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选自《拿来主义》)

1.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为了追求时髦,避而不谈“送去主义”,转而大谈“拿来主义”。

   B.“送来”的东西不见得好,因为这些东西有时不符合我们的需要。

   C.作者以大宅子为喻,形象地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遗产。

   D.“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下列行为不符合“拿来主义”方法的一项是(2分)

  A.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鱼翅。

  B.把鸦片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C.背着烟枪和烟灯周游世界。

  D.请姨太太们各自走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有破有立,否定“送去主义”后,自然引出“拿来主义”。

  B.全盘否定或全盘接受都不利于“拿来主义”的实现。

  C.“拿来主义”的前提是吝啬,“送去”之外就得“拿来”。

D.只有运用脑髓,占有,挑选的“拿来主义”,才能给我们注入新的活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A(“时髦”是作者的反语。)

2.C(这是作者否定的做法。)

3.C(前提是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客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悟已往之不谏    谏:劝止,挽回

  B.三径就荒        就:就要

  C.或棹孤舟        棹:用桨划

  D.聊乘化以归尽    化:造化,自然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木欣欣以向荣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舟遥遥以轻飏

  C.乐琴书以消忧

  D.农人告余以春及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心为形役”,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更因为家里“田园将芜”,陶渊明决定辞官归隐。

  B.刚看到自家的房子,陶渊明就显得特别高兴,因为很快就能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了。

  C.或弹弹琴,或读读书,或聊聊天,或种种田,这些都给了陶渊明很多的快乐。

  D.顺随自然,回归田园,乐天安命,陶渊明的心灵获得了自由。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4.B(就:动词,接近)(2分)

5.B(都表示修饰关系。A.介词,让:C.连词,表目的关系:D.介词,把。)(2分)

6.A(厌倦官场,渴望自由是根本原因。) (2分)

7.(6分,每小题3分)

(l)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太远,觉得今天的决定是对的而以前的选择是错误的。

(2)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书愤”的“愤”在诗中具体指什么内容?请作简要分析。(3分)

 

9.“出师一表真名世”一句化用了什么典故?诗人化用此典故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8.(3分)“愤”的具体内容是:因受阻,到老未能实现收复中原的志向。(1分)诗人矢志做“塞上长城”,北伐收复中原,但为投降派所阻,始终不能实现。“衰鬓先斑”“空自许”

实际是对投降派的控诉,饱含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

9.(4分)化用了诸葛亮及其《出师表》的典故。(1分)诗人希望像诸葛亮那样施展抱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诸葛亮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一直拼杀在对敌斗争的前线,

而自己只能喟然长叹。(3分,意思对即可)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劝学》)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不尽长江滚滚来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2) 落霞与孤鹜齐飞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榆柳荫后檐 依依墟里烟

(两题任选一题,每题5分,两题皆答者算第一题的分,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青山行

季宇

 

①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

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

③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据考证,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情怀和灵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

④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消磨他人生的最后岁月。

⑤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四周一片宁静。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带着些许梦幻。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

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诗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

⑦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饱受打击。离开长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

⑧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苦闷!他不理解为什么“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更使他忧心如焚。天宝六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夜。李白很想为国家出力,可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诗酒,并从中得到些许慰藉,以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

⑨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就在这一年,隐居于庐山的李白不幸卷入了永王李璘事件。他原本抱着一片救国热忱,没想到却卷入了一场宫廷之争,流放夜郎。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夜郎万里道,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⑩晚年的李白再次滞留于当涂。此时的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寓所离开了人世。

⑾雨果在巴尔扎克追悼会上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死会给我们带来宗教上的震撼。“那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那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想李白的死也是如此。在青山凭吊时,我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李白一生以诗闻名,他的诗登峰造极,不可逾越。所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人说,有诗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从这一点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李白的不幸就在于时运不济,报国无门。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悲痛。在这大悲痛的深处,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人民的伟大忠诚,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的伟大精神。

11.为什么说李白与当涂有着“不解之缘”?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然后分条作答。(4分)

 

12.第五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3.作者为什么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请概括作答。(4分)

 

14.本文在运用艺术手法方面特点鲜明,请指出两种,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1.(4分)①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于此,这里布满了他的足迹;②当涂的山水

激发了李白的诗情,使李白因诗而名;③正是因为李白的存在,当涂的山水才显得不同

寻常。(答对其中一条给1分,全对给4分。)

