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培正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纤毫qiān          载笑载言zài      缧绁léi xiè       濡养rú

B.蹙眉cù            聒噪guā          蜚声fēi           戏谑nüè

C.脉脉含情 mò       攘袂jué           亘古gèng          熨帖yù

D.蓊蓊郁郁wěng      歪歪趔趔liè      踯躅zhí zhú       机杼zh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D

A.纤xiān B.聒guō 谑 xuè C.袂mèi 亘gèn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华罗庚看了这封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

B.孙中山被围在水泄不通的圈圈里,行动不得。

C.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D.他在公开信中说:“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作基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C

“设身处地”应为“身临其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上帝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B.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尽显旧时遗风的齐颈白发,便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C.华罗庚应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的邀请,1979年11月2日从伦敦到达巴黎,受到法国同行们的热情欢迎,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

D.孙中山生活十分简朴。在总统府内,一般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而孙中山总是把自己的菜金控制在大约四角以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B

A、主语残缺,“上帝”应放在句首;C、最后一个分句偷换了主语;D、“大约四角以下”改为“四角左右”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所谓的“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      。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    。     ,也不必定要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     ,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    。这就是忙中静趣。

①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

②许多闲人不一定都能领略静中趣味

③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④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进空谷

⑤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是永不沉寂的

A.④②⑤③①    B.⑤③④②①     C.⑤②③①④    D.③⑤④①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B

“静”指的是……不是(正反两个方面解释概念)……第一处选⑤;第二处之前有“进一步说”四个字,提醒这里是递进关系,选择结构相似,意思更进一层的③;第三处根据线后一句中的“也不必”推知此处属于并列关系,选取内容与关键词都接近的④;第四处之前一句,引出比较,重点讲“闲”或“闲人”的,就选②;最后剩下①填在最后一个空,检查语境,连贯顺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15分)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谢:辞别

B.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区区:诚挚的意思

C.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却:可是

D.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逆:逆料,想到将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分)

A、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D、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

B.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C.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D.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8.下列对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精心打扮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临别时特意精心打扮,以便突出人物的尽善尽美。

B.临别时有意精心修饰,郑重打扮,显得仪态庄重。

C.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

D.表明刘兰芝对封建势力不甘示弱,有意在焦母面前示威。

9.翻译(3分)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5.C( 却:从堂上退下来。)

6.D (“昼夜”不是偏义复词。)

7.A (A两个“之”均为代词,第三人称。B前一个“其”代词,这;后一个“其”助词,无义。C前一个“以”助词,无义;后一个“以”介词,用。D前一个“为”介词,因为;后一个“为”介词,替。)

8.D(“有意”不合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9. 我人很卑贱,东西也不值钱了,不值得送给后来的新娘。就留着作赠别的纪念吧,从今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3分,“遗施”、“会因”各1分,大意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品读此诗前两句,说说山村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用哪些意象写出这些特点的?(3 分)

(2)根据对全诗的理解,你认为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4 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特点:幽静、优美、和谐。(1 分,答出幽静即可)意象:雨中的鸡鸣、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2 分,对三个得1分)(共3分)

(2)“闲”。(1分)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闲衬忙,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手法1 分,分析1分。)写出了仲春时节农事繁忙的景象,充满了欢快的劳动生活气息。(1分)(共4分)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静谧、优美、和谐的山村风景。

  第三句转而写农事,“妇姑相唤”,透着亲切,可以想见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夏日雨中,仍要“浴蚕去”,则可知农事的繁忙。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桅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

     

根据课文内容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4分)    

(1)静女其姝,________________。       ,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诗经·氓》)

(3)  _     ______,___       __。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迢迢牵牛星》)

(5)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6)山不厌高,                。                 ,天下归心。(《短歌行》)

(7)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诗经·邶风·静女》)

(2)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卫风·氓》)

(3)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短歌行》)

(6)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短歌行》)

7)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

     

