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仲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文科)

要洗去衣服上的猪油油渍,应选用(  )

A.蛋白酶              B.脂肪酶              C.核酸酶              D.淀粉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酶

B

【考点】39:酶的特性;1N: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酶的作用特点之一是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解答】解:衣服上的猪油油渍的本质是脂肪,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脂肪只能在脂肪酶的催化下分解,因此要洗去衣服上的猪油油渍,应选用脂肪酶.

故选:B.

     

科学家在对疯牛病的病原体进行研究时发现,经淀粉酶、脂肪酶、核酸酶处理后该病原体仍具有感染性;但用蛋白酶处理后,此病原体失去感染性.由此可推出,与该病原体感染性相关的主要成分是(  )

A.淀粉              B.核酸              C.脂肪              D.蛋白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蛋白质

D

【考点】1A: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1G: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1I: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1Q: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

【分析】酶具有专一性:

1、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和葡萄糖;

2、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

3、核酸酶将核酸水解产生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

4、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产生多肽和氨基酸.

【解答】解:A、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和葡萄糖,而经淀粉酶处理后该病原体仍具有感染性,说明该病原体感染性相关的主要成分不是淀粉,A错误;

B、核酸酶只能将核酸水解产生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而经核酸酶处理后该病原体仍具有感染性,说明该病原体感染性相关的主要成分不是核酸,B错误;

C、脂肪酶只能将脂肪水解产生脂肪酸和甘油,而经脂肪酶处理后该病原体仍具有感染性,说明该病原体感染性相关的主要成分不是脂肪,C错误;

D、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水解产生多肽和氨基酸,经蛋白酶处理后该病原体后,此病原体失去感染性,说明该病原体感染性相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小李同学用普通的加酶洗衣粉洗衣服,适合的水温是(  )

A.0℃              B.10℃              C.37℃              D.100℃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酶与ATP

C

【考点】39:酶的特性.

【分析】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

【解答】解: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过高都会抑制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洗涤效果.用普通的加酶洗衣粉洗衣服,在所给的4个温度下,37℃下酶的活性相对最高,故适合的水温是37℃

故选:C.

     

猎豹高速奔跑追捕羚羊能量直接来源是(  )

A.葡萄糖              B.蔗糖              C.肝糖原              D.ATP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酶与ATP

D

【考点】3E: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ATP是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在生活细胞中是永不停息地进行着,这即可以避免一时用不尽的能量白白流失掉,又保证了及时供应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因此ATP是生物体细胞中流通着的“能量货币”.

【解答】解:A、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不能直接供能,A错误;

B、蔗糖是植物性的二糖,猎豹体内没有,B错误;

C、肝糖原属于动物性的多糖,用于存储能量,C错误;

D、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转化迅速,D正确.

故选:D.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

A.光反应阶段固定CO2              B.暗反应阶段积累ATP

C.光反应阶段分解H2O              D.暗反应阶段释放O2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光合作用

C

【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水的光解:2H2O4[H]+O2;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

(2)暗反应:CO2的固定:CO2+C52C3;C3的还原:2C3(CH2O)+C5

【解答】解:A、暗反应固定CO2,A错误;

B、暗反应阶段消耗ATP,B错误;

C、光反应阶段分解H2O形成O2[H],C正确;

D、光反应阶段释放O2,D错误.

故选:C.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能够收集到氧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光合作用

B

【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必须有光和绿色植物.

【解答】解:A、A图装置中有光,有鱼但没有绿色植物,只能消耗氧气,不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A错误;

B、B装置图中有光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B正确;

C、C图装置无光无绿色植物,不能产生氧气,C错误;

D、D装置有绿色植物,但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D错误.

故选:B.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

B.滤纸条插入时应注意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C.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溶解度最高

D.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在滤纸条一端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光合作用

C

【考点】3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是: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2、在分离色素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3、用毛细吸管画线可使细线尽量细,沿着铅笔线画是要保证滤液细线直,从而使分离出来的色素带整齐.

【解答】解:A、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A正确;

B、在滤纸条一端,画滤液细线,要等一次画完干燥后才能重复,防止滤液细线过粗,使得色素带细而直,B正确;

C、叶绿素a的色素含量最多,色素带最宽,C错误.

D、在分离色素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与实验的成败有关,D正确;

故选:C.

