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真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

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

    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与生活

A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2011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强制检测指标,A项正确;氮氧化物、SO2、可吸入颗粒物已在检测指标中,不属于新增检测项目,故答案为:A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芳香烃 石油 苯 煤

C

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利用,意在考查考生有机化学知识。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A项错误;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故答案为:C

     

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

C.AlON和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Al2O3晶体类型相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晶体结构与性质

D

本题考查化学键、物质结构。意在考查考生对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等概念的掌握。AlON与石英(SiO2)均为原子晶体,所含化学键均为共价键,故AB项正确;Al2O3是离子晶体,晶体中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故C项正确、D项错误。

     

PH3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

  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

  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

  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键

C

本题考查化学键、分子构型。意在考查考生分子结构的知识。PH3NH3构型相同,因中心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均为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故AB项正确;PH3的沸点NH3,是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C项错误;PH3的稳定性低于NH3,是因为N-H键键能高,D项正确。

     

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Pb(NO3)2溶液  B.Na2S洛液    C.CuSO4溶液   D. H2SO4溶液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氧族元素

B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的知识掌握的再现能力。A项能生成PbSO4沉淀;C项生成CuS沉淀;D项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沉淀,故正确答案为:B

     

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

B.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

C.Bi原子6p亚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D.Bi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B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表知识记忆的再现。由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方格中各种符号、数字的意义可知Bi的质子数为83,因不知中子数,无法确定其质量数,A项错误;B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9.0,B项正确;6p亚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C项错误;最外层5个电子分别在sP层,能量不同,D项错误。

     

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NaHSO4溶液  B.KF溶液    C.KAl(SO4)2 溶液    D.NaI溶液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D

本题考查水的电离以及外界条件对其电离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A项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A项错误;BF-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项错误;CAl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项错;D项中Na+I-均不水解,对水的电离无影响,D项正确。

     

过量的下列溶液与水杨酸()反应能得到化学式为C7H5O3Na的是

  A.NaHCO3溶液  B.Na2CO3溶液  C.NaOH溶液  D.NaCl溶液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羧酸和酯

A

本题考查有机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羧酸、酚以及碳酸酸性强弱的判断。由于酸性:可知水杨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时只是-COOH作用转化为-COONa,产物的分子式为C6H5O3NaA项正确;水杨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时-COOH-OH均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6H4O3Na2B项错误;水杨酸与NaOH溶液反应时-COOH-OH均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6H4O3Na2C项错误;与NaCl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131.4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

  B.CO(g)+H2(g)→C(s)+H2O(l)+131.4kJ

  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 mol H2(g)吸收131.4 KJ热量

  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1体积CO(g)吸收131.4 KJ热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C

本题考查热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由题中信息知合成水煤气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可判知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同时知生成1molH2时需吸收131.4KJ的热量,故A项错、C项正确、D项错;B项中H2O为液态,故B项错。

     

用滴定法测定Na2CO3(含NaCl杂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

    A.试样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壹接加入待测溶液进行滴定

    D.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20.00 mL进行滴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B

本题考查滴定实验操作,意在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和误差分析能力。A项、C项操作对测定结果无影响、B项操作导致标准液变稀,消耗体积变大,使测得结果偏高、D项操作导致待测液浓度变小,因此测定结果偏低,故答案为:B

     

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中常用计量

D

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考生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计算能力。NH3被催化氧化转化为NO,转移电子数为5,由题意可得5VL/22.4L·mol-1×NAn,解之得NA22.4n/5V,故答案为:D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

  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D

本题通过物质的除杂实验操作考查有机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能力。A项苯酚与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仍溶于苯中,无法通过过滤除去杂质,A项错误;乙醇与水互溶,B项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目的,B项错误;乙醛与水互溶,C项操作溶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达到分离、提纯目的,C项错误;乙酸乙酯不溶于Na2CO3溶液,而乙酸与Na2CO3溶液作用转化乙酸钠而进入水相从而与乙酸乙酯分离,D项正确。

     

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接触室中使用铁粉作催化剂

  B.在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

  C.把硫铁矿磨成细粉末,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该反应采用450℃~500℃主要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与技术

D

本题通过硫酸工业生产考查考生化学与技术,意在考查考生对硫酸工业的理解。硫酸工业生产中,在接触室中用铁触媒作催化剂,使SO2氧化为SO3A项错误;使用热交换装置可节约能源,B项正确;把硫铁矿磨碎可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使反应更充分,速率更快,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项正确;反应温度采用450500是因为该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高,D项正确。

     

右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

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

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电解池

A

本题通过电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电化学知识和考生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图示装置既可以是电解池,阳极的电极材料为Zn、阴极的电极材料为Zn或其他可导电的材料,如Cu、石墨等,电解质溶液为盐酸或硫酸等,故A项错、B项正确;该装置也可是原电池,此时电池负极材料为Zn、正极材料为比Zn活泼性差的可导电的材料,如Cu、石墨等,电解质溶液为盐酸或硫酸等,故CD项正确。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7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Cl-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卤素

