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河南镇平雪枫中学

50年代初期,有人提议汉字全部拼音,以解除小学生识数千汉字的痛苦。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老先生大不以为然,戏写下文: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①这段文字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赵元任老先生写这段文字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①这段文字每个字的发音都是 shi

②用这段文字说明汉字全部拼音是荒谬的,也是行不通的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中华遗产》组织了“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活动, 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评选,用汉字梳理、诠释、认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用汉字说明中国。你心目中“最中国”的汉字是什么呢?请选出一个汉字并联系实际具体阐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是人性的本色,中国人以止于至善作为至高境界的哲学追求。

字从水,反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和淡定的处世哲学。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清乾隆帝有一次在观看一位倪姓宫女歌舞时,龙颜大悦,兴致勃勃地拟出一上联:“妙人儿倪氏少女。”哪知那倪氏少女文才也极佳,立即随口对出下联:“大言者诸葛一人。”上下联对得工整贴切,令乾隆帝禁不住拍案叫绝。这是一个拆字联,请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将“妙”字拆成“少女”,把“倪”字拆成“人儿”,可谓精巧之极,下联也相应地将“大”拆成“一人”,把“诸”拆成“言者”。

     

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形美以感目,二也;音美以感耳,三也。”欣赏古汉字“乳”字,请写一段200以上的说明文,要求采用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四种表达方式,来高度赞美“乳”字的“三美”和表现领悟与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乳”字象一个跪坐的母亲形象, 它突出了母亲胸前的乳头。你看那母亲两手搂抱着一个张口吮奶的孩子,那慈母之爱如三春之晖,那么鲜亮,那么温暖。这一乳、一手、一子不就是一幅人间最感人的图画,它画出了人间最美好的母子真情,画出了母亲哺育儿女的艰辛,画出了可怜天下父母的一片爱心。看到它我们会联想到孟母、岳母以及那世世代代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好母亲。谁能忘记自己是靠吃母亲的奶而长大的?看到这“乳”字, 我就会想到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想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这样感人的诗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此我想象艾青一样向那些轻视祖国文字的人大声呼喊:“汉字啊,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汉字之美,美在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的汉字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  ②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③在世界文字之林中  ④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队的总指挥   ⑤而且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  ⑥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③①⑥⑤②④

     

作文

请结合自己的感受或经历,以“心灵之根与生命之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与”字。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写作提示:

“心灵之根与生命之树”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吃准题目的含义。“心灵之根”指一个人内在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格,坚定的信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生命之树”则是一个人生命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与”字显示出这是一个关系型的命题作文类型,在构思行文时就要写出“心灵之根”和“生命之树”两者之间的关系。一个人不仅要靠物质而生存,更要靠精神而生存。精神对于心灵,犹食物对于身体。因为,只有用心灵之根才能成就生命的大树。“根深则叶茂”,一个生命之树伟岸的人,首先是一个灵魂根系深广的人。“心灵之根与生命之树”同时也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命题作文。所以,面对此命题作文我们应该有事可叙,有理可议,有情可抒,有话可说。我们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总之,我们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作。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他的耳畔时时响起百姓_____的言语,他的眼前常常_____群众期盼的眼神。正是这份割舍不下的民生情怀, _____他为解决人民群众的重大现实难题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A.叮嘱   显现   促使    B. 叮嘱   浮现   驱使

C. 嘱咐   显现   驱使    D. 嘱咐   浮现   促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B

“叮嘱”意为“叮咛,再三嘱咐”比“嘱咐”语义强;“浮现”指(过去经历的事情)再次在脑子里显现、显露,“显现”只是呈现的意思;“驱使有推动之意,比促使语义更强。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而就目前来看,舆论的主要两个指向分别对公民个体道德的唤醒和对社会大环境本身导向作用作了_____。

②如果制定不合理政策的部门不被问责,教育评价机制没有改革上的具体动作,各种_____的校园事件还会层出不穷。

③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上,政府责任和民间公益找到了_____点,互动了起来,各界反响良好。

A. 反思  匪夷所思  契合     B. 反省    匪夷所思   符合

C. 反思  想入非非  符合     D. 反省    想入非非   契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A

“反思”意为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反省”则是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想入非非”多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契合”有“符合”的意思,但又含有心灵相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风霜雪雨的_____中,在百般磨砺的多种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傲,_____中逢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_____,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_____!

