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化被看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在本质上文化是非物质的,但它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上得以流传,如建筑、石刻、竹帛纸书等。更有一些直接借助人脑储存,如口头流传的一些史诗、歌曲等等。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如政治(古人称“经邦济世”之术,与现在的经济概念有些不同)、娱乐功用以及在科学技术、观念和信仰等方面的功用,这些功用不应混淆。

    ②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大概就是娱乐功能。鲁迅所说原始人抬木头时发出的“吭唷吭唷”之声,渔猎之族在石头和崖壁上刻画动植物形象,这些行为都没什么功利性,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这些行为后来被我们称为文艺。宽泛一点,饮食文化之类也可列入其中。多样性是娱乐性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点,保持和发展多样性、拯救濒危⑤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全人类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一。我们任何一个个体对她的了解都是管中窥豹。连钱钟书这样的国学大师也只敢将自己的文集称作“管锥篇”,像我们这些知之不多的人更不能妄下“无用”或“过时”的结论。

(选自《环球时报》2011年12月,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

B.文化有的往往附着于某些物质得以流传,有的直接借助人脑储存。

C.文化应分为不同功用,文化中最早出现的可能是娱乐功用。

D.西方学者认为,不被宗教左右是成熟文化的原始特征。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用“鲁迅所说”之例是说明饮食文化之类也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

B.第③段用“后庭花”之例是说明造成批判者迁怒于娱乐性文化功用的原因。

C.第③段用“战争中的军歌等等”之例说明文D.末段用钱钟书之例说明我们更不能对中华文化妄下“无用”或“过时”的结论。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向国外传播文化应该遵奉“扬弃”的原则,自己不愿继承的,也不要勉强塞给别人。

B.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将反对变革等一些落后的伦理观加入儒学。

C.作为“三教”之一的儒教,其传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极为重要。

D.像超级女声这种文艺节目的出现让我们认识到发展娱乐性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 D 2. D 3. A

1. (原文是“过去西方学者认为这[不被宗教左右的成熟文化]是原始文化的特征”)2. A说明“这些行为都没什么功利性,只是为了愉悦身心而已”的,而非“饮食文化之类”。B第③段中说明“文艺本没有亡国的罪过”。C第③段中说明“文艺在许多情况下能被附有许多功利性的功能”)3. B缩小了范围,也有可能是“白身的”;另外,“将反对变革等一些落后的伦理观”中的“等”表述不当。C张冠李戴,是“儒学”而非“儒教”。D不合原文语意,原文是指“只能听到超级女声一种声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中者拔为将。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敌。

太祖十年,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将武仙据真定,诸城皆应仙。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叛应仙。俊方屯曲阳,仙来攻,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及仙以众降,木华黎承制授俊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屯藁城。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木华黎然其言,以俊为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号其众为匡国军,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二十年,仙果杀都元帅史天倪,据真定叛。俊以孤军居反侧间,战士不满千人。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俊呼语之曰:“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仙惭而去。久之,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乃纳史天倪弟天泽为帅。太宗四年,会诸军围汴。明年,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之。时年四十有八。

俊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待亲故皆有恩意。克汴时,以侍其轴①为贤,延归教诸子。尝曰:“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屡诫诸子曰:“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临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者,虽中伤亦不为动。每慕马援为人,曰:“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故战必持矛先士卒。或谏,俊曰:“我人臣也,敌在前,不死,乃就安避危乎!”初,太宗即位,朝于行在,诸将献户口,各增数要利。吏请如众,俊曰:“民实少,他日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藁城有三百余人克期作乱,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深、冀二州妖人惑众,图不轨,连逮者数万人,有司议当族。俊力请主者,但诛首恶。节度使刘成叛降武仙,俊下令曰:“叛者成一人,余能去逆,即忠义士,吾畀其资产,仍奏官之。”众果相率来降。沃州天台寨既降,他将利其子女,欲掠之。俊曰:“城降而俘其家,仁者不为也。”力止之。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有惰者,则怒罚之。故所部完实,民惟恐其去也。

    (节选自《新元史》)

