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瓜葛(gé)    熟稔(rěn)      央浼(měi)     同舟共济(jǐ)

B.裨将(pí)    溃脓(kuì)    口角(jiǎo)    空穴来风(xué)

C.翘首(qiào)  噱头(xué)    掮客(qián)  长吁短叹(xū)

D.诤友(zhèng) 露骨(lòu)      偌大(nuò)   拈花惹草(zhān)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B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作为旅游城市,杭州早已凭借极其炫丽的宝塔,历史悠久的寺庙和葱翠舒适的花园,俘获了中国的文人骚客。

B.得知世卫组织宣布流感病毒已被彻底消灭的消息后,国人不由得喜从中来,真是“额

首称庆流感灭,从此人间得太平 ”啊!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放眼望去,四处是黄色的阳光,空间既广袤又岑寂。太阳即将走完自己的路,但她明日依旧还会沿着那条亘古不变的途径周而复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D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B.今年以来,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到国会议员,对如鲠在喉的人民币汇率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众议院日前甚至通过了意在惩罚中国的人民币汇率相关法案。

C.进入2011年以来,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楼市持续火爆。业内人士认为,楼盘的出售价格已经远远超出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B.在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C.国家民政部3月23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旱灾区群众生活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旱情最严重的西南五省的民政部门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这一目标,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D.成人歌曲音调较高、音域较宽,经常唱这样歌曲的孩子,会对音带造成严重损伤。此外,迎风唱歌或唱歌后喝冷饮,都会损伤声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B

     

下面是著名歌手毛阿敏在春节晚会上演唱的《微笑》的部分歌词,请仿照下面的格式,续写歌词。(4分)

当黎明穿破黑暗,朝霞对着天空微笑;当激流越过险滩,浪花对着大海微笑。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请用五个短语概括“90后”大学生的特点。(5分)

“宝贝欢迎你”,广州某大学迎接“90后”新生,打出了这样的横幅。出生于1990年的一代,如今已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活,社会各界都在关注这些“写火星文、穿露背装”的“新人类”。 大大的耳环,黄黄的头发,亮亮的指甲,有一位新生竟将戒指戴在右手的无名指上……就是这批新生的与众不同。

过去曾经风靡大学校园的CD机、电子词典、台式电脑等装备,现在已过气,“90后”大学生的开学装备大都“升级”为笔记本电脑、高端手机、数码相机、MP4、PSP(掌上多媒体游戏机)等高科技、高价位的装备。

这批新生报到时,大多是家长送过来的,在沈阳师范大学,更是出现了13位家长、亲友送一个孩子上大学的场面。在沈阳医学院,当有些新生被迎新服务站的同学问到是几班几号时,不少人挠挠头说不知道,继而转向旁边的家长。

“妈妈,我花1200元买了一块手表,花750元买了一双鞋……”9月25日晚上,一位大学新生一边提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往东北大学校园里走,一边拿着三星新款手机向妈妈汇报着自己的“成绩”。这些新生到食堂吃饭,基本都是两个菜,女生几乎没有喝矿泉水的,全是酸奶、冰红茶、可乐、果汁等饮料。各个寝室几乎都合资买了饮水机,几乎没有以前在大学里常见的拎着暖壶打热水的情景。

新生报到第一天,老师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提出了要求,也布置了任务,然后问同学们还有什么事吗。话音未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有事!”老师非常吃惊,以往学生们都是沉默的,今年怎么了。有同学说:“老师,你没有留名字。”接下来,同学们要老师把手机号告诉大家。老师说,在他五年的辅导员生涯中,从未出现学生主动问老师名字并要电话号码的事,“90后”的大胆出人意料。

这就是“90后”的一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下面是几个网络新词及其解释:

■槑,读法:méi

  古义:“槑”是古文中的“梅”字。

  网络新义:由于它是由两个呆字组成,所以在现在的网络用语中成为了形容人比呆还呆,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靐,读法:bìng

  古义:雷声

  网络新义:由于“靐”由三个雷叠在一起,所以在网络用语中,指太雷了(程度比雷更深),晴空霹雳雷,用法同“雷”。被三声雷吓倒肯定比一声雷的惊吓程度要深得多。

  ■巭,读法:bū,又音pū

  古义:bū勉学、pū工作人员

  网络新义:在《功夫熊猫》上映之后,“巭”成为了“有功夫的人”的简称。

  实例:“巭閄”,功夫门人的意思。

  ■嘦,怎么读:jiào

  古义:只要(方言)

