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杀戮(lù)    叱咤风云(chà)    犒劳(kào)    溯流而上(sù)

    B.里弄(1òng)    揠苗助长(yà)    觊觎(jì)    涸辙之鲋(hé)

    C.平仄(zè)    浩浩汤汤(tāng)    否泰(pǐ)    溘然长逝(kè)

D.拯救(zhéng)    流觞曲水(shāng)  匏樽(páo)    浑身解数(ji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B

(A项“咤”读zhà ,C项“汤”读shāng,D项“解”读xiè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磐石    淘然亭    訾詈    信誓旦旦

    B.邮戳    普陀山    指摘    步入正规

    C.砥砺    伊甸园    踯躅    束之高阁

    D.杂糅    蛾眉山    葳蕤    义愤填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C

(A项 淘—陶 B项规—轨 D 项蛾—峨)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来,随着三门峡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来天鹅湖越冬的白天鹅越来越多,前

来观赏天鹅的游客纷至沓来,天鹅湖畔越来越热闹。

    B.沉迷于网吧使小明的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

才戒掉了网瘾,开始安心学习。

    C.《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其创作理念是既展示中华美食,又借

助美食表现乡土人情,这种左右逢源的思想为纪录片增色不少。

    D.受国际原油价格每况愈下形势的影响,国内汽油、柴油价格在连续两次下调后,近

日又小幅下调,每升调价幅度超过l角。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雨果青年时期创作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

的一部作品,对于创作的缘起,作者在原版序言中有明确的说明。

    B.新学期伊始,为了锻炼学生的管理水平,给全班同学一次充分展示自我、显示才华

的机会,班主任决定在全班开展班干部竞选活动。

    C.与会专家认为,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深化认同和具体落实等问题,

要激发公民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社会组织推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D.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不仅有利于养老保险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而且能更充分地开发人力资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D

(A项成分残缺, B项搭配不当, C项语序不当。)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故有“诗三百”之称;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诗六义”;“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是民歌,是《诗经》中最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部分。

    B.王羲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担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写的一篇序。

    C.巴金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家>是巴金的代表作,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线,主人公觉新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形象。

    D.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总角”指代少年时代;《兰亭集序》中的“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赤壁赋》“七月既望”中“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望”则指农历每月十五。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C

(主人公是觉慧)

     

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脱身)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读yù,名词动用,下。)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贫穷困难。)

回朕车以复路兮(朕:第一人称代词,我。)

C.便可白公姥(公姥:偏义复词,专指婆婆。)

蹑履相逢迎(逢迎:古今异义词,迎接。)

D.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使动用法,使……起舞。)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动用,照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B

(穷困”是古今异义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武昌九曲亭①记

苏辙

    子瞻左迁于齐安②,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③蔓延,涧谷深密,

  中有浮图精舍④,西曰西山,东日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

  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

  至,幅巾⑤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

  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

  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

  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固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⑥终日。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人入山视之,笑曰:  “兹欲以成吾

  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⑦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

  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

  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采有不洒然由笑者也壁之饮食杂

陈干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莫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

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九曲亭:苏轼被贬谪黄州时重建的一座古亭,位于湖北省武昌县(今鄂城县)西九曲岭,原为三国孙吴遗迹,苏轼重修。本文是九曲亭建成后应苏轼之邀而写。②齐安:今湖北黄冈。③陂陁():倾斜不平的样子。④浮图精舍:指僧舍。⑤幅巾:不戴帽子,只用巾帕裹头。⑥睥睨():斜视。⑦褰裳:提起衣裳。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将适西山    适:到……去。

    B.皆效于左右    效:呈现。

    C.斥其所据    斥:开拓。

    D.遂相与营之    营:谋求。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子瞻左迁于齐安

月出于东山之上

B.好客而喜游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C.以此居齐安三年

引以为流觞曲水

D.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B。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

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C.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一

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D.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

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贬官齐安时,喜爱游山。齐安没有名山,江南武昌诸山则自然风光优美,每遇

晴好天气,苏轼便拄着拐杖带着酒,乘船渡江到山中游玩,玩得非常尽兴。

    B.苏轼与客人一起,重新修建了九曲亭。游玩时,苏轼一行发现了残破狭窄的九曲亭,

亭旁有很多高大的树木,他们拔掉了其中一棵,拓宽了地盘,重修了九曲亭。

    C.苏轼当年有时与弟弟一起游玩,有时独游,很是快乐。当年,他曾带领年少的弟弟

一起登山玩水;有时是独自一人出游,这时的苏轼逍遥自在,亲近自然,见到他的人认为他是

仙人。

    D.苏辙认为,天下快乐的事很多,而那合乎自己心意的事就是快乐,苏轼便是在贬官

生涯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那就是忘却得失,尽情游玩于山水间。这是苏辙对哥哥的安慰。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4分)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3分)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7、D(营造,修建)

