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权利的继承问题             

B.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D.确保宗族内部稳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西周的宗法制.

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主要解决的是王位继承的问题,故A错误.

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地方的管理具有松散性,地方具有明显的自主性.故B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主要是保证嫡长子的特权,故D错误.

依据材料“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

故选D.

     

《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该制度是分封制.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

故选B

     

分析下面表格中有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察举制

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

“取士不问家世”

A.田强调门弟到取消门第限制

B.由地方推荐到考试选拔

C.由注重整体素质到注重知识才能

D.由世袭制到任期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选官制度

考点: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分析:本题以察举制与科举制对比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选官制度变化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A、科举制度实行时期,仍存在着门第观念仍未彻底取消,故排除;

B、察举制以地方举荐,科举制度以自由报考来选拨官员,故正确;

C、察举制重视整体素质,科举制度重视知识才能,故正确;

D、材料中未体现任期制的信息点,故错误;

故选D.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明朝的内阁.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考查明朝内阁制与英国的内阁制的比较.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制和英国内阁最根本的区别:当时中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英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明朝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英国内阁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构.故D项正确.

英国内阁制形成后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故A项错误.

明朝最高权力在皇帝手中,而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故B项错误.

明朝的内阁长官称首辅,故C项错误.

故选D.

     

“君主近臣,代起朝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如果这种情形是说汉武帝时代的话,下列史实可以论证这一看法的(  )

A.三公决策,辅助皇帝             

B.推恩诸侯,维护统治

C.攘夺相权,形成中朝             

D.设中书门下分割相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汉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考查汉朝的中朝制度.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信息“汉武帝”,以三公决策辅政是秦朝时的三公九卿制,故A项错误.

B项中的推恩诸侯说的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

题干中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是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度,故C项正确.

设立中书门下是北宋时期实行的限制相权的措施,故D项错误.

故选C.

     

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傅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祜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

A.参知政事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隋唐三省六部制.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解答:参知政事是宋朝为分割宰相的权力设置的官僚机构,故A错误.

中书省负责决策,故B错误.

门下省负责审议,并有否定中书省决策的权力,故C正确.

尚书省负责将通过的决策交给相应的部门去执行,故D正确.

故选C.

     

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政治家

主要内容

主要原则

A

梭伦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主权

B

克利斯提尼

实行“陶片放逐法”

司法独立

C

克利斯提尼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轮番而治

D

伯利克里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

民主监督

A.A             

B.B             

C.C             

D.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解答:“陶片放逐法”是指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因此不是追求司法公正,B对应错误.ACD三项对应关系都是正确的.

故选B.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

A.《十二铜表》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考点: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从罗马法的发展历程认识罗马法的形成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效地维系了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统治.

解答:材料中“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罗马法适用的对象是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自由民,即罗马法调整的帝国境内的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此时的法律应该是万民法,故答案选C;

AB两项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D项是罗马法成熟的标志,此时罗马帝国已经衰落,故ABD项排除.

故选C.

     

《十二铜表法》规定:“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上述规定(  )

A.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各族人民             

B.解决了家庭财产纠纷

C.掺杂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D.体现了平等的思想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考点:《十二铜表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可以看出该规定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故D项正确;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只是用于罗马境内的公民;BC两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

故选D.

     

古代希腊哲哲学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实际上表明苏格拉底(  )

A.反对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反对问政于民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考点:苏格拉底.

分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旨在考查学生对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的掌握情况.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治理国家需要专门政治知识的人才,反对没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参与政治,从而可以看出其反对希腊的这种“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故A正确;

BCD三项均与题干意思无关,故BCD错误;

故选A.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考点: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

分析:本题考查的联邦制,考查学生对材料主旨的理解.

解答: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不是强调共和制和分权制,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而不是邦联制,这是在强调美国是在增强政府的权力,材料的主旨也是在强调政府的权力的增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故选B.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考点:光荣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光荣革命,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解答:光荣革命之后只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并非结束,排除A;

议会与国王的权力并非平衡,而是以议会为中心,排除C;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逐步确立的,并非光荣革命之后就立即确立,排除D;

它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到议会的转移,故B正确.

故选B.

     

史学家钱乘旦说:“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根本原因是(  )

A.共和派与君主派势均力敌             

B.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革命使经济发展缓慢             

D.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考点: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考查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的根本原因.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依据题干“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是指通过了1875年宪法,一票共和,确立了共和政体.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由此可知,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根本原因是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B.

     

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先后在英美等国家确立。下列关于其共同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议会政治,两院组成             

B.选举代表,间接参政

C.权力制约,民主平等             

D.元首直选,但有任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

分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考查英法美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比较、迁移、运用能力.

解答:注意题干限定信息“共同特点”,结合所学可知,ABC三项均符合英美等国家确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不符合题意.

