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脆弱性     B.自足性    C.顽强性      D.封闭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农业

A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

A.自耕农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农业

D

     

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

A.看到有青花瓷器

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手工业

C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27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   B.推行抑商政策

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D.农民的负担较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的经济政策

B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新思想的萌发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C

     

老舍的《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是一位实业家。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企业最为红火。“最为红火”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C

     

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祖国统一大业

C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阶段的现代化建设

D

     

1931年7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则《征求如意郎君》的征婚启事:“一、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二、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三、高尚的人格;四、风姿潇洒,身体壮健。精神饱满,服饰洁朴;五、对于女子的情爱,专而不滥。诚而不欺;六、经济有相当的独立;七、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八、有创造的精神,有保守的能力。”这些内容说明当时(   )
①出现男女平等的思潮  ②女性勇于公布自己的折偶标准  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受到了挑战  ④婚姻习俗已得到彻底变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A

     

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D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C

     

上海开埠后,城市经济和社会面貌有了长足的发展,而煤气灯和电灯则使这座城市“亮”了起来。上海最早的煤气灯和马路照明电灯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的租界。煤气灯和电灯这两样新事物是哪些重大事件的产物?(   )

A.两次鸦片战争   B.两次工业革命

C.《南京条约》签订   D.洋务运动开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B

     

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

A.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B. 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C.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D.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A

     

有位年轻的美国人曾经独闯中国,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洋务企业——开平煤矿任总工程师。数十年后,他凭借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当选美国总统,但几年之后,又因管理失败遭美国选民抛弃。据此判断,这位美国总统是(   )

A.亚伯拉罕·林肯  B.赫伯特·C·胡佛

C.富兰克林·罗斯福  D.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C

     

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到“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传,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罗斯福所说的“广泛的行政权”的含义是(   )

A.罗斯福有很强的权力欲,要求国会授予他极大的权力

B.要求国会授予总统宣战的权力

C.纠正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弊端,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D.美国国会制约着总统的权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C

     

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竞选首相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这一口号所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 “凯恩斯主义”  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  D.建设“社会保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凤凰卫视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

C.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  D.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A

     

苏联某官员陪同美国代表团参观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时,宣称:“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每个家庭都要飞机干什么呀?”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面包降价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折射出苏联经济建设中(   )

①忽视人民日常生活②工业和农业比例失调③高度集中的文化体制④航空技术超过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斯大林模式”

A

     

有人评述苏联改革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就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

A.把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改革上

C.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苏联的改革与挫折

C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脱胎换骨”的含义是指(  )

A.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独占鳌头  B.接受“关贸总协定”

C.已经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D.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

     

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推出100多种新产品、新款式,公

司的8000名员工只负责设计销售,生产则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这体现了(   )

A.经济区域化  B.经济全球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4分)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2分)结果如何?(4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8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任答2点即可得4分)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2分)

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4分)

(3)异军的作用:外资工业的兴起解决了中国工业的资金短缺和技术薄弱问题;(2分)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2分)

(4)中国工业化进程: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

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③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