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

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大哥,时年30岁,为周王妾一(俺室)所生      

B.二哥,时年28岁,为周王正妻所生 

C.三哥,时年25岁,为周王妾二(侧室)所生     

D.四哥,时年23岁,为周王正妻所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B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A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

     

“自秦始设翠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C

     

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

A.世官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

     

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B

     

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行省”以“行中书省”得名,巡抚则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

A.中央的派出机构       B.皇帝的秘书机构

C.地方的自治机构       D.朝廷的朝贡藩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A

     

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州刺史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C

     

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D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C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 .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细菌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形式,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军民。下列与此直接有关的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发动七七事变

C.制造南京大屠杀                         D.组建七三一部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D

     

南京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 《天朝田亩制度》    日本在南京递交投降书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C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A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D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数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C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B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A .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B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 .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

B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C .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

D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A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愿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A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大规模的基层人民代表选举。广东省归国华侨陈聪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九十多岁,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它表明我国正逐步形成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直接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A

     

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D

     

“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

A.开国大典         B.“文革”结束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祖国统一大业

D

     

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

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