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嘉定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某同学想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情况,他可以查阅(     )

A.《荷马史诗》    

B.《历史》  

C.《摩诃婆罗多》  

D.《吉尔伽美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历史文化常识

D

本题旨在考查《吉尔伽美什》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创作十分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目前人类历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D项正确。

     

促使我国境内远古居民定居生活的最重要因素是(     )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的技术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贫富贵贱分化的出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农业

A

本题旨在考查原始农业的发展。

原始农业的发展使我国远古居民的生活由迁徙、游牧走向定居,其中种植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A项正确。 B、C、D三项不是决定性因素。

     

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

A.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     

B.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毫无关系

C.是由殷人后裔和姬姓贵族建立的     

D.诸侯国成为了周王室的臣属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D

本题旨在考查分封制。

根据材料中诸侯国是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建立的和分封的目的是“以屏宗周”两点信息可知: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故D项正确。虽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但周王室与诸侯还保持着君臣隶属关系,诸侯要定期朝见周天子,纳贡称臣。诸侯在政治上并非处于独立地位。所以ABC三项不正确。

     

有位思想家提出:“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下列现象与该思想有着直接关系的是(     )

A.仁者爱人,兄友弟恭 

B.实力竞争,追功逐利

C.反对浪费,反对战争 

D.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B

本题旨在考查法家思想。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弱则人民强,人民强则国家弱。这是“君民对立”的思想。认为治国的策略应该“弱民”,目的为加强统治。“羞辱人民则人民追求官爵”,“让人民力量削弱”则人民尊重官员,让人民贫困则他们重视赏赐。这与法家强调统治的权术和策略思想相一致。结合选项,B项属于法家主张。故本题选B。A、C、D三项分别属于儒家、墨家和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对统治者最有利,其原因不包括(     )

A.适应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B.符合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被秦始皇采用,完成了国家统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百家争鸣

D

本题旨在考查法家思想。

秦始皇”这一称谓出现于秦国完成统一、建立秦朝后,D项说法有误。故本题选D。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在这里,“自然的方法”指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官僚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本题旨在考查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较好的解决了权力继承中的矛盾,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成为“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C项正确。

     

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①独尊儒术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④阴阳五行(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汉代儒学

B

本题旨在考查董仲舒新儒学。

结合所学,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应是体现对君主专制统治的维护,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加强了君权,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了摆脱保守势力的影响,他将都城迁到了(     )

A.北京       

B.长安   

C.洛阳           

D.建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本题旨在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为了摆脱保守势力的影响,他将都城迁到了洛阳。C项正确。

【举一反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再次是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这里所说的“以贵役贱”的现象得以解决是源于(     )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军功授爵制     

D.推举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选官制度

A

本题旨在考查科举制。

魏晋以来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把人依据品行分成九等,由中正官品评向政府推荐,长此以来举荐由世家大族把持,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状,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材料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下的社会不公平。科举制以分科考试的方式,注重社会公平,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A项正确。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集中军权   

B.集中行政权    

C.集中财权      

D.集中司法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A

本题旨在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集中军权。包括: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接着,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制”政策。驻军一半京师,一半各地。故本题选A。

     

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     )

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

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   

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B

本题旨在考查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主要有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等,①②③正确。“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则夸大了军机处的作用,军机处无法参与决策、限制君权,④错误。故本题选B。

     

右列漫画出自1898年法国某画报,它可以看作

A.列强侵略中国的直接证据(     )

B.“门户开放”政策的真实写照

C.中西文化碰撞的夸张艺术

D.是中国被瓜分的旁证材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D

本题旨在考查列强瓜分中国。

“屠龙”的龙喻指中国、中华民族,结合时间信息“1898年”,漫画主旨应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正确。

     

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成立中华民国

C.谋求民族独立      

D.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A

本题旨在考查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即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在此条件下方可建立中华民国和发展资本主义,A项正确。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是源于(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社会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A

本题旨在考查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发生后的半年内大致截止到1912年的3月。B项《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显然不能成为其主要原因;C项大力提倡白话文是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时间上也不符合题干规定的时间段;D项中的“普遍”显然不正确。社会的需求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A项正确。