  网络新义:该字属于合成字,是“只”和“要”的组合。现在是网友们津津乐道的网络新词的一员,常与其他的古汉字合在一起用,让人不知所云。

  实例:嘦巭深,铁杵磨成针。

对这种赋予古字新义的网络造词现象,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10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08年8月19日,有删改)

8.下列有关“礼”的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礼”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最早的礼乐仪式。

B.五帝时期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C.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礼仪制度在那时已经建立起来。

D.周代的礼制集前代之大成, 中国古代的礼文明是在周代完备和成熟起来的。

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礼乐文明发展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先贤制定礼乐制度,并将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当时不仅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产生了不少的歌舞,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在礼乐文明形成中,出现了两个重要人物。一是周公,他继承了夏殷商的礼乐,并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一是孔子,他不仅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 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记》有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内容主旨不断有变。

10. 下列各项对“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人性的基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它能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

B.“礼”的作用在于规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

和谐相处。

C.“礼”是“乐”的一部分,“礼”是为实现“乐”而辅助、服从于“乐”的,乐之“和”

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

D.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儒家常将“礼”、“乐”相提

并论,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8C;(文章第二段提到:“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说“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错误)

9A (B.“完备成熟”的原因解说不确,应该是“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周公“继承了夏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D“内容主旨不断有变”错误)

10C;(“礼”与“乐”的从属关系错误,“乐”是“礼”的一个方面)

11.我们要汲取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促进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3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共20分)

窃  贼

[法]阿·康帕尼尔 著

“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窍。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

“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我打断他道。

“请让我说下去。当我把偷到的钱包打开装进自己的衣兜时,我身上的钱并没有增加一个子儿。”

“那钱包是空的?”

“恰恰相反,里面装满了钞票。”

我走近那老头,又给他斟了一杯葡萄酒。他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当时,我乘火车从斯米纳到苏萨尔去。那是个匪盗经常出没的地区。我坐的是三等车。车厢里除我而外,就只有一个衣衫褴褛、正在酣睡的汉子。他的左脸颊上有一块明显的伤疤。从相貌到衣着,这家伙看起来都象一个罪犯。我想换一个车厢,可是车厢之间没有连通的门,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单独同这个危险的家伙共处三个小时。火车行驶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荒野,车上的旅客寥寥无几。在这种环境里,要想杀死一个人,然后把尸体从车窗扔下去,简直是小事一桩。

“外面的天渐渐黑了下来。我两眼死死盯住车里的警报器。可是,看来,我打了一会儿盹儿。我刚睁开眼睛便发出一声惊叫。因为陌生的旅伴正弯腰站在我面前,锐利的双眼盯着我,乱蓬蓬的胡须已经触着我的面颊。我吓得一下子蹦起来,想去拉警报器。可是那人抓住我的手臂,哀求似的看着我,说:‘您不用害怕。我正要请求您允许我坐在您身边用您的毯子搭一搭我的身子。我感到很冷。’“‘真的吗?’我松了地口气,歉疚地挪动了一下子身子,让他坐到我身边。

“‘是的。’那人说,‘我多么喜欢做一个小偷啊!我的整个性格,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都注定我特别适合这一职业。可是……我不能去偷。’

“‘是什么阻止你去偷呢?’我好奇地问。

“‘长着这样一副相貌,我怎么能够去偷呢?无论我走到啊里,大家都提防着我,要是碰巧附近有人的东西正好被偷了,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就是我。’

“我瞅着他那张窃贼一样的面孔,脑海里闪出了一个鬼主意:我要是试一试把这个总不走运的窃贼的钱包偷过来,那将是一个多么精采的恶作剧啊!眼疾手快,不动声色,上帝保佑!几分钟后,窃贼那鼓鼓的钱包就被放进了我右边衣袋。火车停下后,我的旅伴竟免了我再劳神去换车厢。他站起来对我说:

“‘我到家了。谢谢您,祝您旅行愉快!’

