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挟持/白头偕老  契约/锲而不舍  角色/波谲云诡

B. 行伍/引吭高歌  巷道/沆瀣一气  咋舌/啧啧称赞

C. 谄媚/冲锋陷阵  噱头/空穴来风  罢黜/相形见绌

D. 晦涩/诲人不倦  啜泣/风姿绰约  酗酒/气势汹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音考析

B

A项,xié;qì/qiè;jué。B项hánɡ;hànɡ;zé。C项,chǎn/xiàn;xué;chù。D项,huì;chuò;xù/xiōnɡ。

     

下面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烦躁   脉搏   挈妇将雏   一愁莫展

B.宣泄   震撼   藕断丝联   拭目以待

C.神采   斑驳   各行其是   甘拜下风

D.凋蔽   诀窍   良莠不齐   固步自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字形考析

C

A项一筹莫展 B项 藕断丝连 D项 凋敝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有的接待宴会,剩菜倒掉一半;有的会议庆典,住星级酒店……这些公款浪费行为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更是消磨个人进取意识。

B. 曼谷城区屋顶出现的绿色的“补丁”,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带来别样风景,而这些城市菜地的功能已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

C.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成为家长和社会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一切围绕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饱受有识之士的诟病。

D. 自“中国青少年防灾减灾素质提升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广大青少年防灾减灾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普及。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B

A.语序不当,“不仅”后的内容与“更是”后的内容对调。C.“围绕以分数为中心”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知识和能力得到……普及”。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12—16岁的孩子在心理成熟的过程中,要走过一段艰难困苦的历程,这是心理学中讲的“过渡期。”

B.科学上有好多事情让人忧心:行为控制,遗传工程,脑袋移植,计算机作诗,还有塑料花的无限止地开放。克隆(无性繁殖)造人也是其中的一例。

C.近日,“男子考公务员因体检被刷”引发热议。11日下午,山西省长治市行政机关招考公务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此事发出“关于考生宋江明体检不合格情况的说明”。

D.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标点符号

B

A项句号应在后引号外面 C项“关于考生宋江明体检不合格情况的说明”应为书名号D项 应为 啊,自由的女神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⑴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⑵愈是古远的年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⑶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⑷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⑸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

A.⑷⑶⑴⑸⑵  B.⑴⑷⑵⑶⑸   C.⑶⑸⑴⑵⑷  D.⑵⑷⑶⑸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D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⑵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⑶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过)⑷脱然有怀,求之靡途(没有)⑸兵精足用,英雄乐业(使用)⑹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⑺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辅助)⑻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迎击)

A.⑴⑵⑸⑹  B.⑵⑶⑷⑺   C.⑴⑷⑺⑻   D.⑶⑸⑹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C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②可烧而走也 ③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⑤许之。夜缒而出 ⑥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⑦倚南窗以寄傲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A.②⑩/①⑥/③⑤/④⑦/⑧⑨  B.①⑦/②④/③⑥/⑤⑨/⑧⑩ 

C.②⑧/①⑤/③⑦/④⑩/⑥⑨  D.③⑤/①⑩/②⑨/④⑧/⑥⑦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B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⑵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⑶卿能办之者诚决 ⑷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⑸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⑹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A.⑵⑶⑸  B.⑴⑶⑹   C.⑵⑷⑹   D.⑴⑷⑸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A

     

下列各选项中语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豫州今欲何至  B.夫晋,何厌之有  C.何以言之  D.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D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挟天子以征四方

C.失其所与,不知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C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⑴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  ⑵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⑶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⑷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⑸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⑹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⑻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A.⑴⑶⑸⑺   B.⑵⑷⑹⑻   C.⑵⑶⑸⑻   D.⑴⑷⑹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D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世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善论,很重视教育的作用。韩非和李斯是他的学生。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D.《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等编纂而成。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学常识

B

荀子主张性恶论

     

下列语句诵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B.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因人之力/而敝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基础

A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不能寐,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只,不过

B. 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理

C. 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

D. 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17.《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16. B 道,方法。

17.C ③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 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18.A 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参考译文

韩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赵普。赵普说:“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陛下。”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