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质量检测语文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张爱玲及其小说在中国现代史上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她凭借小说集《传奇》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声名鹊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解冻以后,大陆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张爱玲研究热潮。1995年,张爱玲的去世将这股热潮推向极致。大批学者趋之若鹜,纷纷致力于张爱玲及其小说的研究,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张爱玲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历史洞察力给当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中国人反省的参照,并给沉湎于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打了一针清醒剂。

A.声名鹊起   B.解冻    C.极致    D.趋之若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D

     

下列各句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请问校长: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

    B.对于校长的告诫,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天色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到底去还是不去?尊敬的校长。

    D.校长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说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标点符号

D

     

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极权主义的起源其实是人性中的恶,         ,           。            ,          ,

        ,        。因此,极权主义,从根本上讲,其实是一群人的恶的汇聚。

  ①但是,他们在一己的私利面前,麻木,或者假装麻木地成为了一台庞大的杀人机器上一个零件

    ②这一结论,似乎有些牵强,尤其是在一个“人性”泛化得可以解释任何问题的时代

    ③但是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这本书给出的事实与论证却让人不得不信服这个观点

    ④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根本就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和好职员

    ⑤而极权主义的邪恶,也在人性的恶的参与下,愈发地炽烈了

    ⑥在纳粹德国时期,并不是所有的纳粹党人都是十恶不赦的暴徒

A.②⑤③⑥④①  B.②③⑥①④⑤  C.⑤②③④⑥①    D.②③⑥④①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D

     

下列各项标题,与新闻材料最为合适的是(   )(3分)

13年8月14日,央视电视剧频道副总监黄海涛被有关部门带走。央视内部人士分析,黄海涛长期负责央视电视剧的引进与播出,据传其出事与电视剧采购有关。黄海涛曾对媒体说,其所在影视部平时的任务就是与电视剧制作公司建立广泛的联系,从剧本乃至提纲文案层面就开始跟踪参与。从5月底开始,原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副总监李勇,知名主持人芮成钢,以及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舌尖上的中国》总制片人刘文等相继被检方带走。据悉,目前央视有近20名员工处于被调查状态,但也有被部分媒体点名的女性主持人和相关栏目负责人属协助调查,目前已经“出来”。

A.知名人物遭调查    电视剧频道副总监被带走

B.央视近20名员工遭调查  诠释反腐倡廉新时期

C.央视遭调查   员工被带走

D.央视近20名员工遭调查   电视剧频道副总监被带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D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离开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老同学,自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今日一见,久仰久仰!

C.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D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刘古塘墓志铭

〔清〕方苞

雍正四年五月望后二日,兄子道希书至,告古塘之丧。昔余成童,从先兄求友闾巷间,得古塘。其后之近邑,归故乡,客京师,学同而志相近者,复得数人,而惟古塘为本交。古塘少以雄豪自处,短衣厉饰,惟恐见者知为儒生,而先兄独义之。余少好气,数以气盖余,心不能平,久之乃见谓直谅。古塘早丧母,家贫,母家给田数十亩。少长,觅食自活,以田归庶弟。既为诸生,得时誉,学使常以重币延。岁时归家,解装,遇亲友,随手尽,俄而乏绝,饥不得餐,晏如也。年羹尧巡抚四川,固请与偕。议加赋,力争而止。遂以他故行,曰:“其心神外我矣!能守吾言以期月邪?”及督川陕,复固请以往,再三见,浃月而归。

古塘貌精悍。有与同姓名者,大患乡里,督学邵嗣尧闻之而未察也,按试呼名,忽注视冯怒,榜笞数十。众皆哗,群聚而诟之,嗣尧愧恨,发疾死。古塘始无愠色,既无宽容。尝语余曰:“士之大闲二::其一义利也,其一利害也。君子怀刑,设子遘祸殃而我退避,以为明哲,可乎?”及余以《南山集》被逮,冒危险以急余,如所言。辛卯乡试为举首,以随部檄,挈余妻子北上,失会试期,后遂绝意进取。年六十有九,终于家。