     

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光合作用过程中,在结构a进行的反应有(  )

 

①水的光解 ②ATP生成 ③CO2固定 ④C3还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光合作用

A

【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1、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

c.NADPH的生成:NADP+e+H+NADPH

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

2、图中结构a指的是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

【解答】解:水的光解的场所是结构a(类囊体薄膜),正确;

ATP生成的场所是结构a(类囊体薄膜),正确;

CO2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错误;

C3还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错误.

故选:A.

     

植物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反应式如下,影响这一反应的内部因素是(  )

CO2+H2O(CH2O)+O2.

A.温度              B.色素              C.光              D.CO2浓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光合作用

B

【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主要与细胞内的色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酶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外部因素: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

【解答】解:ACD、温度、光、CO2浓度都属于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ACD错误;

B、色素属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B正确.

故选:B.

     

小轩没有吃早餐,第四节课时因饥饿而晕倒,此时最好给他喝(  )

A.纯净水              B.矿泉水              C.葡萄糖水              D.生理盐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

C

【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并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

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小轩没有吃早餐,第四节课时因饥饿而晕倒,这是由于血糖含量过低,导致供能不足而出现的低血糖症状,此时应升高其血糖含量,因此最好给他喝葡萄糖水,而纯净水、矿泉水、生理盐水中均不含能源物质.

故选:C.

     

在绿叶类蔬菜的保鲜过程中,同时降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非常重要,为此,最佳的贮存条件是(  )

A.低温              B.无氧              C.高温              D.高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呼吸

A

【考点】3S: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蔬菜在保鲜过程中,要进行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因此,在贮存过程中,要降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解答】解:细胞呼吸过程中,需要酶的催化,因此,降低酶的催化效率,就能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A、低温条件下酶活性受到抑制,物质分解速率下降,有利于蔬菜的保鲜贮存,A正确;

B、无氧条件下,蔬菜能仍进行较强的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利于蔬菜的保鲜贮存,B错误;

C、高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增强,细胞呼吸强度增大,分解的有机物增多,不利于蔬菜的保鲜贮存,C错误;

D、高氧条件下,细胞有氧呼吸增强,分解的有机物增多,不利于蔬菜的保鲜贮存,D错误.

故选:A.

     

小李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正确的操作是(  )

A.向锥形瓶中加入50% 葡萄糖溶液

B.将实验装置放到4℃环境中培养

C.将10% NaOH溶液加入培养液中

D.用石灰水检测产生的CO2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呼吸

D

【考点】3V: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一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实验二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A、向锥形瓶中加入50%葡萄糖溶液会导致酵母菌失水过多而死亡,A错误;

B、酵母菌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825℃,因此应将实验装置放在1825℃环境中培养,B错误;

C、10%NaOH溶液不能加入到培养液中,应单独加入一个锥形瓶中,C错误;

D、该实验中可用石灰水检测产生的CO2,D正确.

故选:D.

     

如图为“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甲、乙瓶中加入的试剂分别是(  )

 

A.10%HCl、石灰水              B.10%NaOH、石灰水

C.石灰水、10%NaOH              D.石灰水、10%HCl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呼吸

B

【考点】3V: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分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是:

(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2)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装置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右侧装置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CO2和H2O.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瓶中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CO2,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防止对实验的干扰;乙瓶中加入的试剂是石灰水,用于检查测CO2的生成.

故选:B.

     

向如图装置中加入活酵母菌粉,适温培养一段时间,瓶中进行有氧呼吸的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呼吸

D

【考点】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解答】解:A、瓶中有葡萄糖和水,加入活酵母菌粉后,酵母菌能进行呼吸作用,但由于瓶口封闭,所以适温培养一段时间,瓶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瓶中只有葡萄糖,没有水,加入活酵母菌粉后,酵母菌因缺水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瓶中只有水,没有葡萄糖,加入活酵母菌粉后,酵母菌因缺营养物质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瓶中有葡萄糖和水,加入活酵母菌粉后,酵母菌能进行呼吸作用,由于不断搅拌,补充氧气,所以适温培养一段时间,瓶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故选:D.

     

通过“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可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随细胞体积增大(  )

①物质运输的效率低      ②物质运输的效率升高

③细胞相对表面积增加    ④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B

【考点】4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分析】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

(2)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表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解答】解: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即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B.