英国德国国家元首是世袭,美国法国总统是选举,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清政府之所以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在于(  )

A.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C.议会制度之下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D.宪政之下皇帝仍掌握国家大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考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旨在考查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答:材料反映的是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清政府在立宪派的压力下,考查欧洲宪政.德国君主立宪为虚,君主专制为实.考查德国政体,实际是要维护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故选D.

     

下图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维护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C.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独立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考点:法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

分析: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依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经过了激烈斗争之后,在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美国1775﹣1781年进行独立战争,建立了邦联制,美国在法国获得民主共和政体之前就获得了民族解放,因此法国共和政体不可能对美国独立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黎仁凯在《洪仁轩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轩,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轩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

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

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D.虽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考查《资政新篇》的性质和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资政新篇》的掌握.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轩,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可见材料中的史学家对洪仁轩的关注并不是从军事角度,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故A项错误.

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是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主张,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洪仁玕利用西方学说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对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设想,与题干材料“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相符合,故C项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并没有真正实施,也就没有进行实践,故D项错误.

故选C.

     

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更清晰地了解到英方的要求后,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部分内容):“一、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再次强调‘不准久住据为巢穴’;二、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三、香港仍坚持‘赏借’;四、对于赔款不再反对,只是询问款项如何筹措”,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鸦片战争

考点:鸦片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鸦片战争,旨在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

解答:A由材料关键信息“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可知此事件应该发生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A项错误.

B“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即能够体现B项,本题正确答案选B.

C项属于误选项,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才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错误.

D项材料内容反映不出.

故选B.

     

图中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  )

A.“弱者”最终灭亡

B.“弱者”被肢解瓜分

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

D.“弱者”成为木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考查画中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结果.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辛丑条约》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注意题文中的“1900年”、“八位强人”、“弱者”等字眼,其中“八位强人”指的是八国联军,“弱者”指的是清政府.这幅漫画的结果是“弱者”成为“木偶”,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其中一个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也就是成为列强的“木偶”,故D项正确.

AC两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应排除.

故选D.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此评价最适用于(  )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考查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

解答:“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爱国主义,二是回到中世纪,中世纪一般指的是欧洲的封建社会,说明这场运动具有局限性,导致社会的倒退.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虽然是从爱国主义出发的,但是从其运动的口号、运动的表现等方面来看,是整个社会的一大倒退,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其实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体现一种爱国主义,并且都是有利于社会进步,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因此不符合“回到中世纪”的说法,故BCD三项错误.

故选A.

     

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进行总结:“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对这个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民主共和观念尚未为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理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考点:辛亥革命的失败.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局限性.

解答:材料中民众认为清室退位,就是天下太平,所以民国共和就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名义,至于它的实质如何,都不是民众所关心的,由此可以看出民众对于民国共和毫无认识,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尚未为民众普遍接受,故A项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以及中华民国的建立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具有软弱和妥协性,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民众对于民国共和毫无认识,而不是说明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故D项错误.

故选A.

     

1919年6月25日下午,在长沙一个靠摆摊维持生计家庭的九岁孩子放学回家,忽将摊上所摆仁丹、洋火及其父母所用的洋磁盆、牙膏等,凡属日货,一律掀掷于地,用脚踢毁。父母责骂,孩童则对骂父母是“凉血动物卖国贼”。影响孩子的事件可能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首次国共合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考点: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五四运动中抵制日货的现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依据题干“1919年6月25日”、“将摊上所摆仁丹、洋火及其父母所用的洋磁盆、牙膏等,凡属日货,一律掀掷于地,用脚踢毁”、“凉血动物卖国贼”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中抵制日货的现象,由此可知,影响孩子的事件是五四运动.故C项正确.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故A项错误.

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而且新文化运动没有出现抵制日货现象,故B项错误.

首次国共合作发生在1924年,故D项错误.

故选B.

     

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阵亡人数(人)

年代

阵亡人数(人)

1937

125130

1940

339530

1938

249213

1941

144951

1939

169562

1942

87719

A.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B.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考点:抗日战争.

分析:本题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为内容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依据题干表格的数据分析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巨大,说明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故A项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故B项错误.

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故C项错误.

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与图表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A.

     

1940年9月,《大公报》载文说:“宜昌(枣宜会战)战后三个月,各线无大战事,战况的沉闷……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了北方的捷音。”材料中所说的“捷音”指的是(  )

A.淞沪会战沉重打击了日军气焰

B.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C.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华北日军

D.徐州会战胜利激励了抗战信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考点:抗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百团大战及其作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百团大战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抓住关键信息“1940年9月”、“宜昌(枣宜会战)战后三个月”、“传来了北方的捷音”,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所说的“捷音”指的是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华北日军,百团大战是由中国共产党在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破袭作战,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故C项正确.

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排除.

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排除.

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

故选C.

     

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  )

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考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考查中共的城市中心论.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国共十年对峙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从时间“1930年6月”可知,当时正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敌人在城市里面的势力过于强大,农村的势力比较薄弱,是基本的革命实际;而材料中“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显然是无视这种实际的“左”倾冒进行为,即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