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个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名字,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中国人姓前名后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宗法观念浓厚

C.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D.个人观念淡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B

姓的本义是标志家族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反映了中国人对家族的重视,本质上反映了宗法观念浓厚。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实质”的要求,排除A、C、D项。

     

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

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D

根据题干可知,将领即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说明当时文人的地位高于武将,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即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C项正确。题干不能得出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排除A。题干强调的不是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也不是强调科举制的作用,排除B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的分析,结合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

     

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政治制度最有可能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可知该制度存在很长时间,“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得出应该是地方制度,宗法制存在时间之久,但不是地方制度,故A项排除;郡县制从秦朝开始推行,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行省制、科举制度分别是元朝和隋朝确立的制度,与题干“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的信息不符,故排除CD项。

【名师点晴】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由来:

(1)郡县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

(2)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3)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2.内容:

(1)行政区划: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2)官僚机构: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2)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考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秦朝的朝议制度和唐朝的三省制的共同作用是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减少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

D.君权在事实上遭到削弱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秦朝时期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唐朝的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也能起到减少决策失误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朝议制度和三省制均是中央官制,不能起到强化对地方控制的作用,排除A项;二者都属于专制体制的制度,排除C项;君权并未遭到削弱,实际上有所加强,排除D项。

     

图4到图5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查看解析   详情

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在势力迅速扩展的过程中,罗马在其新控制区不断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征收其新控制区的财物但不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这种差异

A.消除了罗马境内的民族矛盾

B.使雅典统治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

C.保障了雅典统治的相对稳定

D.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广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B

雅典在新征服地区掠夺财富,但不授予当地人公民权,会导致当地人的不满和反抗,从而削弱了雅典社会统治的基础。故答案为B项。罗马扩大公民权的授予范围并不能消除民族之间的矛盾,只能缓和矛盾,排除A项;雅典没有扩大公民权而向其他地区征收财物,容易激起被征收地区人民的不满,不利于雅典统治的稳定,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拥有公民权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不是公民权利的扩大,排除D项。

     

有学者评价它,“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结晶”。罗马人把它视为普遍公正的法律,坚信它是自然和社会的理性和正义的秩序。“它”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D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而是一种法律理论和“哲学的结晶”,自然法追求公平正义。因此材料中的“它”是自然法,故答案为D项。《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排除A项;公民法和万民法是根据适用范围,对不同时期罗马法的分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

     

1832年议会改革重新分配了议席,增加了城市代表的名额,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中产阶级有了选举权。这

A.顺应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B.满足了不同阶级的政治诉求

C.体现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A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因此这次改革顺应了工业革命的需求,故答案为A项。这次改革主要是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基于这般认识,美国在分权制衡原则下实行

A.总统制

B.共和制

C.联邦制

D.两院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D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即实现参议院和众议院的相互制衡。基于这般认识,美国在分权制衡原则下实行两院制,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是针对材料信息反映出的问题设立的制度,排除A、B、C项。

     

中国近代史上,英国通过下列三个不平等条约最终控制了香港地区的主权。它们是

①《南京条约》

②《辛丑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鸦片战争

D

结合所学知识《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辛丑条约》没有割土地;《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英国又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0多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故本题答案选D项;ABC项含有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是排列组合形式,解题的关键是使用排除法,首先排除没有割让土地的《辛丑条约》,然后选出答案即可。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

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C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B

据材料“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开展,故维护主权、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流,这体现了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故C选项正确;当时晚清政府进行戊戌变法,没有再坚持“天朝上国”思想,故A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意识开始逐渐觉醒,故B选项错误;西方的“主权”思想在中国传播,这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故D选项错误。故选C。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最高军政长官来源统计表,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新军将领

革命党

咨议局议长

巡抚

布政使

提督

督练公所总参议

13人

5人

3人

3人

1人

1人

1人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B

从表格信息来看,全国独立省份中最高军政长官由革命党人担任的较少,旧军阀、旧官僚和立宪派很多,体现了辛亥革命具有很强的妥协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能反映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A项;辛亥革命虽然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排除D项。

     

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

A.改组中国国民党

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C.壮大中国共产党

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B

根据材料“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可以看出这一做法有利于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故答案为B项。国民党此前已经改组,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该做法是为了开展斗争的需要,排除D项。

