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右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盛行

C.宗教思想的蔓延

D.冶炼技术的提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B

     

“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诸侯之所以见到烽火就率兵前来勤王,主要是因为分封制规定

A.“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

B.“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寻所守也。”

C.“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D.“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A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选官制度

B

     

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               

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D

     

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             

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C.抑制相权,设立内阁             

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D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内容不能作为直接依据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D.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鸦片战争

B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中国实为下策”。瓦德西持上述观点主要原因是

A.充分认识到中国地广人多          

B.希望各国侵华达成相互谅解与妥协

C.认识到中国人民富有反抗精神   

D.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C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有一点是胜于英国的。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铲除了封建帝制                     

B.开辟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   

D.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A

     

“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D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宜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民革命

B

     

右图旗帜存放于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战争馆。与这面旗帜的诞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三大战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国共的十年对峙

B

     

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两大战场相互支持,是我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特点。下列选项符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国共合作表现的是

A.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     

B.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建立

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D.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A

     

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竭力篡改侵略历史,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下列对此进行反驳的史料最直接最有力的是

A.《南京!南京!》电影(2009年)           

B.《蒋介石日记》(1915—1949年)

C.《东京日日新闻》南京报道(1937年12月13日)

D.《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提出以下作战方针:“国军一部分应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则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国民政府全方位的抗战策略     

②体现了国民政府消极作战的方针

③体现了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防御的作战计划

④到1938年10月时这一战略意图已遭遇失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

     

“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这段文字应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1992年“九二共识”

D.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祖国统一大业

B

     

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上,印尼总统苏加诺发表了题为“让新亚洲新非洲诞生吧!”

的著名演讲,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成立大会       

D.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B

     

新中国建立以来,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探索。下列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思想、原则和政策中按提出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求同存异                      

②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④实行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C

     

“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C

     

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B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D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最能说明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A

     

《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解决文中的现象,1787年宪法

A.确立自由平等原则                

B.确立了共和制原则

C.确立了联邦制原则                

D.确立权力制衡原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D.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D

     

明朝永乐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皇(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②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③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 

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