理有方。

28、C将“乃以年老扬言道路”译为“便让年老的人到路上去散布谣言”错,应为“便到处声言说马人望年老糊涂。”

29、D( 将“抗之甚高”释为“更加激烈地对抗”错,应为“被抬举得地位很高”)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马人望,字俨叔。辽道宗咸雍年间任松山县令。每年运送泽州的官炭,只在松山征调夫役,马人望向中京留守萧吐浑请求,让其他县平均承担夫役。萧吐浑大怒,将马人望抓起来交给司法官处理,关了近百日。又将他提出狱审讯,马人望仍不屈服。萧吐浑大喜说:“您这样一心为了百姓,以后必有大用。”并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他的请求全都得到满足。调任涿州新城县知县,新城县与宋接壤,驿道从此处通过。马人望为官不扰民,官吏百姓都敬畏爱戴他。皇帝的近臣有出使宋归来的,皇帝询问地方的情况,他们多举荐马人望,因此他被迁升为警巡使。京城中案件诉讼很多,马人望断案,却没有一个被冤枉的人。正值检验户口,他没用两个月便检验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感到奇怪,便责问他为什么如此之快,马人望说:“百姓的资产若一点不漏地全部登记,以后定会助长厚敛的弊端,大体登记十分之六七便可以了。”萧保先向他道歉说:“您深思远虑,我比不上啊。”改任上京副留守,恰逢大盗赵钟哥攻打上京,劫走宫女和皇帝所用之物,马人望率兵追捕,右臂中箭,用艾蒿熏灼之后,又奋力驰骋追击,贼人只好丢弃劫掠的人和财物而逃。马人望命令各关口稽察过往行人,将那些盗贼全部抓获。他被迁升为保静军节度使。有两个官吏凶狠残暴,百姓畏之如虎,马人望表面上以友好的言辞和态度对待二人,暗中调查他们的劣迹,对他们处以黥刑,将其发配。这一年,各处都发生了饥荒,缺乏粮食,只有马人望所治之处不缺粮。后被迁升为中京度支使,刚到任时,官府的仓库都是空的;他任官仅半年,便积储粮谷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不久,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当时,在钱粮出纳方面的弊端,以燕京地区最为严重,马人望以缣帛作为单据,凡是库中的钱物出入,都让人分门别类地登记在单据上,奸诈之人和狡猾的官吏因此无法营私舞弊,便到处声言说马人望年老糊涂。朝廷没有调查分析,便把马人望改任为南院宣徽使,以表示优待年老的臣僚。过了一年,天祚皇帝召见他,他到了之后,就告谕他说:“认为爱卿年老,是误听了他人的话。”于是拜任他为南院枢密使。人们不敢以私情请托,用人必定是任用大家都赞成的人。当时,困扰民众的,主要有驿递、仓司等徭役,很多人因此到了破产都不能供给。马人望要百姓出钱,由官府自行招募人员充役,当时人们认为效果很好。马人望注重节操,喜怒不形于色,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刚被拜任为执政官,家人表示祝贺,马人望严肃地说:“得到了不必高兴,失去了也不要忧伤,一个人被抬举得愈高,人们排挤他就一定愈加严酷。”他就是这样的小心谨慎。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0—34题。

遗失的夏天   季晓燕

日子是冒着烟的草绳儿,断断续续冒着闷烟,终于“訇”地蹿起一团火,一路烧下去了。

蝉鸣大噪。

上午十点往后的阳光是完全煮沸的糖浆,流到哪儿粘到哪儿,流到哪儿烧到哪儿,滋滋地冒着滚烫的泡泡。

只有蝉和孩子待在室外,一样的满心欢喜。每一只蝉开始迎来生命中最鼎盛最辉煌的时期,在它们挣开一层盔甲似的外衣奋力鸣叫的时候,是绝不会想到之前在地下某个黑暗中长达几年的潜伏,也忘了地面到枝权间一段漫长的旅程。若不是那样,大概会保持沉默,失去歌唱的勇气。现在它们蹲伏在村庄的每一棵树上,每个枝权间,只要不觉察到来自外界的危险,是可以长时间一动不动地趴在同一个地方的。

孩子从树下过,最初的吸引已过去。现在他们感兴趣的是树下的壳,一百个知了壳一毛钱。最初只有一个孩子在寻找,后来所有的孩子都出动了,拎着尽可能大的蛇皮袋子。没有人愿意妥协一下带小一点的物件。这个看上去似乎永远装不满的家伙,盛着他们一整个夏天的计划。一开始他还记着每天的成绩,想着夏天结束后可能会换来的新玩意儿,后来就不管不顾了。他的知了壳是那么漂亮,有些甚至完美——主人早已爬出去,壳还紧紧贴在树干上,像是随时要上到顶端。拿小木棍小心翼翼地拨下来,放手心上,从哪个角度看它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自然和警惕,让人怀疑下一秒里就要振翅而去了。只是背上的一条缝泄露了内部空空如也的秘密。向着阳光的壳散发着淡褐色而透明的光泽。孩子长久把玩着,舍不得把它扔进蛇皮袋子,怕被其他缺胳膊断腿裂了胸膛的压坏了,怕一扔进去就再也寻不着了,他把它小心地放置进随身带着的玻璃瓶里。

整个夏天,孩子踩着一段段阳光,从一片小树丛赶往另一片树丛,在每一块树阴下忙碌地穿梭,紧抿双唇,目光敏锐地在树上树下反复搜索,在大自然千百个平庸的作品中寻找着屈指可数的艺术品。这种纯粹的热爱和因之而产生的最初的事业心,是日后某个偶然的机会里还会想起,但再难达到的。