点睛:孙中山在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总结中逐步认识到工人农民阶级的力量,本题考查的内容就是采取措施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后,工农运动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尤其是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工农运动更是不断高涨和深入。

     

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份构成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解析   详情

历史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30年代使中共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是

A.土地革命的开展

B.清算党内右倾错误

C.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C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答案为C项。A、D项不能起到转危为安的关键性作用,排除;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排除B项。

     

2005年“胡连会”是国共两党领袖事隔60年的重新聚首。两次聚首都事关

A.民主建国

B.统一大业

C.两岸关系

D.对外战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祖国统一大业

B

     

马克思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体现在:

①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②和平改良的改造方式

③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④阐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马克思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不同的设想,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空想社会主义主张和平改良的方式,马克思主义主张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只有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②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的B、C、D项。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一致的是

A.指导思想

B.斗争方式

C.领导力量

D.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是采用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故答案为B项。巴黎公社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十月革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排除C项;巴黎公社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二者的历史意义不一样,排除D项。

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新中国初期,符合这一规定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根据材料中的“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可以看出,这一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涉及中央与地方职权的划分,排除A、C、D项。

点睛: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

A.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体现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精神

C.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

D.形成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D

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均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有关,排除A、B、C项。

点睛:1954年召开的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有重大影响。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国际形势

中国外交方针政策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与苏联建交结盟

B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冷战开始后,亚洲出现局部热战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实行不结盟政策

A.A

B.B

C.C

D.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B

在“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形势下,1955年有共同历史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答案为B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前,中苏已建立外交关系,排除A项;亚洲的局部热战最早是1950年的朝鲜战争,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是1953年底,排除C项;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排除D项。

点睛: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指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认为亚非各国的命运,应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来掌握,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周恩来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对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护照的语种变迁说明了

A.法英语言的普及使护照语种发生变化

B.护照语种是国际政治局势变化的晴雨表

C.中国以开放姿态逐渐融入世界大家庭

D.出国旅游人数的多少影响护照语种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B

20世纪50年代中苏之间保持非常友好的外交关系,70年代中国逐步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因此这种变化说明护照语种是国际政治局势变化的晴雨表。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还没有以开放姿态融入世界大家庭,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当提案通过时……非洲国家代表在过道上兴奋起舞,还有人振臂高呼;而西方一些代表却在一起交头接耳,有人愁眉苦脸,有人强打精神,有人故作镇静……当时的美国代表布什也被迫承认:“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次会议

A.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C

材料“非洲国家代表在过道上兴奋起舞”“西方一些代表却在一起交头接耳” “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结合所学可知,该会议是1971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核心内容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 C 项正确;A项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C项是指日内瓦会议;D项是指万隆会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当时有所谓三公、九卿,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只要城市居民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中国到秦、汉时代,国家疆土,早和现在差不多,户口亦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而且中国的立圆规模,并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何况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我们要责望当时(秦汉)的中国人,早就来推行近代的所谓民选制度,这是不是可能呢?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希望。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秦汉时期与希腊政治体制差异及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和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差异:君主专制;人民主权

原因:中国是大一统国家,地域广袤,人口众多,以农立国;雅典是城邦国家,小国寡民,岛屿众多,工商业发达。

(2)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新社会。

趋势: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逐步取代了君主制及帝制)。

原因: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共和派与其它政治派别之间斗争及妥协。(答到2点即可)

(3)局限性及进步性: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相互争斗,意见难以统一,影响行政效率;但三者之间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

成就:确定“依法治国“方针;加强全面立法,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本题考查中国秦汉时期与希腊政治体制的差异和原因、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及进步性,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秦汉时期与希腊政治体制差异,应当联系所学,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和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来回答。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国到秦、汉时代,国家疆土,早和现在差不多,户口亦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而且中国的立圆规模,并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何况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和“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只要城市居民到一广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分析概括得出。

(2)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根据材料中的“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可以看出论者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根据材料中的“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可以得出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新社会。联系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其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法国的社会状况如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等方面来回答。

(3)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等信息来回答;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进步性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确定“依法治国”方针、加强全面立法、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和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回答。

点睛:本大题的几小题绝大多数属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等等。此类试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

     

   下一页   

今日头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