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绵阳南山中学2013年春季高2011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宜付有司论其刑赏,_________________,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

⑵吾尝终日不食,_________________ ,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⑶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⑷_________________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⑸_________________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⑹_________________ ,不思其反。(《诗经•氓》)

⑺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⑻我知言,_________________(《孟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萧鼓追随春社近

4)萧关逢候骑(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6)信誓旦旦(7)小人长戚戚

8)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赍送(jī)   氓之蚩蚩(chī )  伶俜(pīn)    将子无怒(qiānɡ)

B.拙劣(zhuō) 浸渍(zé )       缢死(yì)      枉用相存(wǎnɡ)

C.踯躅(chú)    踵武(zhónɡ)    商贾(ɡǔ)      青冥 (mínɡ )

D.垝垣(yuán)  靡室老矣(mǐ)   机杼 (zhù)    夙(sù)兴夜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D

A 伶俜 líng pīng B 浸渍jìnzì C 踯躅 zhí zhú 踵武zhǒnɡ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蜡烛/污浊     惩罚/驰骋     与会/参与

B.箴言/缄默     肄业/酒肆     开拓/拓片

C.悲怆/创伤     觊觎/瑜伽     咽喉/哽咽

D.愆期/悭吝     矜持/吟诵     露骨/露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B

zhēn/jiānyì/sì,tuò/tà;A zhú/zhuó,chéng/chěng,yù;C chuàng/chuāngyú,yān/yè ;Dqiānjīn/yínlù/lòu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两艘商船上的13人全部遇难。枪杀事件牵动了国人的心。但正如向来都以变幻莫测面貌示人的金三角一样,案件同样扑朔迷离。一个月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0月28日,9名泰国陆军现役军人慑于压力主动向泰国警方投案自首,至此,震惊东南亚的“10.5湄公河惨案”真相呼之欲出。

A、变幻莫测      B、扑朔迷离      C、莫衷一是     D、呼之欲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词语运用

D

A、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不能预料。B、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C、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D、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这里属于望文生义,可改为“水落石出”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B.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D.警方已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了仔细分析、勘查取证,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系该公司内部人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B

A项句子成分残缺,应为“针对……的情况”;C项“原因是……”和“由……所致”杂糅;D语序不当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实现了属于中国的“太空之吻”,标志着中国建立载人空间站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B.今年恰逢党的九十华诞以及辛亥革命百年之庆,由此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语境,再度激发了红色电影创作的灵感和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

C.张炜的《你在高原》故事框架宏大,情节铺展既纷繁复杂又遥相呼应,语言融华美与朴拙为一体,提供了汉语写作走向浩大、诗性的无限可能性。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C

A项,成分残缺,“中国”后面缺介词“向”,应该为“向……宏伟目标”;B项,搭配不当,“激发”与“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不搭配;D项,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阅读文段回答第1—4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下列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言”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C.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赠送)       夫唯捷径以窘步(困迫)

B.否泰如天地(坏运气)               榆柳荫后檐(遮盖)

C.渠会永无缘(他)                 脉脉不得语(含情相视的样子)

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出来)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通“悦”,喜爱)

3.与“桑之未落”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B.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C.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不能舍也    D.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4.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C.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D.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A

2.D

3.D

4.C

1.A语助词,无实义,B动词,说;C名词,话; DC

2.D(通“脱”)

3.D(助词“的”)

4.C(“名”“字”都是活用)

     

阅读回答: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1.下列各项解释有误的是(    )

A.“婀娜”是“轻轻飘动的样子”,“赍钱”是“赠送钱财”。

B.“杂彩”是“各种颜色的绸缎”,“流苏”是“用五彩羽毛做的下垂的缨子”。

C.“登即”是“立即”,“踯躅”是“缓慢不进的样子”。

D.“交语”是“交相传话”,“交广”是“交往的人多”。

2.下面各句的“适”与“处分适兄意”的“适”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

A.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B.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 与“登即相许和”的“相”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D.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写太守家操办喜事的豪华排场,是为了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B.面对兄长逼婚,她允婚,表现了她对自己处境、对未来的清醒认识、估计和对兄长淫威的蔑视;同时也表现了她的顺从性格。

C.“阿母”的话,表现了刘母并不理解兰芝的真实想法,没有站在女儿的立场考虑,却在为儿子的逼婚推波助澜。

D.“六合”是指迷信的人所认为的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都相合的意思。

5.翻译下面句子

(1)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D

2.D

3.A

4.B

5.1)不久我会回家,回来后必定接你回来。为此,你就受些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

话。(2)那些结党营私的人苟且偷安贪图享乐,(致使)国家前途黑暗、险恶。

2.D 依照,顺应(A适当;B刚才; C出嫁)

3.A.互相(其它都是指代性副词)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子于役

君子①于役②,不知其期,曷③至④哉?鸡栖于埘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⑦?鸡栖于桀⑧,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⑨。 君子于役,

苟⑩无饥渴!