A.洗涤    强健     神韵       如梦如醉

B.洗礼    矫健     神韵       如醉如痴

C.洗涤    矫健     韵致       如梦如醉

D. 洗礼    强健     韵致       如醉如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B

“洗礼”比喻教育和熏陶或锻炼和考验,“洗涤”指清洗或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根据语境应选“洗礼”。“矫健”指强健有力,“强健”只是强壮健康。“神韵”指神采,风度,也指文艺作品的情趣韵致。而“韵致”指气韵情致。“如醉如痴”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如梦如醉”是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五千年文化底蕴很_____,也很沉重,“五四”后经历了相当长的文化反思,试图_____、革故鼎新;又经历了“文革”动乱,_____精神滑坡,继之以物欲横流带来的拜金狂潮,厚重文化渐有被切割得_____的危险。

A. 厚实    去芜存精     造成     单薄

B. 厚重    去伪存真     形成     单薄

C. 厚重    去芜存精     造成     轻薄

D. 厚实    去伪存真     形成     轻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C

“厚重”指厚实,有分量。而“厚实”只是指厚的或富的。“去芜存精”指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去伪存真”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造成”指招致或引起,“形成”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事物或出现某种情况。“轻薄”与此句中的“厚重”相对应

     

从下列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复。

   呼啸   割破  横亘  泻落  遮蔽  横栏   划破  展现  出现  遮住  流下 咆哮

一条金色巨蟒般的闪电__浓云黑雾,一个异常惊人的景观__在我们面前:浓云水雾间的壶口瀑布停止了流动,且上下不见首尾,像一座顶天立地的青铜大坝__黄河之中。又有几个闪电接连照亮河谷,壶口瀑布又开始了_,恢复了流动,但是,这是__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更加惊人的景观:乌黑的云团__了整个瀑布的上端,此时此刻的壶口瀑布再也不是从悬崖上__,而是从乌云中从天空中__着震撼着垂直落下。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划破 出现 横栏泻落展现 遮住 流下 呼啸

     

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是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不消说,   ①   质量一样,蛋糕大当然比小好,每个人可以分得更多,   ②   可供更多的人吃。现在我们国家的蛋糕就比二三十年前大得多,大到世界老二,   ③   我们的国力和我们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比那时大大提高了。从官到民,从上到下,没有人不希望我们的蛋糕做得再大一些。   ④   大到按人口我们每人分到的蛋糕也居世界前茅,中国人   ⑤  更会扬眉吐气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①如果 ②或者 ③所以 ④如果 ⑤就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平心而论,和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相比,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强;和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中国文化的前进步伐还不够快

B.政府即将实施的“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与民间公益人士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不谋而合,将惠及更多农村贫困学生。

C.延聘教授是要让他们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启迪年轻人心智,与他们分享价值和哲理,同时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

D.目前的学术申报体系很大程度上激励的是一拥而上一哄而上的非理性、非学术行为,那收获的必然是泡沫化、低质化的果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D

“一拥而上”指 一下子全都挤上去。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此处应该用“一哄而上”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实中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又未能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期望的效果,最后不免造成“南辕北辙”的尴尬。

B.中外大片纷至沓来,影院中购票的人群排起了长队——我们似乎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艺术体验”而疯狂。

C.我们必须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不能只看到形势大好,莺歌燕舞,而看不到要向更高的高度发展。

D.独具慧眼的沙里宁认为,这个方案如能实现,必将成为非凡的建筑。他最终说服其他评委采纳了这个方案,使之免遭“胎死腹中”的厄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A

“南辕北辙”意思为本想往南,而车却向北。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邯郸学步”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B. 想办法让图书流动起来,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多看书、看新书,花费不多,收效却不错。看似妙手偶得,实则来自文登对文化民生的自觉坚持。

C. 有些工科高校不去倾听企业的声音,不了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一厢情愿地为它们提供“人才产品”,这样的教育必然难以满足需求。

D. 现实中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又未能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期望的效果,最后不免造成“邯郸学步”的尴尬。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A

“百花齐放”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结合语境进行的是艺术批评,此处应改为“百家争鸣”比较合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尽管如此,问题也不少,比如艺术创新能力钝化、农村放映观影实效有待提升、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较低等等。

B.建筑工程质量,备受公众关注。公路、楼宇、桥梁,这些都与每个人的安全紧密相关,容不得半点幸运。

C.虽然全民科学素质在逐渐提高,但由于许多人对于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依然根深蒂固。

D.节约,这个短缺经济时代耳熟能详的词汇,以新的内涵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支撑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理念。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B

应该用“侥幸”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由于彩票的神秘和不可捉摸性,使许多人不尽如人意、心浮气躁,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平和心态来对待足彩。(得过且过)

B.面对老师的愤怒责问,全班同学都吓得不敢发出一丝声音。教室里气氛紧张,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剑拔弩张)

C.他曾在世界设计师大会之“中国论坛”上说:中国的发展只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好处。况且,中国有句俗语,“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与邻为善)