始余出刑部狱,传客诸公间。诸公计数余兄弟早岁诸同好,数之奇,彼此如一辙。时存者惟彝叹、古塘,因谱其行及殁而未见余文者,作《四君子传》。无何彝叹亦殁,至于今无一存者矣,而余独留其衰疾之躯,其尚足控揣邪?然吾闻古之为交者,其有失言过行,则相引以为羞;今诸君子各以身名完,未为不幸,独后死者滋惧耳。

古塘子幼,道希与翁君止园纪其丧,余恐不宿,乃豫为志铭。古塘姓刘氏,名捷,怀宁人,流寓江宁。其卒以四月廿五日。某年月日葬于某乡某原。

                                          (选自《方苞姚鼐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饥不得餐,晏如也      如: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乃豫为志铭           豫:通“预”,预先

C.众皆哗,群聚而诟之    诟:辱骂

D.数之奇,彼此如一辙    奇:非凡

7.下列各句中虚词“以”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以田归庶弟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其卒以四月廿五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C.冒危险以急余          作《师说》以贻之

D.遂以他故行            以其无礼于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少时的刘古塘,虽为一介书生,但总以英雄豪杰自居,多次在气概上压过当年争强好胜的作者,不过后来两人却成为挚友。

B.作者出狱后,为当年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相继离世而悲痛万分,由于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就预先为亡友刘古塘写好了墓志铭。

C.刘古塘早年,因与一个祸患乡里的人同名同姓,曾遭到行事鲁莽的督学邵嗣尧的毒打,督学也为此犯了众怒,愧恨、发病而死。

D.刘古塘在年羹尧担任四川巡抚期间,受邀入其幕府,但因为与年羹尧在加赋问题上意见相左,他只待了一个月时间便离开了。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为诸生,得时誉,学使常以重币延。(3分)

 

(2)设子遘祸殃而我退避,以为明哲,可乎?(4分)

 

(3)今诸君子各以身名完,未为不幸,独后死者滋惧耳。(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工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2分)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4分)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4)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7)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8)水至清则无鱼,             。(《汉书·东方朔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南山雨

董桥

三四十年前我带着家小来香港谋生,白天做两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给报纸杂志写稿翻译,三口生计勉强应付,偶然碰到意外支出,变卖细软的落难举措还是有的。这样熬了两三年,老二出世的时候,我去应征一份工钱优厚的职务,连过三关,十拿九稳,竟然落空。

那期间,石初先生辗转知道了我的境遇,有一天约我到莲香茶楼喝早茶。是农历腊月,天刚亮,楼上靠窗的茶座冷得很,他殷殷劝我多吃点心暖胃,尽说些不着边际的闲话,下楼道别之际,徐徐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给我,是他早年手抄的一些田园诗,喃喃说:“这些诗写得清爽,念起来舒服。苦闷的时候读读诗词,日子会变得漂亮些!”

风很大,我走到大马路一家绸缎庄的屋檐下翻出诗册,浓浓淡淡的墨色录了许多唐诗清诗,范石湖的作品不少,最后一页是毕九歌的一首七绝:“芍药花残布谷啼,鸡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高考资源网

那天晚上天更冷,石初先生打电话言归正题,要我宽心,用了“事缓则圆”四个字劝我再碰碰机缘,说他一九五二年刚来香港也磕磕绊绊,困顿无助,天天晚上读诗抄诗解忧。我说石湖的诗我小时候读得多,倒想知道毕九歌是谁。他说那是清代王渔洋《古夫于亭杂录》里抄到的,只知道他字调虞,渔洋同邑大司空亨的后人,能诗,可惜只流传了那一首七绝:“可见名与利那玩意儿都是注定的!”