【易错警示】本题以武昌起义后中国报刊数量的迅速增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理解能力。在解答因果类题目时,需留意与时间有关的信息,防止落入命题者在“时间错位”上设置的陷阱。

     

1912年《申报》载:“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该材料表明当时中国(     )

A.共和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

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有待商榷

C.人民群众的智识有待提高 

D.实行思想文化启蒙的紧迫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D

本题旨在考查新文化运动。

材料反映了1912年,民国已经成了,但人民缺乏国民的一些常识,对于人民对国家的权利义务并不熟悉;由此可得出当时的中国对国民实行思想启蒙的紧迫性;故选D。其他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这种“新”的核心内容是

A.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B.民主与科学的时代情怀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C

本题旨在考查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新的现代的文明”的信息,再结合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新的现代的文明”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有人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这里的“进步”不包括(     )

A.时值欧战,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社会稳定,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意识强化和社会文化心理发展               

D.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走向共和

B

本题旨在考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实际上说明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某些方面处于进步的状态,并非一无是处。根据所学,该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发展的春天、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等,但时局动荡。故本题选B。

     

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这里所说的“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

A.英美等国家的全力支持     

B.抗日战争挽救了亡国灭种危机

C.抗日统一战线的民族性     

D.西安事变的发生改变战争进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

本题旨在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参加的战争,中华民族在危机中诞生的民族意识以及对民众的全面动员,都是中国历史上闻所未闻的,最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取得了胜利,因此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C项正确。

     

从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     )

A.极端的掠夺性

B.无限的扩张性

C.竞争的有序性 

D.统治的残暴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B

本题旨在考查西方殖民扩张。

依据“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 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 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等信息可知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无限的扩张性,B项正确。

     

右列这幅政治漫画(选自杰里·H·本特利  夏继果《全球史读本》7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出现在20世纪初。根据你的判断,漫画反映的是(     )

A.英法矛盾

B.法德矛盾

C.美日矛盾

D.英德矛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争历史专题

D

本题旨在考查英德矛盾。

漫画中的蜘蛛比喻的是英国,英国在20世纪初拥有最广泛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孤独的站在悬崖岩石上扫视的鹰象征着后起的德国,要求瓜分海外殖民地资源,觊觎英国的海外利益。故漫画反映的是英德矛盾。D项正确。

     

有学者认为西方文明一个特点,就是它通过与外部民族的接触获得促进自身转变的动力。下列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与掠夺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C

本题旨在考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是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思想,与“与外部民族的接触获得促进自身转变的动力”无关,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体现对海外市场、殖民地的依赖。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该引文应出自(     )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法国的《人权宣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B

本题旨在考查《权利法案》

题目显示的内容是规定国王与议会权力的分配,从文本中可知国王的权利受到了限制,因此是B。

     

19世纪前期,阻碍德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     )

A.军国主义的强大   

B.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C.四分五裂的政治    

D.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C

本题旨在考查德意志的统一。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德国形成统一的国内的市场,成为19世纪前期阻碍德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C项正确。

     

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漫画《新政疗法》(见右图)。画面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他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该漫画强调的是(     )

A.政府部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政府部门权力分配发生变化

C.罗斯福有权实施国家干预

D.总统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D

本题旨在考查罗斯福新政。

由题干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的信息可知总统的权力扩大,故D项正确; A、C、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史家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领袖的性格: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对于这种说法,以下理解较为适当的是(     )

A.这位史家的说法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可以采信

B.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史家的片面的主观意见,不足采信

C.这是史家从特定角度评论历史人物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

D.可见当时各国领导人都不明智,因而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史观

C

本题旨在考查史学观念与史学研究。

丘吉尔“有想象力但不稳定”,罗斯福“天真而喜欢喊口号”,他们并不比“往往情绪失常而暴怒”的希特勒更明智。这些关于人物的评价都是从特定的性格角度去评论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人物的特点,可以作为参考。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