     

在细胞周期中均不存在的细胞结构是(  )

A.染色体              B.赤道板              C.细胞核              D.纺锤体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B

【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A、染色体出现于前期,消失于末期,A错误;

B、赤道板不是一个真实的结构,B正确;

C、细胞核在前期消失,末期重建,C错误;

D、纺锤体出现于前期,消失于末期,D错误.

故选:B.

     

如图表示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

 

A.a阶段表示分裂期

B.b阶段表示分裂间期

C.所有细胞的b阶段持续时间相同

D.在a阶段DNA加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D

【考点】45: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分析】细胞周期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均分,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

【解答】解:A、据分析可知,b为分裂期,A错误;

B、a为分裂间期且分裂间期时间长,B错误;

C、不同细胞的分裂期时间不同,比如癌细胞,C错误;

D、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即段,D正确.

故选:D.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着周期性变化,在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哪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肯定不可能如图所示(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D

【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A、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A错误;

B、前期细胞中核膜和核仁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B错误;

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C错误;

D、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不含有两条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受精鸡蛋经过孵化发育成小鸡,此发育过程的基础是(  )

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③细胞休眠④细胞衰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A

【考点】51:细胞的分化.

【分析】受精卵通过细胞的分裂产生新细胞,随着新细胞的不断生长,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很强的分裂能力,构成了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群;另外的一部分细胞停止了分裂活动,根据它们将来所要担负的生理功能,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而逐渐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群.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据此答题.

【解答】解:多细胞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是:

第一:细胞分裂,以此增加细胞数量;

第二:细胞分化,致使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形成不同的器官(及至系统),最后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

故选:A.

     

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仅发生在动物细胞

B.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

C.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D.导致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差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D

【考点】51:细胞的分化.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答】解:A、动植物细胞都能发生细胞分化,A错误;

B、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B错误;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没有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中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A

【考点】5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51:细胞的分化.

【分析】1、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2、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不是DNA发生改变,不会产生变异.

3、细胞分化具有持久性.

4、体细胞有的持续分裂,有的暂不分裂,有的不再分裂.

【解答】解: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是正常的生命现象,A正确;

B、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细胞内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B错误;

C、细胞分化贯穿于生命的始终,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错误;

D、生物体内的细胞有三种状态,一是继续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二是暂不分裂,如植株上受顶芽抑制的侧芽细胞,三是不再进行细胞周期而发生分化,如人体的红细胞、神经细胞等,D错误.

故选:A.

     

克隆羊多莉(Dolly)的诞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中,细胞核仍具有(  )

A.全能性              B.单能性              C.减数分裂能力              D.受精能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A

【考点】53: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其应用.

【分析】1、全能性是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株的潜能.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

【解答】解:克隆羊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个体.所以克隆动物的诞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故选:A.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培育出大量的香蕉种苗,此技术的理论基础为(  )

A.细胞全能性              B.细胞融合              C.细胞杂交              D.基因重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植物激素调节

A

【考点】R3: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据此答题.

【解答】解: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A正确;

B、细胞融合是细胞工程技术之一,不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B错误;

C、细胞杂交是细胞工程技术之一,不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C错误;

D、基因重组是基因工程的原理,不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D错误.

故选:A.

     

个体衰老是不可逆转的自然现象,它以细胞衰老为基础.在细胞衰老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有(  )

A.细胞内自由水含量不变              B.细胞不断分裂

C.细胞不断分化              D.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D

【考点】55: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据此答题.

【解答】解:A、衰老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减少,A错误;

B、衰老细胞的分裂能力减弱,甚至丧失分裂能力,B错误;

C、衰老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化,C错误;

D、衰老细胞内的多种酶活性降低,D正确.

故选:D.

     

下列过程中,发生细胞凋亡的是(  )

A.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B.缺氧引起细胞坏死

C.小鼠胚胎发育中趾蹼消失              D.溶酶体消化受损细胞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C

【考点】57: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比较是常考知识.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解答】解:A、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为免疫过程,A错误;

B、缺氧引起细胞坏死属于细胞坏死,B错误;

C、小鼠胚胎发育中趾蹼消失为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

D、溶酶体消化受损细胞器为细胞器的正常功能,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