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C.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D.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B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

A.西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A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部落联盟色彩,贵族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的权力。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世界史纲》的作者乔治·韦尔斯说:“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於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央集权,统治有度              B. 科举取士,统治有人

C. 儒学独尊,统治有序              D. 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专制集权制度的综合运用

D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专制集权制度的综合运用

A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专制集权制度的综合运用

C

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学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C

     

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了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了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波里比阿来意在说明(   )

A. 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              B. 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C. 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D. 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C

     

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届议会,每届议会的最长任期不超过三年。其影响是(   )

A.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的正式确立              B. 加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C. 保障内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 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性立法机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D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

A. 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              B. 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C. 国民的民主素质较高              D. 所谓选举,不过就是做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A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民主探索史综合运用

C

     

1912年4月22日《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蒙、藏、回疆与内地各省平等,将来各该地方一切政治,俱属内务行政范围。”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   )

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               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B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 "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鸦片战争

A

     

“领导和参与辛亥革命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作为原来的统治者的士绅阶层,第二是以反对满族统治为宗旨的汉族民族主义者,第三是以推行现代民主共和为己任的革命者。相对而言,第三部分即立志推进民主共和的力量是最弱的。但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却恰恰落在了这最弱的一部分力量的肩上。”之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是(   )

A. 辛亥革命后实现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大联合

B. 反对专制实行共和成为辛亥革命的旗帜

C.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

D. 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压倒了反满的民族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B

     

“无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摘自《共产党宣言》)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 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提是“发达的资本主义”

B. 无产阶级解放的关键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

C. 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获得解放

D. 无产阶级实现自由解放的有效途径不是暴力斗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一部影片有一个镜头: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个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   )

A. 法国大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巴黎公社起义              D.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意义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D

     

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B

     

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A.摆脱美国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      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统一

C. 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           D.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C

     

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B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将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

D

     

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我们坚持的另一个信念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建立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联盟和多边机构能成倍地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它反映出

A.美国谋求与中、俄、日等建立联盟和多边机构,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

B.美国坚持意识形态划分世界

C.美国操纵联合国以谋求霸权

D.美国放弃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C

     

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80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到:“‘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

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

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

C.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

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