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各项中对此评论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D

     

右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有

①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

④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C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存在于中国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下列各项中正确反映了这对矛盾的是 ①秦代设郡县以分割相权  ②汉代“内朝”的形成  ③唐代“三省”的设置  ④宋代“参知政事”的增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C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D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B.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A

     

近代史上,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划定“使馆界”  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D.①②④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D

     

“东沟海战天如墨,泡轰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台湾保卫战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B

     

清朝光绪年间,日本强迫清政府开放杭州为商埠,后又进一步攫取在杭州设立专有租借的特权。下列哪一个条约的签订与上述史实直接相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C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这则日记应写于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晚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C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A.国民革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B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A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民革命

D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C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C

     

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D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A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阔”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 ①④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A

     

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

①端午节  ②青年节  ③建军节  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B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C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说:“无论哪个国家,当它强盛的时候,一定是边疆安全的时候。因为国家的强盛,必须先把边疆做成金城汤池,使敌国外患无由侵入,然后中枢权威才能巩固,整个国家的安全才有了保障。”下列举措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代的“中朝”制度        B.四川的保路运动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D

     

新中国成立后,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进行了几次重要的修改。下列选项中,关于某一时期宪法的颁布或修改的背景、内容、意义的表述完全对应的一组是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开创人民民主的新阶段

D.①改革开放新时期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C

     

1959年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是新中国成长的见证,它既是人民参政议政、处理内政外交事务的殿堂,又是一座历史丰碑。下列各项中属于人民大会堂见证的历史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一国两制”构想的通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祖国统一大业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