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卷解析版

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为政以德”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答案:D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A“为政以德”即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求统治者关注民众的愿望和要求;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意思是说为官者讲究礼节百姓中就没有不敢不尊敬的,说明孔子要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名师点睛】孔子地位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孔子主张仁和礼,强调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主张社会和谐。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但是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成为了批判的对象。此外,儒家思想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A   

B.B   

C.C   

D.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答案:D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辩证地看待“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等信息,可知是道家的主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D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与材料不符,排除A。孟子主张仁政,与材料不符,排除B。韩非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与材料不符,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的百家争鸣,解决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等信息,可知符合老子的思想。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答案:B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C项是孔子的主张,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排除。D项是法家韩非子的主张,韩非子主张君主应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并将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排除。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孔孟学说的核心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孔孟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政”,即要求统治者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以德服人等,故主要讨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正确;BCD项不正确,排除。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解答本题要注意从孔孟学说中找出其理论的核心部分,然后据选择项分析即可。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人情关系   

B.道德规范

C.法制建设   

D.礼仪秩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答案:C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的含义是只要实行严格的法令就能治理好国家,因此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法律,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儒家倡导的治国理念,故可直接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

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C.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   

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答案:C

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蓬草生长的丛麻当中,不须扶持就长得挺直;白沙和在黑泥里面就同黑泥;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C项正确。A是性恶论,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是荀子的唯物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与材料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不符,排除。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意思,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答案:C

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都是在强调爱惜百姓、关注民生,即体现民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中只有孔子涉及教育思想,孟子和荀子没有涉及,排除A。民本思想是属于上述思想家的共同点,与重视农业的农本思想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而强调民本思想是属于上述思想家的共同点,排除D。

点睛:本题以早期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抓住设问要求“共同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

答案:D

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窦娥冤》指的是窦娥的冤情能得到上天的感应,出现了六月飞雪和楚州大旱等反常现象,这与儒家的天人感应思想相符,D项正确。佛教的因果循环指的是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材料无关,排除A。法家提倡严刑峻法,但《窦娥冤》鞭挞的是官吏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而是体现了儒家的天人感应,排除C。

     

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A.“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   

B.“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

C.“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   

D.“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答案:A

分析: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大变革时代,孔子关于回到西周的等级秩序中去的思想,不能得到诸侯的认可,因此其到处碰壁,故选A。B、C项错误,郡县制和中央集权是在秦朝时期确立的;D项错误,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进行的。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汉代儒学

答案:B

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迎合汉武帝需要,提出大一统主张,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项正确。汉代儒学的政治转向与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无关,排除A。天理是宋明理学的观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与汉代董仲舒新儒学不符,排除D。

     

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

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

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

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

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宋明理学

答案:C

分析:根据材料“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旨在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因此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写道:“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宋明理学

答案:C

分析: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带有人性觉醒的意味,被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故排除A项;其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存天理,灭人欲”,故排除B项;知行合一强调道德实践,并不包含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核,故排除D项。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以下观点最符合两人的共同主张的是

A.严厉抨击明代八股取士之害   

B.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讥讽士人专注于研究文字   

D.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答案:B

分析:两人均主张要务实,即均强调“经世致用,学以济世”,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八股取士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黄宗羲的“徒以文字华藻”说明选项C只适合黄宗羲,不符合题意,排除;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选项D也只适合黄宗羲,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答案:B

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故孟子、董仲舒、黄宗羲的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项正确。孟子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之所以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是希望统治者能够调整统治策略实行仁政,根本上还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排除A。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受到汉武帝重视,排除C。D项不符合董仲舒主张提出的时代,因为当时汉朝是政治统一而非社会转型期,排除。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B.缺乏创新和逻辑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与农业息息相关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科学技术

答案:A

分析:根据材料“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可知,古代中国科技多为传承和经验的积累总结,A项正确。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缺乏创新和逻辑,排除B。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不符,排除C。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与农业息息相关,排除D。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科学技术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火药加剧了骑士阶层的没落,冲击了封建统治;罗盘针帮助欧洲开辟了新航路,促进了对外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欧洲知识的传播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科学技术

答案:D

分析:试题分析:“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说明了儒学被世界接受,反映了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故D正确。“发源地”“主要传承者”“最早”题干没有体现,排除AB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的影响

     

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名单中突出四大发明,但也有叠铸法、水碓、转轴舵、新莽铜卡尺等发明。该材料主要表明

A.中国古代科学侧重于实用性   

B.传统科技中也有近代科技成分

C.四大发明是传统科技的典范   

D.中国传统科技在现代仍很发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科学技术

答案:A

分析:题目中列出的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表明了我国古代科技侧重于实用性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科技发明没有近代科技成分,故B项错误;“四大发明是传统科技的典范”与题目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传统科技在今天并不发达,故D项错误。

     

汉字源远流长,下列字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艺术

答案: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甲骨文,是篆书,是隶书,是楷书,故汉字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①②③④正确,排除ABD,所以选C。

点睛:熟悉中国古代汉字和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即可知道答案。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

A.宫廷画   

B.文人画

C.民俗画   

D.人物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艺术

答案:B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画用苏武牧羊假寐这一现象来表现“见万里”的意思,这种“以情写意”体现的是文人画的特点,B项正确。宫廷画描写的是宫廷文化,与材料不符,排除A。民俗画主张写实,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排除C。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与材料不符,排除D。

     

明清时期,年画、剪纸等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

A.理学兴盛   

B.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小说的空前盛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宋明理学

答案: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繁荣兴盛,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为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画坛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年画、剪纸等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大量增加,故答案为C。理学兴盛与文人画有关,排除A;

CD项与题干没有关系。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如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艺术

答案:A

分析:试题分析: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因此选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

     

据晋代《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而在宋元时期文人的笔下,诸葛亮的形象被大力美化或神化,志在北伐一统、兴复汉室的诸葛亮成为民族英雄、爱国志士,更成为呼风唤雨、用兵如神的神奇军师。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文学风格的发展   

B.主流思想的演变

C.统治政策的需要   

D.民族矛盾的尖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

答案:D

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国司马氏灭蜀国,后建立西晋,陈寿站在统治者立场上,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对峙,后北方沦陷于金人之手,元朝汉人处在蒙古族的统治下,文人“志在北伐一统、兴复汉室”, 诸葛亮的形象寄托着他们的愿望,因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民族矛盾的尖锐,D项正确;ABC三项都会影响文学创作,但与材料题意无关,排除。

     

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京剧是各种戏曲的大杂烩

C.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D.事物不断吸收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艺术

答案:D

分析:材料说明了“京剧”这一新事物是在吸收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这一原理,故D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强调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因而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从划分新旧事物的标准的角度说明的,也不符合题意,排除。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袜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的思想   

D.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答案:D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造出房屋、衣服、袜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本质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