【注】①其轴:人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    擢:提拔。

  B.兵、民之事,一委于俊        一:全部。

  C.以侍其轴为贤,延归教诸子    延:招请。

  D.余能去逆,即忠义士          去:除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董俊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A.①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    ②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

  B.①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  ②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

  C.①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      ②立矢石问,怡然若无事者

  D.①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  ②是我独利,而民日困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朝贞祐年间,藁城县令比武招兵,董俊因箭术高超而被提拔为将领。元太祖十年,他迎降国王木华黎。

B.金将武仙被打败后率众投降,但后来又杀害大元帅史天倪,凭借真定叛乱,董俊再次夜袭真定,打跑了他。

C.董俊特别孝顺母亲,对亲戚朋友也都有恩惠,他奖赏善治田庐者,处罚懒惰者,所以百姓都不愿他离任。

D.董俊在处理藁城人预谋作乱、深冀二州妖人惑众以及刘成反叛的案件中,都主张严办首恶,不问胁从。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4. D 5. B 6. C

7. 1)董俊拜见木华黎说:“武仙奸诈狡猾,最终也不会被我们所使用,请防备他。”

(本句中关键词“谒”“黠”“为”“备”各1分,语意1分,共5分。)

2)我是一个农夫,恰逢天下多事之秋,仅仅凭借着忠义侍奉他人,只能够立起门户,深切希望你们努力种田读书,不要追求过分的欲望而成为我的负担。(本句中关键词“遭”“徒”“愿”“累”各1分,语意1分,共5分。)

4. 去:离开。5. A中①句不是董俊的军事才能;C中②句为董俊的军事才能,不是政治才能;D中②句为董俊爱护百姓,非政治才能。6. C项因果关系不当。“奖赏善治田庐者,处罚懒惰者”不是百姓爱戴董俊的原因。原因是董俊善于治理,使该地人民富足。

参考译文:

董俊,字用章,真定府藁城县人。年少时努力种田,长大后涉猎经书史籍,擅长骑马射箭。金朝贞年间,边境战事正紧急,藁城县令树起靶子招募士兵,射中靶子的提拔为将领。只有董俊一人发箭射中靶子,于是就率领所招募的士兵迎击敌人。

太祖十年,国王木华黎向南征战,董俊迎接并投降。十四年,董俊凭着功劳被提拔,主管中山府事务,佩戴金虎符。金朝将领武仙占据真定,各城都响应武仙。董俊率兵趁夜攻入真定,把武仙赶跑了。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反叛,响应武仙。董俊正驻扎在曲阳,武仙前来进攻,董俊在黄山下把武仙打败,向木华黎献上捷报。等到武仙率众投降,木华黎禀承皇帝旨意任命董俊为龙虎卫上将军,主管元帅府事务,驻扎在藁城。董俊拜见木华黎说:“武仙形势下,战士不满千人。武仙攻击他,不能攻下,就放纵士兵践踏百姓的禾苗。董俊呼喊武奸诈狡猾,最终也不会被我们所使用,请防备他。”木华黎认为他的话正确,任命董俊担任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为他的军队起名号为“匡国军”,军队及百姓的事务,全都委托给董俊。二十年,武仙果然杀害了大元帅史天倪,凭借着真定叛乱。董俊率领孤军处于危急的仙,对他说:“你想得到百姓支持,却要夺去他们的粮食,这是无道的贼人都不会做的事啊。”武仙惭愧地离开了。过了很长时间,董俊再次趁夜攻入真定,武仙失败逃跑,于是补纳史天倪的弟弟史天泽,让他做了大元帅。太宗四年,恰逢各军围攻汴州。第二年,金主放弃汴州逃奔到归德,董俊追上去围攻他。金兵夜里派出军队在水边逼近各军,董俊奋力作战,死在战场,时年四十八岁。