D

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考生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能力。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Cl2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无法证明I2Br2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项错误;C处先变红,说明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则证明氯气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物质,B项错误;d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C项错误;D处变红说明Cl2Fe2+氧化为Fe3+,证明还原性:Fe2+Cl-D项正确。

     

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氮族元素

B

本题通过NH3的制取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实验分析、实验评价能力。装置在管口处又生成NH4Cl,无法制得NH3A项错误;选用装置,使用浓氨水与CaONaOH作用,可制取NH3B项正确;作为NH3的吸收装置,漏斗插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C项错误;利用收集NH3时,收集气体不纯,D项错误。

     

将l00ml 1mol/L 的NaHCO3溶液等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许冰醋酸,另外一份加入少许Ba(OH)2固体,忽溶液体积变化。两份溶液中c(CO32-)的变化分别是

    A.减小、减小    B.减小、增大   C.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离子浓度比较

B

本题溶液中离子反应以及离子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加入少许冰醋酸发生反应:HCO3-+CH3COOHCH3COO-+CO2+H2O,导致c(HCO3-)减少,电离平衡HCO3-H++CO32-向左移动,溶液中c(CO32-)减小;加入少量Ba(OH)2固体后,发生反应:2HCO3-+Ba2++2OH-2H2O+BaCO3↓+ CO32-,溶液中c(CO32-)增大,故答案为:B

     

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

  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

BC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理解能力。A项导致溶液中c(H+)增大,v(H2)加快,A项错误;B项导致溶液中c(H+)减小,v(H2)减小,B项正确;C项因发生CH3COO-+H+CH3COOH,导致溶液中c(H+)减小,v(H2)减小,C项正确;D项形成铜锌原电池,v(H2)加快,D项错误。

     

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a2+、Fe3+、N03-    B.Ba2+、Cl-、Al3+、H+

  C.Na+、NH4+、I-、HS-    D.Na+、Ca2+、K+、Cl-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离子共存

BD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意在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A项,通入过量SO2后,Fe3+H+NO3-均可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存在,在溶液中SO2被氧化生成SO42-SO42-Ca2+结合生成硫酸钙沉淀,A项错误;C项,通入SO2后,生成H2SO3H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BD项通入SO2后不能发生反应,仍可大量共存,故答案为:BD

     

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每生成1 molCu2S,有4mol硫被氧化

  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AD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意在考生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由反应方程式知在反应中CuFeS2Cu化合价降低还原为Cu2SCuFeS21/4S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SO2O2在反应后化合价降低,还原为SO2,因此可知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项正确;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错误;每生成1molCu2S,有1molS被氧化,C项错误;利用反应知转移6mole-,1molS被氧化,D项正确。

     

常温下a mol/L CH3COOH稀溶液和b mol/L 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若c(OH-)>c(H+),a=b    B.若c(K+)>c(CH3COO-),a>b

  C.若c(OH-)=c(H+),a>b    D.若c(K+)<c(CH3COO-),a<b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盐类水解

D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思维的缜密性。若ab,恰好反应生成弱酸强碱盐CH3COOK,溶液呈碱性,A项正确;若ab,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CH3COOKCH3COOH,该溶液可能呈中性,则C项正确;若该溶液含CH3COOH很少,CH3COOH的电离程度小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c(K+)c(CH3COO-),B项正确;若溶液中c(K+)c(CH3COO-),利用电荷守恒知溶液中一定存在c(H+)c(OH-),溶液显酸性,而ab,溶液一定呈碱性,二者矛盾,D项一定错误。

     

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 mol 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

    A.1:1混合的Pb3O4、PbO             B.1:2混合的PbO2、Pb3O4

C.1:4:1混合的PbO2、Pb3O4、PbO   D.1:1:4混合的PbO2、Pb3O4、PbO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质的量的计算

AD

本题通过元素化合物转化考查考生计算、分析推理能力。PbO2受热分解得到氧气和铅的氧化物的混合物(Pb+4+2价),铅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再与盐酸作用时,+4Pb还原为+2价,Cl-被氧化为Cl2,此时得到溶液为PbCl2溶液,利用电荷守恒1molPbO2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共转移2mole-。设该过程得到O2的物质的量为3xmol,则Cl2的物质的量为2xmol,利用电荷守恒可得:3x×4+2x×22,解得x0.125,故知1mol PbO2在受热分解过程中产生0.375molO2,利用原子守恒可知受热后的剩余固体中n(Pb):n(O)4:5,结合选项可知只有AD项满足n(Pb):n(O)4:5,故答案为:AD

     

10Be和9Be_______。

  a.是同一种原子              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具有恒定的丰度

  Be所在的周期中,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相互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晶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cd ;分子(2分);

     

Al和Be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BeCl2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盐类水解

BeCl2+2H2OBe(OH)2+2HCl 2

     

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可以比较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___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硬度和熔点

  b.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打磨过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将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bc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