D.一些地方的执法者缺乏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意识,一句“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把家庭暴力排斥在"法"的管辖之外,这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势不两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C

A中应该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B“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现多用来比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不合语境。D“清官难断家务事”中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以处理。不符合语境意思。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

在群众面前装“老子”的,不仅仅是狐假虎威的“身边人”。有的干部,在没有担任领导职务时尚能谦逊待人,一朝当了个小官,就开始“老子相”十足,正所谓“一阔脸就变”。干部在群众面前装“老子”,说到底还是官僚意识、特权意识在作祟。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权力是从顶头上司那里“跑要”来,那就可能一有机会就便在群众面前装“老子”,对群众目空一切耀武扬威

A. 狐假虎威   B. 作祟    C.旁若无人    D. 耀武扬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C

“目空一切”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此处应用“颐指气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故乡的黄昏

赵竹帛

残阳如血。大团大团的红把天涂抹得如凡高的画,余下的几滴红透过林中的缝隙,洒落在缓慢行进在故乡巴彦县乡间公路的车身上,斑驳的白杨林树影纷纷倒在车后。车里的我,望着窗外的故乡,望着故乡的黄昏,心里默念:久违了,我的故乡;久违了,我的黄昏。

停下车,我漫步在路边,望望那远远的落日,觉得心无穷无尽地远了,身子空落得很轻很舒坦,痴痴地望着天边那缕缕的彩霞,心里就有一份长长的快乐和适意。

离乡在外,被功名所累,使人不敢轻慢,衣服穿得本来就很多,还得套上几层,挤压着膨胀的身躯,挤压纷繁的心灵。唯有你——可爱的故乡,可爱的黄昏,一投入你的怀抱,就会完全忘却外面的沉重。

故乡的黄昏使我情有独钟,当看见故乡的田野融入晚霞的余晖,和农家炊烟构织出一幅色彩斑斓动人图案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收拢脚步,忘情地置身于并陶醉在故乡的黄昏当中。

任意拿一本书,任意翻到某一页,款款地走进那渐渐暗下来的故乡的黄昏里,随意读上几行,间或或抬头去读读头顶上那似懂非懂的天空,去读那自由自在的彩云,心里就有了海阔天空般的遐思,那堆积的烦忧此时都释放了,就有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向往与激动了。

凉凉的风飘拂在脸上,我想天地和我一样也有飘忽不定的思绪,那思绪凝结了,就变成了雨雪。伴着车里飘过的歌手费翔《故乡的云》里“我已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的声音,在黄昏里无牵挂地飘荡。

晚霞脱下轻佻灿烂的外衣,洒脱地在黄昏这大舞台上跳着古典华尔兹,使人感到那是一道深奥的很难阐释的哲学命题。

黄昏是衰老还是一种成熟?黄昏是一天的结束,可她分明也是一天的精华。应把黄昏捧来含在唇间,吹成一叶轻舟,荡漾在青春自由的海洋中,饱尝生活的终极快乐。

宇宙虽大,实难划下一道畅快淋漓的轨道;掌间虽小,却有翻云覆雨的快乐。凡事都应该潇洒面对,潇洒拥有永久的魅力,潇洒起来,凡事就变得晴空万里。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无意推卸沉重,深知有行才有止,有动才有静,有疲顿才有惬意,何况在我的生命中有一种实在的充实。

在人生中,我向往清新充满生命活力的朝霞,也希望拥有成熟安宁祥和的黄昏。我会珍惜这样的黄昏,我愿投到给我抚爱的黄昏的怀抱中,去尽心享受一下这奢侈的柔情。

故乡的黄昏,黄昏的故乡,你是我生命的种子,你是我人生大厦弥漫无形的基石,你是我童年时沉静的夜晚传出琅琅的读书声,你是我少年时太阳照耀下心湖里沸腾的浪花。黄昏,点缀着我的世界;黄昏,演绎着我的人生;黄昏,阐释着我的爱情。

我不属于黄昏,但我拥有黄昏。也许,人生中所有的记忆都会褪色,但我对故乡的记忆不会褪色;也许所有的往事都将消失,但我在故乡的黄昏许下的心愿不会消失。

当晚霞收起最后一丝余光,田野里的村镇上炊烟先是抱成一团,继而又袅袅升腾。故乡,我回来了。车的鸣笛声惊醒了我,“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故乡的云》的歌声在向我飘来……

哦,我的故乡,我的黄昏。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章开头对黄昏时景物的描绘,既点明了题目,同时为下文进一步描写黄昏和抒写作者在黄昏中的感悟作了铺垫。