8、D(都是表原因)

9、A

10、B (是“大风雷雨”拔掉了一棵大树)

11、(10分)(1)(4分)只要无愧于内心,又不受外人的责备(或“谴责”),就姑且寄托(自己的心意)于此(就可以了)。(关键词“中”“寓”“焉”译错一个扣1分)(或参考最后的译文)

(2)(3分)虽然没有丝竹管弦(或音乐)齐奏的盛况,(然而)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可以畅叙幽雅的情怀(或幽深内藏的感情)。(关键词“觞”“幽”译错一个扣1分)

(3)(3分)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关键词“或”“咎”“极”译错一个扣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名山,而长江南岸武昌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山里面有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麓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废弃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子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少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哪道菜又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又不受到外人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一(2)题。(11分)

杂诗(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①西阿②,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③空中景④。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

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⑤。欲言无予和,挥杯⑥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愤,

终晓⑦不能静。

    【注】①沦:落下。②西阿:西山坡。③荡荡:广大的样子。④景:指月光。⑤永:长。⑥挥杯:举杯。⑦终晓:彻夜。

    (1)诗的前四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5分)

    (2)诗人为什么长夜难眠?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1)(5分)前四句描绘出一幅日落月出后,月光映照寰宇、万里一片银辉的静美画面。(2分)太阳落入西山,一轮明月从东岭升上来,皎洁的月光映照着邈远的大地和广阔的空间,银辉万里,宇宙素洁。(3分)(意思对即可)

(2)(6分)季节的变换让诗人感觉到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寒冷的夜晚,诗人非常的孤独,没有可以说话的人;ƒ诗人有志不能伸展,内心悲悽。(每点2分,意合即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两句写女主人公天天早起晚睡,非常勤劳。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写自己用荷叶荷花做衣裳,表现了诗人超尘脱俗的高洁品格。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          _,            ” 两句作比喻,形容人生短促、个人渺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每句1分,句中有误则该句不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0分)

洗心铜山湖

冯大力

  夜幕降临。

  喧嚣的白天扯着一抹羞涩的晚霞汗涔涔地躲进西山纳凉去了,安静的夜晚携着一丝怡人的

清风款款地莅临铜山湖送爽来了。

    铜山湖进入了唯美的世界。

    我们一行人漫步在铜山湖畔,畅快地沐浴着清爽的晚风,随意地欣赏着无忧的涛声,或散

漫地交谈,或自由地大笑,或默默地跟随,无不觉得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我想,梁任公之“荡

胸海风和霞吸,洗心天乐带涛听”的情趣也不过如此吧!

    在铜山湖,我们看到了满天的繁星和横亘的天河,听到了欢快的虫鸣和夜莺的浅唱,闻到

了自然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不仅孩子们因初见、初闻、初嗅而情不自禁地惊奇、亢奋和尖叫,

像是发现了宇宙的奥秘,我们这些大人也因为久违了这景、这声、这香而喜不自禁地回味、赞

赏和感叹,像是邂逅了自己的童年。大人们意味悠长的分享与孩子们至真至纯的激动交融在这

离天地近离城市远的胜景里,我那被城市生活所污染的心一下子变得洁净起来,透明得如镜子

一般的铜山湖。

    当我们高高兴兴、心满意足地回到住处时,往常在城市里那颗浮躁的心变得宁静起来,宁

静得像夜晚月光下的铜山湖,经常缠绕我们的车喧和人闹竟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还没有

偷听完草虫和夜莺的浪漫情话,竟然就拥着这静谧的夜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自然而然地做了一

个与天合与地一的甜梦。

    第二天醒来,我简直有点厌恶常年生活于其中的城市了。   

    一方面,城市是可爱的。它创造了现代文明,并耀武扬威地显摆着现代文明的物质成果,

引诱着人们集聚其中。在这里,不仅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令人咋舌

的财富神话、繁忙紧张的生活节奏、层出不穷的竞争机会、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而且生活于

其中的人们能够分享财富的盛宴、发展的成果,能够编织梦想、追求理想,能够开阔眼界、增

长见识,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另一方面,城市是可怜的。它远离了自然,侵害了人心,

异化了人性。我们的不少城市,不仅没能把物质成果转化成让人们快乐、幸福的动力,反而把

人们变成了追逐名利的工具。至少目前,在很多城市里,绿色消失了,纯净的水源消失了,清

新的空气消失了,安全的食品消失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了遥远的神话,人与人的信任成