注解:①君子:此处称丈夫。②役(yì):苦役。③曷:何时。④至:归家。

⑤埘(shí):鸡舍。⑥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⑦佸(huó):聚会、相会。⑧桀(jié):鸡栖的木架。⑨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⑩苟:大概,也许。

(1)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

B.第一层,直抒胸臆盼望丈夫归来。第二层,从正面描写,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却无归期。第三层,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C.“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D.“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十二个字,就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面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女主人公的心情,是很耐人寻味的。

(2)“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的作用是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思妇的什么情感?用什么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B(第二层,从侧面描写。)

2)点明全篇的主旨 / 对服徭役丈夫的思念、关怀之情 / 对比 烘托(侧面描写)

1)第二层,从侧面描写。

     

默写

(1)静女其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说怿女美。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3)_____________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  。

(4)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 。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 。

(5)曾子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3)乘彼垝垣 泣涕涟涟 4)札札弄机杼。泣涕零如雨(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人 生 的 艺 术 化

朱光潜

  ①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②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③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④第一,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⑤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趣亦自生生不息。我有我的个性,物也有物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地变迁而生长发展。毫厘之差,微妙所在。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⑥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⑦朱晦庵有一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就因为没有源头活水。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

  ⑧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欣赏,生活也是如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吴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史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这种风度是道德的也是艺术的。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

⑨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慢慢走,欣赏啊!”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人生不能离开艺术,创造和欣赏既是艺术的,也是人生的。

B.完美的生活中的小节如果错过了,也不会与全人格相冲突。

C.由变动不居的物与我交感共鸣产生的情趣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造化。

D.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没有“天光云影”,这样的生活不是艺术的生活。

E.艺术家在艺术范围之内是最严肃不过的,但是在生活上最为随便。

2.对文中所举事例或引用诗文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举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事例,说明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

B.把西施和东施进行对比,突出生活的妙处在于自然真实。

C.引用朱晦庵的诗,说明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

D.举曾子和吴季札的事例,说明艺术家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

3.联系文意,理解作者在文中结尾处的赠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意,我们该如何生活才能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BE

2D

3、艺术的生活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只有带着欣赏的眼光细心去品味生活,才会发现生活的情趣。所以,作者奉劝读者要放慢生活的节奏,欣赏生活的美好。

4、①要谐和完整地生活;②要随生活发展而发展;③要自然真实地生活;④要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⑤要严肃认真地生活,不轻易放过细节;⑥要学会欣赏,有情趣地生活。

1B项,完美的生活中的小节不能错过;E项,文中并未提到艺术家在生活上是最随便的)

2、举曾子和吴季札的事例,说明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像艺术家对待作品一样认真。

     

阅读下面文章(文学类),回答问题

新年的故事

向伟明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年的尽头,新年悄悄地来临。

除夕的夜空被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着,一整个夜里都充斥着爆竹的噼里啪啦声,小儿们在欢呼过年,各种辞旧岁迎新春的声音响成一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老人们的这句话里,我似乎听出了一丝伤感。

大厅上,流泪的红烛一截截地变短,最后终于化为一堆灰烬。夜空中,明艳的烟花释放着它们短暂的美丽。拿着打火机,我去引爆那一串鞭炮,它们会在一刹那间化作满地的碎屑……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日渐缩短的生命,满头的青丝转瞬间变成了雪片,往日的红颜终将老去,心里蓦地滋生着一种莫名的忧郁和悲伤。叹生命短暂如斯,叹命运浅薄如纸。岁月如水,某一天,我也将青春不再。这个新年的钟声,一个声响就是一把铁锤,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

站在院子里,看满地纸屑纷纷乱乱,看小孩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明媚的阳光下,他们在谱写着新年的故事。我是在该看风景的时候看人,情不自禁编故事。流年似水,似水的流年,诗一样的情怀。一副红艳艳的春联,一对高高而挂的大红灯笼,都曾寄托着我们五彩斑斓的梦和美好的祝愿。然而,终究会有这么一天,岁月会无情地把我们变老,最后走到生命的终点。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回想起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漫长曲折的少年时代,从看似遥遥无期的翘首以待,到飞逝如电的光阴走到了这个新年。从前一直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如今却又开始害怕,我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才好。