董俊早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对待亲朋故交都有恩德。攻克汴州时,董俊认为他的侍从其轴贤能,请到家中教导他的各个儿子。曾说:“射箭,是百日就能学好的事情。《诗》《书》,非得积累学问不能通晓。”屡次告诫他的儿子们说:“我是一个农夫,恰逢天下多事之秋,仅仅凭借着忠义侍奉他人,只能够立起门户,深切希望你们努力种田读书,不要追求过分的欲望而成为我的负担。”在战场上,他的勇气能够慑服众人,站立在箭雨之中,泰然自若,如同没有任何事情一样,即使受了伤也不为所动。他总是羡慕马援的为人,说:“马革裹尸,马援本来就值得让人感到雄壮啊。”所以每次作战都一定拿着矛身先士卒。有人劝谏他,董俊说:“我是人臣,敌人在面前,不战死,难道求取安全躲避危险吗?”当初,太宗即位,董俊到天子住所朝觐,诸位将领献上户口簿,都增加数目求取利益。董俊手下官吏请求像众人那样做,董俊说:“百姓确实很少,以后有了需求无法满足,一定会重敛百姓来完成任务,这是我自己独享利益,而让百姓一天天地陷入困境。”藁城有三百多人约定日期作乱,事情被发觉,杀了带头作乱的人,其余的都被释放了。深州、冀州有妖人迷惑百姓,图谋不轨,受牵连而遭逮捕的有数万人,主管官员商议判灭族罪。董俊极力向主管官员请求,只诛杀罪恶极大的头领。节度使刘成反叛,投降武仙,董俊下令说:“反叛的只是刘成一人,其余的能够离开逆贼的,就是忠义之士,我给他财物,仍然上奏,给予官职。”众人果然相继来投降。沃州天台寨投降以后,其他的将领想占有其妻女,要抢掠她们。董俊说:“城降了却要擒拿他们的家人,仁义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极力劝止这件事。他处理政事宽厚贤明,见到有人擅长整治田地房舍,一定详尽地予以褒奖,见到懒惰的人,就生气地处罚他。所以他管理的地方人们都充足富裕,百姓惟恐他离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   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因而此地成为送别、饯行的代称。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上下片简要赏析。(5分)

答:                                       9.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8.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2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3分)

9.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谁为主”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烘托,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句情景交融,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画面。结尾以景结情,烘托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手法答出其中任两点2分,能分别结合具体诗句作赏析,各2分。)

     

根据课文填写下列空缺的名句。

(1)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
(2)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4)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樯橹灰飞烟灭 (3)也无风雨也无晴 (4)东篱把酒黄昏后 (5)梧桐更兼细雨 (6)烽火扬州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瞿秋白:观念的精英   锕嵴宏

1935年春天,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的瞿秋白被捕,年仅36岁的他在狱中写下了《多余的话》,之后不久即从容就义。

《多余的话》是20世纪革命文献里罕见的一篇内心独白。瞿秋白不仅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还曾一度主持过政治局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但他自认政治能力薄弱,担任政治领袖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自认骨子里是一个旧时代的“文人”,而这种“文人”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残余”。他说他实际上是一个“懦怯”的书生,杀一只老鼠都不会和不敢的,而真正的懦怯更在缺乏政治上的自信力,没有为自己的见解奋斗的勇气。经常觉得对方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熟谙孔夫子的忠恕之道。当时担任第三国际领导人的布哈林曾经为此批评过他。瞿秋白说,他自己有许多典型的“弱者的道德”——忍耐,躲历史上的精英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人”,比如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等;还有一种是“行动的人”,比如政治家、宗教领袖、军事家等等。“观念的人”对观念、思想有一种很强的感悟甚至创造能力,但也常常因此思想复杂,从而影响到行动的果决;有一种道德的洁癖,有的但为什么瞿秋白还是一度进入了政治局这一党的权力中枢?这或许是因为他毕竟还是一个认真刻苦做事,包括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的人。他属于很早就到革命后的俄国去实地考察和留学的一批人,他虽然自认读马列的书不多,但比其他党的领导人还是读的较多。更重要的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以宣传鼓动为中心而不是以武装斗争为中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观念的精英”在一个动员时代的早期还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很快就要被“行动的精英”挤到一旁。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行动果断、善于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人将占据上风。除了极少的例外,原先思想启蒙的“动员者”将被暴风骤雨般的斗争所运动,原先的“改造者”也将被改造。比较好的一个办法,也许就是各种人各得其所,就像瞿秋白所说的,“为什么每一个读书人都要去‘治国平天下’呢?个人找一种学问或是文艺研究一下不好吗?”