B.人们往往为功利所累,所以,有时候望望那远远的落日,就觉得心无穷无尽地远了,身子空落得很轻很舒坦。

C.晚霞在黄昏这大舞台上跳着古典华尔兹,使人感到那是一道深奥的很难阐释的哲学命题,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D. 文章引用苏轼的“料峭春风吹酒醒……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愿像苏轼那样旷达超脱的生活。

E.文章以散文诗的笔调抒写出作者对黄昏的感受,准确表达了作者对黄昏这一哲学命题的诠释。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富于哲理。

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我不属于黄昏,但我拥有黄昏”中两个“黄昏”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间或或抬头去读读头顶上那似懂非懂的天空,去读那自由自在的彩云”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黄昏,点缀着我的世界;黄昏,演绎着我的人生;黄昏,阐释着我的爱情”在表达上的特点,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中看作者的内心似乎是矛盾的,作者既热爱黄昏,它意味着片刻的潇洒和沉重之余的轻松。但作者却又写道“无意推卸沉重”,那么。这两者是否矛盾?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 A E

2.前一个“黄昏”指年龄,后一个“黄昏”指黄昏的景色和沉重之余的轻松心情。

3.作者把“黄昏”当作一种读物,从而去感受心中海阔天空般的遐想,去领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释放内心堆积的烦忧的人生真谛。

4.此句运用排比的形式,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写出了“黄昏”对于 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它让我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使我的人生更加充实,让我的爱情更加富于魅力。

5.这两者并不矛盾。作者热爱黄昏,因为它意味着片刻的潇洒和沉重之余的轻松。这是一个在被功名所累后,极力寻找一种解脱;在生活疲顿后,追求的一种惬意,实际上也是追求生命中的一种潇洒。但作者无意推却沉重,因为,文章中同样写道“深知有行才有止”“有疲顿才有惬意”,可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生活中的“沉重”“ 疲顿”,就难有停下来后说的“轻松”“惬意”。

1. B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同时也只是作者的感受;C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说法错误;D为了说明上文的“潇洒起来,凡事就变得晴空万里”。

     

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的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贝:没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①。

局长:那你可就不够意思②了。

小贝:小意思,小意思。

局长:呵呵,你这人还真有意思③。

小贝:其实我也没什么别的意思。

局长:那我可就不好意思了。

小贝:不应该是我不好意思。

分别解释上文中三个加点的“意思”的含义。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①表示心意 ②朋友 ③情趣、趣味

     

“给力”成为时下网络热门词汇。“给力”原为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但在具体使用中,人们又赋予它不同的意义,试分析下列句子中“给力”意思。

①吉林出台扶持政策给力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

②这部动作片真精彩,实在太给力了!”

③为青年法官成长“给力”

④中石油“给力”五大措施力保甘肃油品供应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①支持、鼓励、帮助 ②很带劲、酷、棒等意思 ③给予力量、加油。④采取、作出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然后从你的积累中,选择两个量词妙用的例子加以揣摩赏析。

一“刀”纸。这一“刀”仿佛让我们看到刚刚制成的纸,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站坯子旋即被劈开,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1)一“缕”轻风。就这么一“缕”,那本来无形无影的轻风就变得如丝般纤柔,如纱般轻灵了。(2)一“抹”晚霞。夕阳西下,那渐渐褪去的晚霞,仿佛是哪位仙人拿着画笔,只那么轻轻一“抹”,就给天边涂上了美丽的色彩。

     

古今不少文人学者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又称书斋)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或自警自勉。根据下面所提供的书斋名任选两个写出作家所表明的志向或寄托的情怀。

(1)“陋室”(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学庵”(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录斋(张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1)诗人以此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自己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3)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反映张溥酷爱读书,好学上进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如今迈步都市,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谐音字乱改成语做广告的现象,如服装店广告——衣衣不舍,某洗浴中心广告——随心所浴等待,请你再举三例,并说明这样做的危害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某房产公司广告——万室俱备 某蛋糕广告——步步糕升

驱蚊类物品广告——默默无蚊 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

篡改后的成语丧失了它特定的文化内涵,妨碍了对语言知识的正确理解,容易误导人们形成不良的语言运用习惯。

     

在汉语的歇后语中,人们经常利用多义词造成语义双关。请找出下面各个歇后语中语义双关的地方,仿照示例简要说明。(任选两个作答)

示例:八字不见一撇——没眉目

“眉目”原指“眉和眼”, 比喻事情的要领、头绪或条理。

  ①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②八十岁学吹笛——老调子

③半个铜钱——不成方圆

④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①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路”本指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比喻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

②八十岁学吹笛——老调子

“调子”本义是音调、曲调,现比喻为论调、言论。

③半个铜钱——不成方圆

“方圆”本义指方形与圆形,现指方法、准则、规则。

④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出气”本义指呼吸、喘气,现指把心里的怨愤发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