阅读课文《荷塘月色》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2—14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2.文中划横线的①②两个句子,请选择其中一个句子进行赏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艺术效果?要结合原文(4分)

13. 第2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5分)

14.文段中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词,给意境的创设增添了更多的诗意。请分析“田田”和“层层”两个叠音词的表达作用。(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2.参考答案:两句都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句将嗅觉感知的荷香比喻成听觉感知的歌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荷香的若有若无,淡淡而不浓烈。句将视觉感知的月色比喻成听觉感知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写出投射在荷叶上的月光和树影相互映衬。(4分。答出手法2分,具体分析2分)

13. 参考答案:“这”指“不能朗照”。作者这样想,是因为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合。(5分。答出指代意义2分,答出原因3分)

14.参考答案:“田田”一词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荷叶的密度,而且读起来音节协调,富有音乐美;“层层”一词传神地写出了荷塘荷叶的厚度,也让人读来音韵协调,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6分。每词3分,答出事物特征2分,答出音节协调1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5—17小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5.文中第二段说“的确,林(徽音)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林徽音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16. 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这句话中,“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4分)

17. 文章结尾引用了张清平对林徽因的评价:“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你怎样理解他的评价?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5.①非凡的美貌与才华。(或:才华横溢,光彩照人。)②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③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5分,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16.花:少女时代芳华绝代、才华横溢的林徽因。树:历经生活艰难,娴静温柔、端庄慈爱和成熟坚强的林徽因。(4分,答对1点得2分。)

17.答案示例:

张清平的评价突出表现了林徽音坚韧顽强的精神生命的激情飞扬的灵魂以及完美的人生境界。如,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又如,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6分。划线部分每点1分;举例2分,举1个例子即可。)

     

仿照下面的句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事物,结构相似,语意合理连贯。(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虽然被踩在脚下

却牵引着人们一直向前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示例:例1、风/虽然被困在帆后/却推动着帆船劈波斩浪

例2、橡皮/虽然被弄黑了身子/却带给人们一片洁白 (结构相似2分,语意合理连贯4分)

     

欣赏下面的漫画,完成(1)-(2)题(6分)

 

(1)请简要说明左面幅漫画的内容(40字以内)(4分)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5字)(2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1)爸爸和妈妈举着一根高高的横杆,孩子因无法逾越而无奈地站在那儿。(画中画着爸爸和妈妈举着一根高高的横杆,孩子因无法逾越而无奈地站在横杆下面)

(2)讽刺一些父母不顾孩子的能力而提出过高的要求。(描述准确4分,揭示漫画寓意2分)

     

请根据要求作文。

有的诱惑,是误导,让人沉溺;有的诱惑,是指引,让人奋起。

一路成长的你想必也遇见过许多诱惑,它们的来龙去脉如何?你又是怎样面对的?请选择其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一种,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清晰;

(2)把握写作时间,必须完成800字以上;

(3)书写工整,文面清晰,少写错别字,不用涂改液;

(4)避免套写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更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审题及阅卷参考】

(1)提示语中对“诱惑”做了两种基本的界定:一是“误导,让人沉溺”,二是“指引,让人奋起”,考生可以据此来为自己文章中的“诱惑”下判断。择其一立意即可;也可在找到合适对象后,兼写两者。

(2)文体要求为记叙文,文章中应写清“诱惑”是什么(定义),“诱惑”的来龙去脉和“我”如何面对与选择(过程性),诸要素完备,则可判为内容方面的一等文。

(3)写作中涉及的“诱惑”应当仅限一种,参见提示语“请选择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那一种”,多于一种属于审题失误,内容分不能高于二等。

(4)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5)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6)题目需自拟,并在第一行书写,漏写题目扣2分。

(7)文章多于400字,不足8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全文不到400字,得分不超过20分。

(8)错别字从第三个开始计算扣分,一字1分,重复出错不另扣。

(9)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