了黄牙小儿的天真妄想。浊雾笼罩下的财富不夜城,不仅侵蚀了星星的亮光,而且泯灭了心灵

的光芒,使我们的眼睛近视、散光且老花,失去了辨别真伪、美丑、善恶的天然能力,使我们

的心迷茫且苦闷。生活在城市,我们几乎忘了:夜,本该是黑的,本该是有星星的,本该是安

静的,本该带着人们心安理得地歇息的。然而,如今的城里人,很少享受到夜的黑与美。

    其实,我心里也明白,城乡各有其美。所以,久居乡村的人们向往城市的繁华,久居城市

的人们向往田园的恬静。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城市生贪欲,田园守天心。贪欲破坏自然,让

人浮躁,使人隔阂,虽富贵而不能心安;天心带来和谐,让人心静,使人互信,顺应环境总能

让人快乐。

    铜山湖远离城市,所以,能够本分地、无欲无求地、自然而然地进行着四季轮回、昼夜更

替,春绿夏艳秋静冬安,白天张扬着活力,夜晚安守着宁静。她,不近人亦不远人,不为秋愁

亦不为春喜,只顺其自然地存在着,任人亲疏。

    记得《易.系辞上》说过这样的话:圣人与天地相似,所以不违背自然规律;知道周围万

物而以其道成就天下,所以不会有过失;乐天知命,没有忧愁;安于所居之地,敦厚而施行仁

德,所以能爱。,铜山湖非人,却做到了不违、无过、无忧、能爱。相反,如今置身商品大潮的

万物灵长却心为物役,知理不行,逆天自戕。殊不知,浮华过后,诸色皆空。所以,与富贵名

利相比,心灵的宁静无忧、知足与仁爱可能更加珍贵。因此,要得到快乐与幸福,秘方有二:

一是“绝嗜禁欲,所以除累也”;二是“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

    离开铜山湖有一段时间了,而铜山湖的波光水影仍在我的心头荡漾。我想,我还会再去看

  望铜山湖的。

                                                 (选自《河南日报》,有删改。)

    (1)作者认为,铜山湖能“洗心”,那么,“洗心”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请谈谈你的

理解。(4分)

    (2)铜山湖为什么能“洗心”?请简要说明。  (4分)

    (3)文章题目为“洗心铜山湖”,但文中却用大量的篇幅写城市,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倒数第二段所阐述的事理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4分)可以使被城市生活污染的心灵变得纯洁、明净;‚可以使人们浮躁的心灵变得宁静,远离(忘却)现实生活中的喧嚣。(每点2分,意合即可)

(2)(4分)铜山湖离天地近,离城市远,没有城市的喧闹和浮躁,自然而宁静;‚铜山湖的自然风光优美怡人:这里有满天的星星和横亘的天河,有欢快的虫鸣和夜莺的浅唱,有自然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有清爽的晚风和无忧的涛声……(每点2分,第‚点不具体列举或列举不全不扣分。

(3)(6分)拿城市生活与自然的铜山湖作对比(或“使城市与自然形成对比”),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说明了作者厌恶城市的原因,而这也正是作者向往铜山湖的原因;ƒ告诉人们,城市繁华的背后潜藏着严重的危机,人们需要“洗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4)(6分)人类做事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人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追求心灵的宁静无忧;ƒ人要有敦厚仁爱之心;人要淡泊名利,懂得放弃,心不被物役。(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以“不胫而走”的最后一个字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进行成语接龙。(限写4个成

  语,不限于四字成语。)(3分)

    不胫而走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无统一答案,写对一个不给分,写对两个给1分,写对三个给2分,写对四个给3分。(谐音的顶真不给分)

     

根据语境,仿照前面两句的写法,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温柔,为苏醒的山野披上了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猛而有力,为消沉的生命敲响了奋进的战鼓;

    秋天的风,____,____                              ,

    冬天的雪,____,____                              。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仿、缩、扩、续

参考示例:

秋天的风,凉爽而怡人,为勤劳的人们送来了丰收的喜讯;

冬天的雪,纯洁而多情,为越冬的庄稼盖上了银色的被子。

(每句2分)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按照要求答题。  (6分)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得用“无题”作标题)。(2分)

                                       

(2)用简明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言文字的运用

(1)(2分)得不偿失(或:顾此失彼,或:顾“钱”不顾后)(其他标题只要扣合漫画内容也给分)

(2)(4分)这幅漫画揭露并讽刺批评了一些地方领导只顾经济效益,忽视节约能源的短视现象。

(基本意思答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游览祖国河山,亲近美好自然;寻访先贤遗踪,关注厚重人文;参加社区服务,体验劳动

苦乐;进行社会调查,采撷时代信息……这些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断充实自我、提高素质的重

要实践活动。

    请围绕以上所述的某一方面,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写作内容,自拟

标题写一篇记叙性散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