记得那年的除夕之夜,我与好友并肩而坐听钟声,在她天真无邪的脸上我看到了春天,那个新年的故事便有了新的起点。于是,我不再有黑夜来临的恐慌和寂寞,一切死寂都与我无缘。可是,岁月最终还是把我们分开,天各一方,许多年来都不曾相见。重游当年那条小巷,环绕我的是无边的黑暗,回首往事,不禁黯然。我们的这条小巷,是否承载过同样的故事?

沉淀所有的心情,回到纯真的最初,离别并不代表永诀,离别只是新的追求的开始。春夏秋冬的轮回,流转青春善变的容颜,注定会将长发飞扬的女孩、神采奕奕的少年和曾经稚气的笑脸,全部留在日渐远去的昨天。

少年时代的梦想,在少年们的怀中依然是沉甸甸,孕育着酸甜苦辣。历经现实的风霜雨露后,残酷的显得那样困乏无助,柔顺的而又那样轻松得意,唯一相同的是每一个梦终究都会醒。

人生的开始也是迈向死亡的第一步,走得快的就早熟早衰竭,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能走多远是多远,并且尽量使脚步不那么凌乱。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许多新的梦想新的故事,需要我们去努力去拼搏,我们无须为生命短暂道路崎岖而叹息,我相信这个新年的故事将比以前的更美丽。

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青春的价值不在持久而在闪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生命真的太短暂也太脆弱,青春韶光很快就会离我远去,但我要走的路依旧很长,在许多事情上我必须明白无悔。

新的一年仍会慢慢临近。我要去买许多鞭炮和烟花来放,我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去将它们点燃。我不再恐惧,随时我都可以坦然接受生命的终结。

1.文中的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相信“这个新年的故事将比以前的更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人生感悟?对你的人生有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手法:拟人(象征)。作用:表现“我”由看到红烛变短、烟花鞭炮化作碎屑而滋生的忧郁和悲伤(或: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命运浅薄的感慨)。为结尾“我”有足够的勇气燃放鞭炮和烟花做铺垫(和结尾处的乐观情绪形成了对比)。

2.作者先是从蜡烛和烟花鞭炮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日渐缩短的生命,滋生了忧郁和悲伤的情绪。接下来通过理性思考,认识到了生命的意义和青春的价值。坚信我们还年轻,还有许多新的梦想和故事需要去努力拼搏。

3.作者感悟:①离别并不代表永诀,离别只是新的追求的开始。②生命太短暂也太脆弱,青春韶光很快就会远去。③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青春的价值在于闪光。④人生要走的路很长,无须为生命短暂道路崎岖而叹息。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要努力拼搏,让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学习的革命》

要求:请以“我生活在______之中”为题,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加点的词或另外再选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黧黑/黎明  形骸/核实  叱咤/姹紫嫣红

B.沽酒/砧板  蓦地/开幕  空甓/瓮瓮有声

C.呫哔/喧哗  剪灯/煎熬  恬静/恬不知耻

D.疤癗/蓓蕾  谛听/并蒂  婉娈/鸾凤和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D

A项,lí,hái/hé,chà;B项,ɡū/zhēnmò/mù,pì/wènɡ;C项,bì/huá,jiǎn/jiāntiánD项,lěidì,luán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犷悍/旷达 盱眙/危殆 湍急/简练揣摩

B.缙绅/溍水  皖帅/东莞  戏谑/欢 嗢噱

C.文檄/缴税  吾侪/济南  镖局/耳剽口熟

D.飒然/五卅  檀板/龙潭  亥时/鸟悲兽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D

A项,ɡuǎng/kuànɡ,yí/dàituān/chuǎiB项,jìnwǎn/ɡuǎnxuè/jué;C项,xí/jiǎochái/jǐ,biāo/piāoD项,sà,tánhài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犷悍  倾动  慕府  凝神定气

B.揣摩  涕泣  喟然  欢 嗢噱

C.期月  缙绅  皖帅  使参机秘

D.文檄  飒然  檀板  设意修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B

A项,“慕府”应为“幕府”;C项,“机秘”应为“机密”;D项,“修辞”应为“修词”。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

B.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C.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D.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B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看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董解元