12.(4分)过渡或承上启下。(2分)第四段描写青山,第五段接着写青山上的“墓园”,这

是承上;(1分)白对青山墓园的描写引出了下文对李白多次来到当涂生活、创作情况

的叙述,这是启下。(1分)

1 3.(4分)李白的诗歌成就登峰造极,不可逾越,他的一生是与诗歌相伴的一生,所以他

是幸福的;(2分)李白虽才高出众,但时运不济,没有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

义是不幸的。(2分)

1 4.(5分)(1)虚实结合。(1分)本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青

山墓园”,也写到了由现实的景物触发的联想(李白在当涂的经历以及这里昔日的景物

等)。这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李白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1分)

(2)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1分)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文中既有对当涂秋景的生动描绘,也有对李白一生的概括和评价,还抒发了对李白的缅怀、仰慕、叹息之情。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使文章感情充沛、自然,内涵丰富,感染力强。(2分)

(写到其他的艺术手法也可以给分,赏析语言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跬步(kuǐ)   倥偬(kǒng zǒng)  莘莘(xīn)学子

    B.百舸(gě)    叱咤(chì chà)   夙(sù)兴夜寐

    C.纶巾(guān)   彳亍(chì chù)   刎(wěn)颈之交

    D.吮血(shǔn)   纨绔(wán kuā)    殒(yǔn)身不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C(A项“莘莘(shēn shēn )”B项“叱咤(chì zhà)”D项“纨绔(wán k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学习雷锋”主题班会上,团支部书记徐晓抛砖引玉的开场白,引发了大家心

    中的激情。

    B.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哈利法塔,塔高828米,塔外观器宇轩昂,为现今世界第一高楼。

    C.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D.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林某毒杀舍友事件震惊全国。有人认为林某身为学医者,却不求仁心仁术,泯灭人性,罪不容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D(A项“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只能用在自己身上;B项器宇轩昂:形容人精神饱满,气概不凡。用来形容建筑物的宏伟高大不对,适用对象错误;C项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多指音乐,在此不当。)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职业取向下,基层和中小企业一方面急需人才,却难以寻觅;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又聚集大城市,僧多粥少。

    B.欧洲杯期间,十分酷爱足球的李冬常常对着电视看到深夜。

    C.当刘老师病愈回来上课时,受到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欢迎。

    D.会议指出,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近两亿人,老年化发展迅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D(A项语序不当“一方面”应放“基层”前;B项“十分”与“酷”重复;C项“当”介词开头,让整个句子无主语)

     

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将斥资180亿美元防止五大湖遭亚洲鲤鱼入侵

②亚洲鲤鱼是指原产于亚洲的鲤鱼,也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

③它们不仅繁殖迅速,也给水中其它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并有向美国五大湖蔓延之势

④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经危害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⑤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美国政府于2009年底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

⑥美国曾于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

A.①②⑥③④⑤  B.②⑥④③⑤①  C.②④⑥③①⑤  D.⑤②③④①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B(②为句首因为语段的中心是“亚洲鲤鱼”,且注意“美国人”一词;⑥承接上句;注意④中的“但”;③阐述原因;⑤①是奥巴马政府的措施。因此答案选B。)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5分)

情景:云南某学生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就要开学了,父亲坚持要亲自送儿子去学校报到,被儿子婉拒了。

要求:①父亲说出坚持的理由,儿子的婉拒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②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父亲坚持说:                                                                                     

儿子婉拒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答题示例:(父亲)路途遥远,你第一次出远门,我不放心。

(儿子)爸,我总有第一次出远门的时候呀,这不正是一个锻炼我的好机会嘛,再说我都是大学生了,您就放心吧!

(“父亲”2分,“儿子”3分:从内容和语言得体方面,酌情给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温家宝总理曾在美中关系协会举办的晚宴上恳谈做人的真谛。他说:“我是个很普通的人,从小母亲就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四真’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四真”境界,给我们以启发。其实何止做人,做事不需“真”?说话不需“真”?对待他人要“真”,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真”,与环境相处和对大自然的探求何尝不需要“真”?真与丑相对,真与美相连,一切真的都是美的。“真”是条件。“真”是境界。“真”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我们需要“真”,我们追求“真”。

请以“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标题自拟;④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