“我等他下了车,急忙从衣兜里掏出偷来的钱包。一见那钱包,我顿时目瞪口呆,手里拿的正是我自己的钱包。那家伙趁我听他诉苦的当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我的钱包偷走了。幸好趁他不注意时,我又把它偷了回来。

“这是我一辈子唯一的偷窃行为。钱包偷到手了,可我的钱并没有因此而增加一分。你看见了吧,我并没有骗你。”

老头的故事刚讲完,我就急忙站起来,大方地付过酒钱,转身走了。我这样做,完全是有原因的:在他向我讲述自己偷窃经历时,我用我那训练有素的灵巧手指,将他的钱包拈过来装进了自己的衣兜。我急切地想知道那钱包里究竟有多少钱。我相信,老头所说的那种巧遇,这次绝不会重演。我肯定不会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自己的钱包来,因为我身上从来不带钱包。拐过一个街角,我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天哪!里面什么也没有!这老家伙太鬼了!他第二次偷回了自己的钱包。

第二次?谁知道他自己偷了自己多少回呢!

12.小说开头的五个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根据全文,推断第一自然段中老头“伤心”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是一篇极富戏剧性的小说,请简要分析作者在小说情节结构上所采用的技巧。(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谈谈你对小说中“老头”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人说此小说应以“旅途的奇遇”为题,你觉得这与小说原题哪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原题好。理由:①小说的情节主要围绕窃贼行窃事件展开;②窃贼表明了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身份,正是这些人物的身份特征构成了小说的巧合;③此题更能体现小说的主题。

以“旅途的奇遇”为题好。理由:①此题设置了悬念,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题目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的情节主要讲的就是几个人物的旅途奇遇;③奇遇是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的主旨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奇遇”体现出来的。(4分,观点1分,陈述理由3分,两点即可得满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1题(17分)

辨  奸  论 

苏  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①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②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③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④,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其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注:①山巨源:即山涛,东汉时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郭汾阳:郭子仪,唐朝大将军。

③忮(zhì):嫉妒。④慝(tè):奸邪,邪恶。

17.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容有未必然也  然: 正确         B.吾子孙无遗类矣  遗类:后代

C.非德宗之鄙暗    鄙:庸俗、浅陋    D.固足以败国    固:本来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乃能见微而知着                        理势之相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孰祸之至于此哉                        犹将举而用之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A.固足以败国                        B.容貌不足以动人

C.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D.而济其未形之患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观点鲜明,中心突出,结构严谨,开头说明贤者不知人事的缘故是“在好恶乱其中,利害夺其外”,然后通过举史实论证,然后再对“今有人”加以批判,最后以希望作结。

B. 作者认为王衍、卢杞被认为是奸邪之人,关键还是因为当时的晋惠帝、唐德宗的昏聩无能,所以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奸人。

C.作者认为今有人言行伪装得很好,而且名声很大,这能够掩盖他的祸心,任用的可能性很大,一旦任用,危害也会非常大。

D.篇末作者认为如果这个人被任用,天下将会蒙受他的祸害,自己虽能够获得知人识人之美名,但自己还是不希望他被重用,更不希望有这样的美名。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其祸之至于此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7D(固然)

18CA才;竟然 B 沿袭、承袭;趁机 C D并且,表递进;就,表顺承)

19DA败,使动B动,使动C囚、丧,名词作状语)

20B

21⑴王衍的为人,不论是容貌还是谈吐,固然有有利于欺世盗名的条件。(2分)

假如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说错了,而这个人就会发出不遇明主的慨叹,谁又能够知道灾祸会达到这种地步呢?(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22~23题(6分)

绝   句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注释】  可人:知己。

22.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本诗中的“此”字指代哪两件事?为什么诗人只选取这两件事来写?(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宋诗重理趣。请说说本诗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4题(4分)

24.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1)子贡的这句话,孔子也有同样的表述,请写出这句话。(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分析子贡这个观点的现实意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每空1分)

(1)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7.8)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位老僧,他吃饭的时候只配一道咸菜。老友忍不住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老僧回答道。

吃完饭后,老僧倒了一杯白开水喝,老友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平淡的开水?”老僧笑着说:“开水虽淡,可是淡也有淡的味道。”

咸菜的咸与白开水的淡就像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不同情境与事件,漫漫人生路我们需要品尝各种滋味,需要体验各种心境,样样不可缺,样样不可少,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欢乐也好,忧伤也罢,我们都应当欣然接受,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根据材料,请以“咸与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过分借鉴或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