鲁迅是瞿秋白的挚友,曾手书一集联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来表示他对瞿秋白的推重和欣赏。瞿秋白的文学著译相当精彩,若有机会专心文学,又假以时日,未始不能取得如“郭鲁茅巴”之一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但瞿秋白说,虽然他觉得自己枉费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兴趣的政治上,但“也不觉得后悔”。我们好歹得爱自己的命运。

《多余的话》主要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心灵交代和自我解剖,瞿秋白在临死前还思考了更深一层的灵魂问题,他在狱中赠给一位医生的照片上写道: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

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瞿秋白1935年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是20世纪革命文献里罕见的一篇内心独白,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心灵交代和自我解剖。

B.瞿秋白痛感自己是一个政治舞台上的“多余人”,因此认为早该下场了,表明他对自己枉费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兴趣的政治上有后悔。

C.历史上的精英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人”,一种是“行动的人”。作者赞赏“观念的人”而贬斥“行动的人”,因为后者善于妥协,不害怕弄脏自己的手,也不害怕流他人的血。

D.瞿秋白、陈独秀和张闻天有共同的特点:都曾担任过党的领袖,有较多的知识分子脾气,对于政治权力没有很强烈的欲望,典型的“观念的人”而非“行动的人”。

E.瞿秋白的文学著译相当精彩,很受鲁迅的推重和欣赏。作者认为,如果有机会让瞿秋白专心文学,可能会取得如“郭鲁茅巴”之一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2) 请概括瞿秋白这一人物形象特点。(6分)

    答:                                                                  

(3) 为什么瞿秋白说自己担任政治领袖是一个“历史的误会”?(6分)

    答:                                                                   

(4) 历史上的精英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人”,比如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等;还有一种是“行动的人”,比如政治家,宗教领袖,军事家等。结合文章,谈谈你欣赏哪一种,为什么?(8分)

    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AD(A给3分,答D给2分,答B1分。B“有后悔”不准确。C“作者赞赏‘观

念的人’而贬斥‘行动的人’”错。E“鲁迅的推重和欣赏”的是人而不是对译著)

⑵ ①熟谙儒家的忠恕之道,具有传统文人的特点。善良,忍耐,躲避,仁慈,讲和气。

②对政治及权力缺乏兴趣与强烈欲望,是观念的精英,也是一个思想启蒙者,同时又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与极高的文学造诣。

③忠于革命不畏牺牲,并勇于解剖自己,坦然面对命运。(每点2分)

⑶ ①他骨子里是个文人,缺乏政治上的自信,没有为见解奋斗的勇气。同时对政治权力没有很强烈的欲望,没有足够的牢牢把持权力的强烈意志,属于“观念的人”。

②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他凭着革命理论素养的深厚和思想启蒙“动员者”优势,被时代推到了政治权力的中心,而非积极争取(非清醒的自主抉择),因而说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每点3 分)(扣住“历史”与“误会”,被动性而非自主性作答。)

⑷ 示例:我欣赏“观念的精英”。2 分)

①“观念的人”对观念、思想有一种很强的感悟甚至创造能力,深具怀疑精神,不盲从,

深刻冷静。(2 分)

②他们对权力没有欲望,有一种道德的洁癖,有时为了捍卫自己的

理念而不肯做出任何妥协。(2 分)

③他们是思想启蒙的“动员者”,每个时代发展进步都离不开思想家的启蒙,他们为了捍卫真理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2分)

我欣赏“行动的精英”。2 分)

①“行动的人”有政治上的自信力,有为自己的见解奋斗的勇气。(2 分)

②基本见解往往一旦形成就坚定不移,敢于斗争而又善于妥协,行动果决,又讲究策略。(2分)

③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行动果断,善于和三教九流打交道。(2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一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B.这起发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行政复议案,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不仅把当事人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折射出依法行政的尴尬与艰难。

C.2012年云南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D.民间流传着五花八门的“养颜秘方”,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众望所归的一种。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B

A.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应为“不绝于耳”。C.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重在“实现”,而不是“出现”,侧重指希望发生的事。D.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使用对象错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由于缺乏科学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团统计迷雾中,围绕它为核心所进行的争论也只能是雾里看花。

