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是过去的事件留下的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B.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C.历史是心理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历史文化常识

B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共推出四套高中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等。四种版本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史学观点不同,导致教材在语言表述上出入较大。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为例,人教版用“《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小标题,而人民版却使用“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样的表述。据此,你认为人民版的编者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史观编写教材

A.革命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文明史观        D.全球化史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史观

D

     

下列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娜神像               雅典剧院                         帕特农神庙

A.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B.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D

     

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的具体原则是

A. 保护弱者原则                  B.权利平等原则

C.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D.注重证据原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C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C

     

关于伊斯兰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伊斯兰教的产生与犹太教、基督教的关系密切   ②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③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④伊斯兰教属于多神信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思想文化、科技发展史综合运用

D

     

“中世纪初期的西欧,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皆告没落,工商业衰败,有的已成废墟,它们在经济上与农村无甚区别”。造成进入中世纪后,西欧城市没落的直接因素是

A.罗马帝国的分裂                  B.采邑改革的推行

C.阿拉伯帝国的征服                D.日耳曼人的破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D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A.社会经济形态                   B.地方行政组织

C.专制集权的程度                D.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建立统一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开创皇帝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A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建立法律体系                  D.实行科举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B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浙一带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江浙地区

C.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          D.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商业

A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清王朝也于1732年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从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意在强调

A. 中国政治文明的滞后性             B. 世界政治文明的渐进性

C. 英国政治文明的开创性            D. 法国政治文明的保守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C

     

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这一解释说明《人权宣言》

A.主张人民与君主权力的对等         B.按卢梭的理想实施直接民主

C.彻底否定了绝对的君主主权         D.推动法国革命迅速走向高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C

     

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A

     

右侧漫画中的历史现象典型地反映了

A.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宣布独立           

B.美国独立初期州权主义严重

C.美国两党在选举中激烈争夺

D.内战期间南北矛盾空前激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C

     

1884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该条款反映了

A.君主派复辟活动的猖狂                   B.共和派的政治侥幸心理

C.反对封建复辟任务的艰巨性               D.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脆弱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D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十月革命

D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来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指的是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鸦片战争

C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D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C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此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

A.混淆了进步与落后的界限             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

C.历史真相不明,难以评价             D.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D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取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该誓词主要表明了孙中山

A.践行三民主义的决心                 B.任职临时大总统的迫切愿望

C.让位于袁世凯的必然性               D.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妥协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三民主义

A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一文中评价新文化时代的人物时曾说道:“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将陈胡并立是因为他们

A.反对专制独裁,讴歌十月革命                                           B.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掀起白话文运动

C.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                             D.崇尚美国的政治模式,号召民主革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B

     

“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与此相关的战役是

A                                 B

 

   

C                              D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