二十年前的白雁桥是个小小的森林,如果你能上升到空中并由那儿俯瞰的话。偶尔露出一角或片瓦只砖的房屋像是架在树权间鸟巢般显出小巧而沉默的顺从。整片森林则显出更大的沉默和沉默的温情深邃。当然没有人能上升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在后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白雁桥人渐渐拓宽了居住和活动领域,大片的树丛迅速后退,退成了背景,偶尔留在院落里的一两棵成了孤零零的盆景。蝉不愿爬上盆景。可以想象,从此有多少蝉要在原本就漫长的旅程上再加上漫长的一段,才有可能找到它们的森林。我怀疑现在白雁桥的地面下是否还会有蝉。总之,交响乐一般的蝉鸣逐渐退出了白雁桥的舞台,一去不复返。

现在你听到的是二十年前的蝉鸣。

即便是别人工作过的树下,过一两天再去还是会有收获——每天都会有新的生命从坚忍的黑暗里上升到生命的最顶端。“惠蛄不知春秋”是庄子的感慨,没有认真听过蝉鸣的人是不会知道“惠蛄之春秋”的。这原本丑陋的东西就要为自己的丑陋高歌了,谁也阻止不了。偶尔的一个在齐鸣中忽然把声音拔到最高,沿着树木天空直往上蹿,一副不蹿到云霄不能停下的架势。它们声势浩大的高歌把简单的发音组合成长长短短无数的可能,丰富之极,庞大之极,只有孩子深谙其中的奥妙。有一天,他也会像别人那样不例外地把这小东西归结为只会发出“知——了”声的烦人家伙,那是他长大了。现在趁着他还没长大,一树树的蝉为他作着最后的演出。间隙,整个世界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深远的寂静和辽阔。短暂的休息后演出再次开始,超出上次,繁华空前。它们极尽可能地歌唱着,不担心会吵醒更多的耳朵,那些耳朵已躲进正午慵懒的睡梦里。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如此凄凉的意境是不属于白雁桥的。入夜,村庄一点点陷入黑暗,直到月亮完全升起才交付出全部影子。各家先后搬出圆圆的大澡盆,随便搁院里哪棵树下,冲上半盆水,孩子笑着叫着跳进来了,然后是大人。这时候,如果有人偶尔走过,懂得隔着树自然地和主人说话招呼。蝉在树上也懂得享受这段时光,和着人的笑声和低语悠长地鸣叫。自然所赐予的,无论是什么,此时此刻都不曾得到一丝一毫的破坏和浪费。白雁桥的夏夜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式的悠然恬静。

收购的日子来了,各家的孩子枕着蝉鸣度过了一个极其难熬的夜晚,几次起床,打开袋子看了又看,明天它们就要和别人家的混在一起,都属于那个大手大脚毫不在乎的中年人了。玻璃瓶里的绝不会交给他的,那么留下来?明年也许还会有更好的吧?蝉为什么不叫唤了,它们也累了吗?噢,睡吧,月亮怎么那么亮……

村庄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改变自己,树上树下的演出接近尾声。除了几个留恋舞台的,或赶来已晚的偶尔唱两声,到收工的时候了。

日子是烧完的草绳儿,剩一段焦黑。凉风吹过,灰烬也很快散去。

 

30.作者说“只有蝉和孩子待在室外,一样的满心欢喜”,结合文章看,蝉和孩子各为什么而满心欢喜?(4分)

31.文中加点的“最初的吸引”和“最初的事业心”分别指什么?(4分)

32.“惠蛄不知春秋”和“惠蛄之春秋”两处“春秋”各是什么意思?(4分)

33.本文以《遗失的夏天》为题目,回忆了二十年前白雁桥的夏天。结合全文看,作者“遗失”了什么?(7分)

34.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段文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30.(共4分)

蝉:因为迎来生命中最鼎盛最辉煌的时期而欢喜。(2分)

孩子:因为去实现“一整个夏天的计划”——寻找知了壳换钱买新玩意儿而欢喜,也因为能珍藏漂亮的知了壳而欢喜。2分)

31.(共4分)

“最初的吸引”指由于发现蝉而产生的盎然兴趣;(2分)

“最初的事业心”指由于寻蝉蜕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精神。(2分)

32.(共4分)

“惠蛄不知春秋”中,“春秋”指春季和秋季,表示一整年;(2分)

“惠咕之春秋”中,“春秋”指岁月或生命。(2分)

33.(共7分)

①清贫但快乐的童年时光;②满是森林的可爱家园;

③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④带给人无限快乐的蝉鸣;

⑤单纯而执着的渴望与期待;⑥大自然的无限赐予。(答出一点给2分,全部答对得7分)

34.(共8分)

特点:两段文字运用了比喻修辞(2分),形象地写出了童年岁月充满激情和时光短暂的特点。(2分)

作用:在结构上,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2分)

在情感上,表现了对一去不返的童年岁月的留恋与惋伤。(2分)(本题如有其他答法,可酌情赋分)

     

阅读下面的提示,按要求作文(50分)

生命的过程有时也是一个失去的过程,也许,我们总会暂时或永久地离开一些曾经的人、事、物、景或者是其他的东西。蓦然回首,有些记忆是如此的弥足珍惜,因为这些不仅是以往生命中的重要内容,还有可能为现在和将来的生命增添色彩。

    你所失去的最有意味的是什么呢?现在想起来有怎样的感受或思考呢?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一个词或短语,然后以所组成的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很久没有           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