王 刚

董解元这位在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至今连名字也不为人知晓,所谓“解元”,是当时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未必就是科举中的乡试第一名。元代戏曲家钟嗣成的戏剧史料专著《录鬼簿》中记载:“董解元,金章宗时人。以其创始,故列诸首云。”这是现今关于董解元生平的几乎唯一可靠的资料。

    历史资料如此匮乏,我们不得不从《西厢记》诸宫调的本身来寻找作者生活和思想的某些痕迹。《西厢记》诸宫调开篇的“引辞”和“断送引辞”中说:“携一壶儿酒,戴一枝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整金冠])。“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今古,圣朝难遇”([般涉调•耍孩儿])。当然,这些曲子也不能作为信史看待,因为诸宫调作品的开端,大约都有一些劝人及时行乐的片断,用以招徕观众。

《西厢记》诸宫调的题材,源于唐代元稹带有自传性质的传奇《莺莺传》。在《莺莺传》问世后的四百年间,各种文学体裁竞相描摹,但情节、思想仍没有超出《莺莺传》的范畴。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问世,才使这古老的故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张生不再是“始乱终弃”的负情人,而是一个对爱情始终不渝的追求者;崔莺莺也不再是一个自怨自艾、逆来顺受的弱女子,她经历了痛苦的心理过程,在爱情的感召下最终与张生双双出走。董解元还加强了红娘在故事中的分量,作为崔、张爱情的推动和促成者,受到作者的热情歌颂。崔老妇人在《莺莺传》中几乎没有任何活动,而在《西厢记》中则像一片阴影,时刻笼罩和威胁着崔、张爱情,体现了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爱情自由的束缚。

《西厢记》诸宫调创造了自己的整体语言特色:古朴而不失风韵,典雅而不失通俗,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成为诗词之后,语言上一种新的突破,成为有元一代效法的榜样。可以说,没有《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就没有其后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的成就。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解元的名字无人知晓,因为史料匮乏而无从查考。

B.“解元”的称谓,不一定实指科举乡试的第一名。

C.钟嗣成认为,诸宫调的体裁是董解元开创的,所以把他列为第一。

D.钟嗣成也是戏剧家,且所处的时代与董解元相去不远,所以他的记载比较可信。

2.从《西厢记》诸宫调开篇的“引辞”和“断送引辞”,能看出作者生活和思想的哪些痕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西厢记》诸官调取得的成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A

2.答案:比较落魄,没有做官;生活疏懒、散漫,对现实不满;致力于创作诸宫调。

3.(1)思想内容上:改变了《莺莺传》中张生的“始乱终弃”。使得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情节更为曲折。(2)创造了自己的整体语言特色:古朴、典雅,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成为诗词之后,语言上一种新的突破,成为有元一代效法的榜样。

1.是因为没有可靠的历史资料记载他的生平、名字。

2.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归纳概括。

3.《西厢记》诸宫调源自元稹的《莺莺传》,但经过董解元的再创作,面貌焕然一新。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丰满,故事情节更为曲折。语言上有了新的突破,成为有元一代效法的榜样。阅读第三、四、五自然段,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归纳。

有人建议废除现在大陆通用的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并提出了三个理由:①简化汉字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愛”里有个“心”,简化后成了“无心之爱”;②现在很多人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不能再说繁体字难认难写,不利于传播了;③现在台湾地区依然用繁体字,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

下面是针对第一个理由提出的反驳,请参照这一示例,从第二、第三两个理由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反驳。要求理由简洁明了,句式大致相当。

示例:“爱”字里有心就真有爱了吗?一个人有没有爱心,不在他怎样写字,而在他怎样做人。

(示例一)用电脑打字就不用先认先写了吗?文字是否难认难写,不在使用什么工具,而在文字本身的繁简。

(示例二)用了繁体字就能使两岸统一了吗?两岸能不能统一,不在写字用简用繁,而在思想感情是否和谐一致。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震慑/镊子  臃肿/壅塞  犷野/心旷神怡

B.酗酒/汹涌    轻佻/临洮    废圮/杞人忧天

C.一隅/山嵎    延宕/砀山    晤面/终于觉悟

D.梦呓/屹立    睥睨/脾胃    裨益/髀肉复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C

A项,读音分别为shè/niè,yōnɡ/yōnɡ,ɡuǎnɡ/kuànɡ;B项,读音分别为xù/xiōnɡ,tiāo/táopǐ/qǐ;C项,读音分别为yú/yú,dànɡ/dànɡ;wù/wù;D项,读音分别为yì/yì,pì/pí,bì/b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