石初先生到死也没有成过名。他茶余饭后即兴写写的游戏文字,怎么说都不输那些名家的笔墨,绝对值得付梓流传。事实竟然不是那样。他的旧诗词,他的白话文,他的英文、法文、拉丁文,全是他七十二年人生中默默修炼的正果,知道的人却太少太少了。

我是一九六五年才从台北带着父执宋伯伯的信去看申先生。他住半山般含道,四十出头,白皙的皮肤衬着白皙的衬衫,纤秀的金丝眼镜把一张瘦长红润的脸映得更清贵。他声音低沉,讲话很慢,地道的英国风度。一点不带上海人的阔气和喧阗。那次初识之后,他记起来会打电一话问我近况,约我在中环他做事的洋行附近吃个午饭聊聊。后来我在报上写专栏、做翻译,石初先生这才开始用长辈的口吻给我提了许多意见,我们渐渐成了师徒。

申先生先是教我中文造句的窍门,说白话文要写出文言的凝练,文言文要透露白话的真切。“胡适之的文言文写得其实比白话文要好,原因在此。”他说,“胡先生学问深厚而才情单薄!”这淡淡的半堂课,我受用到老。他起初常常说我的翻译七百字里起码有十个地方是笨译,脱裤子放屁的句子太多了:“做人不可取巧,翻译必须学巧!” 申先生每给我改一篇译文,总是叮咛我回家好好逐句捉摸。这样改了八九篇,回头重看自己的旧译,我才脸红了。

我亲沐教泽越久,越觉得石初先生做人跟做学问完全不同。做人,他诚实而世故;做学问,他犀利而纯真,抱定主意不求闻达。那时期,传媒的兴旺造就了一批好辩之士挥笔制造舆论,改造社会。那时期,知识界也有一小撮饱学之士唾弃说教,唾弃生命卑微的欷歔,一心安分乐道,一心经营个人精致的技艺,遁迹自娱。申先生继承的正是这一小撮人的情操:“要紧的是了解生命,不是判断生命。”他常说。

一九九〇年年尾,石初先生丧偶,万念灰蒙,久久难释,人也苍老了许多。一天,我约他到莲香茶楼喝早茶,下楼道别的时候,我把二十五年前他给我的那本诗册交还给他。我握着他冰冷的手,一句话没说。

申先生看看我,看看那本破旧的小册子,微微点了点头,转身踽踽走进晨曦里的小巷。

                                              (选自《旧时月色》,有删改)

12.请简要概括文章中申石初先生的人物形象。(6分)

 

13.“可见名与利那玩意儿都是注定的!”这句话流露出申石初先生丰富的情感,请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4分)

 

14.请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5.请谈谈本文以“南山雨”为题的用意。(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警惕自我糟蹋文化

冯骥才

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现象不能不使人忧虑。

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是那些最驰名、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到名人名著名墓,乃至各类文化遗产等,都在被热热闹闹地重新“打扮”,甚至拆卸重组,再浓妆艳抹,挤眉弄眼,招摇于市。

那些在城市改造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己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实际上是风情商业街)。更糟糕的是很多古村古镇正被“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然后大举招商,一个个被改造成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天堂”。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独特的精神跑到哪里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

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

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一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没有确认的朝代与地域,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礼俗全是胡编乱造。历史在这里只是被借用的一个空袋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经过这样的粗鄙化打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无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几间老屋子,历史上的人物全有几招花拳绣腿;全离不开男欢女爱。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基本的美感,从哪里感知“博大精深”?

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提高。而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庸俗,甚至徒有虚名,有害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也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传承。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的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驱动这股潮流?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

毋庸讳言,任何事物进入市场,都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文化更具特殊性,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票房、收视率等等,而放弃文化固有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糟蹋,文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会糟蹋人的精神。

由此可见,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靠糟蹋文化来赚钱。任何有文化良心的人,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思路。(6分)

 

 

17.文章列举了种种文化遗产被“重新打扮”的现象,请加以概述。(6分)

 

 

18.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对文化谋利持怎样的态度? (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作文((70分)

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干言。洞观古今世事,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