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通海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北宋初年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种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有

①消除了分裂割据

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③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④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消除分裂割据是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积极影响,将含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②③④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消极影响,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种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联系所学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分析解答。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方式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加速封建化进程即加速向封建生产方式的转化是“最重要”影响,其他三个选项均是具体的影响而非“最重要”影响,做此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字眼——“最重要”影响,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这一规定说明日本1889年宪法

A.使日本政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B.使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D.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试题分析: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分析可知,《日本帝国宪法》中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说明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C项正确;ABD项题干材料无从涉及,排除。正确选项为C项。

考点:《日本帝国宪法》

点评:《大日本帝国宪法》中天皇在日本国家中的地位

天皇作为国家的元首,其职位世袭。大体上仍保持着封建时代专制君主所享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等大权于一身,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天皇也受到宪法中相关条款的制约,并不直接行使统治权,而是通过国务大臣来统治。

     

宗教改革家提出:“一个人是否能得到救赎,不在于任何其他原因,而是由上帝的永恒判决决定的。”对此材料中观点理解合理的是

A.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

B.是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观点

C.符合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需要

D.反对信仰宗教,倡导自我奋斗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材料中的观点否定教会和教皇的权威,是加尔文的“先定论”观点,故B错误,选A;此观点符合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需要,C项错;加尔文并不反对信仰宗教,只是提倡以一种宗教代替另外一种宗教,排除D。

     

穆罕默德·阿里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该机构相当于西方国家的

A.最高法院

B.议会

C.总统

D.内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而国务会议相当于内阁,这是基本识记点,所以材料中的该机构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内阁而非最高法院、议会以及总统,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这表明孝文帝。

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

B.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

C.改革了鲜卑族传统教育方式

D.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是开明的少数民族鲜卑族帝王,向往先进的汉族文化,在位期间,不断采取汉化措施,促使了本族与汉族的融合,全面接受先进的汉文化,改变了本族的落后面貌。北魏孝文帝喜好汉书,并深读研究要义,表明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故B正确;AC材料没有体现,材料只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喜好研读汉书,排除;推广先进的文化材料不能体现,故D错误。

点睛:紧扣材料信息“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分析解答,排除无关选项即可。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

A.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B.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C.派遣留学生

D.提倡私人开办工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详解】精简机构、裁汰冗员使一部分旧官僚失去了“铁饭碗”,因而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故选A。B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排除;C有利于学习和传播维新思想,排除;D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与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从材料中诸侯对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19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高,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现;B、D项说法不合史实,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并非封建统治基础。故答案选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背景

     

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是(  )

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对于秦国来讲,商鞅变法起到的最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对于秦国来讲,商鞅变法起到的最大的历史作用是推动秦国的社会转型,使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秦国军事力量的壮大,属于秦国势力壮大的表现,但与设问不符,排除B。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富国强兵,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与设问不符,排除C。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属于秦国社会制度变革的表现,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决定性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9世纪60年代,日本发生了“尊王攘夷”运动。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中下级武士是这一运动的主体

②“尊王”就是尊奉幕府的将军

③运动得到了日本新兴阶级的响应

④幕府的将军是运动的实际策划和领导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详解】尊王的对象是“天皇”,“攘夷”就是反对幕府统治,故②④错误。中下级武士是“尊王攘夷”运动的主体,它得到日本新兴阶级的响应,故①③正确,故排除ABD,选C。

     

对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评价是

A.弊大于利

B.利大于弊

C.利弊相当

D.有利无弊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可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结果方面去理解。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虽然也造成北宋的积贫积弱,但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利大于弊,故B正确。

     

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的作用有(  )

①限制了豪强的土地兼并 ②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 ③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④政府的收入增加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有利于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和增加政府的收入,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故①②③④正确;所以答案选D。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与日本发动的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查看解析   详情

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试题分析: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开始,而不是完善;任何民主政治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公民参政要求,故③④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名师点睛】梭伦改革的积极意义:

1、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

2、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的措施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通过权力的重新分配,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政治权力。

3、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4、梭伦的政治改革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为民主政治建立提供了制度保障。

     

下图反映了某一阶级派别的主要经营形式,该派别的主张是

查看解析   详情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人家纷纷让已成婚的儿子独立门户,分家而过,这是为了

A.逃避农田水利法的义务

B.逃避保甲法的义务

C.逃避免役法的义务

D.逃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保甲法规定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农闲时练兵参与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材料中的家庭成年男子分家另过,是为了减少家中男丁数,以逃避保甲法的义务。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中的社会现象无关,排除ACD项。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试题分析:彼得一世系统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这一切整体上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基督教由民间反对压迫的宗教团体演变为罗马帝国国教的根本原因是

A.基督教势力的不断发展

B.基督教教义有利于统治者巩固统治

C.罗马法不断健全,社会稳定

D.帝国皇帝信奉基督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本来是下层人民反对压迫的宗教团体,它主张人们忍受苦难,以换取来世的幸福,因此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统治,所以罗马帝国逐渐由对它进行镇压变成了对它的利用,故B项正确;AD项是基督教发展的表现,排除;C项不符合题意。

     

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下列对此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A.1861年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1905年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B.1861年和1905年俄国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C.1861年改革完成了1905年革命的任务

D.1861年改革与1905年革命具有内在的继承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通过时间信息,把握重要历史事件的有效信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1905年俄国爆发了革命,即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而两者的关系则是农奴制“诞生”了1905年的俄国革命。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改革并不彻底,导致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终于酿成了1905年革命,但毕竟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没有正确地对理解题干时间信息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C项“完成”说法错误;D项“继承性”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考点:亚历山二世遇刺

点评:尽管俄国1861年改革不如革命彻底,但它毕竟是历史进步的产物表现。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用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深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想参政,获取政治地位,与传统奴隶主阶级矛盾计划经济,D正确;A是奴隶社会矛盾;B是封建社会矛盾;C不符合题意,排除。

     

特殊的地理环境对雅典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雅典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多山少平原

B.特殊的自然环境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C.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着雅典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的情况

D.特殊的地理环境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A选项说法正确,雅典的地理特点就是少平原多山地;B选项说法正确,这种地理环境容易形成小国寡民的情况,有利于民主政治;C选项说法错误,决定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并不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这是起到一定的影响而已;D选项说法正确,这种地理环境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随着欧洲宗教改革的进行,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天主教内部也进行了改革,他们清除内部积弊,强化“异端”裁判所等。天主教内部改革的实质是

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

B.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

C.缓和西欧阶级矛盾

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来看,其改革仍然是为了维护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故排除ACD,选B。

     

下列对日本锁国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

B.完全隔断了日本与世界的联系

C.造成了日本的落后

D.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日本锁国政策并不是完全和外界隔绝,B错误,符合题意。其他说法均正确。

     

某位雅典公民因欠债而被债主卖往外邦并沦为奴隶,梭伦改革后,他不仅回到了雅典,而且获得了人身自由。其获得自由的方式最有可能是通过

A.所属家族出资赎回

B.所属部落出资赎回

C.由城邦出资赎回

D.由原债主出资赎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根据梭伦的立法,因为欠债而被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公民,一律由城邦出资赎回,所以获得自由的方式最有可能是通过城邦出资赎回而非家族出资赎回、部落出资赎回等选项,所以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下一页   

今日头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