B.浙江省监察机关对今年省内发生的两起血铅超标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追究了19名相关人员的纪律责任。

C.面对众多的稿件,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要精心选择、善于取舍、分清主次,将多条新闻进行搭配、重组,让新闻编排发挥最大作用。

D.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对外贸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D

(A,句式杂糅,去掉“为核心”。 B,搭配不当,“事件”可以处理,但是不能“教育”。C,语序不当,将“分清主次”与“善于取舍”互换。)

     

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③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⑤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⑥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A.③④⑤①⑥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⑥②⑤③④①    D.③④⑥②①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A

中心句;“随之”指代的是“网络阅读”,应该紧接其后;第句“然而”可以把第句与其前后联系起来;第句是总结性话语,所以应该放在第句的后面。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6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介词、副词和关联词。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

     

根据文中划线句作相应仿写。(5分)[来源:学,科,网Z,X,X,K]

        文人的情趣和性格似乎与游走在他们笔下的物有一种微妙的牵系。屈原笔下的香草,刘禹锡笔下的陋室,①    ,②    ,③    ,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几千年寻觅的途中,中国文人在那些神性的物体上④      ,但也消磨着自己的悲愤和怨气。                  [来源:学.科.网Z.①                                      

                                       

                                       X.X.K

                                      ]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欧阳修笔下的亭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 老舍笔下的茶馆 沈从文笔下的古城 冰心笔下的小桔灯 许地山笔下的落花生 海子笔下的麦地(任写三句,每句1)

寄予着自己心酸的诉求和希望 或:寄予着自己内敛的宽容和修为(2)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要求。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一直在梦寐以求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然而现实总让我们感到“残酷”:想参加演讲比赛,普通话却不标准;报名文学社,写作却是弱项;想当模特,身材又欠佳;学美术没感觉;唱歌无音不全……几多遗憾,几多叹息。也许只好“阿Q”一番,美神维纳斯不也是断臂的吗?有缺陷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以“直面缺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一类文

54-60

立意新颖,选材精当,逻辑性强,内容具体生动。

能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达写作的意图。语言生动流畅,没有明显病句。

结构匀称,条理清晰,过度自然,详略得当

二类文

48-53

立意较新颖,选材适当,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生动顺畅,偶有病句(明显的病句不多于2个)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详略处理得当

三类文

42-47

有较为明显的主题,立意一般,选材尚可,内容较为具体,有可读处。

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明显的病句不多于3个)。

结构较完整,条理较清楚,详略处理较恰当。

四类文

36-41

能看出立意,选材一般,内容不够具体。

语言不够通顺,语病较多(明显语病不多于4个)。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详略处理欠恰当。

五类文

31-35

无中心,内容杂乱或空洞。

词不达意,病句多(明显病句多于5个)。

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不会分段。

六类文

30以下

无中心,内容杂乱或空洞,不知所云。

文理不通,词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病句太多。

没有条理,看不出结构。

说明:

1.内容健康向上,主题(中心)基本(正确),语言基本通顺,结构较完整,即可以45分为切入口。阅卷时应该根据具体作文合理把握,鼓励打高分,反对打保守分,不回避打低分,合理拉开档次。(一类文要占阅卷总量的15-20﹪,满分作文要占阅卷总量的4﹪左右。)

2.内容、语言、结构三项要求均达到该项者,可得该类文的上限分;已达到该类文的两项要求,另一项属于下一类文上限的,可得该类文的中档分,另一项仅达下一类文中限的,可得该类文的下限分;达到该类文的一项要求,另两项属于下一类文,得该类文的下限分或下类文的上限分。

3.为鼓励学生创新,对作文中能有以下某一个或者几个亮点的(立意深刻有新意、材料别致、构思精巧、感情真挚动人、文采斐然、意象传神、文化内涵丰富等),可在原等级上增加一至两个等级。

4.表达方式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如写剧本须合剧本要求),否则降低一个等级评分。

5.每少50个字扣1分,少于250个字,原则上只能评为五类文以下(包含五类)。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2分为止;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扣1-2分。

6.作文如果被确认为超过1/2是抄袭的,不超过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