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市石景山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王老师在某网站通过下图所示的机票预订系统订票。读图1,完成第1~2题。

图1

1.该“机票预订系统”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RS  C.GPS  D.GIS

2.王老师2015年1月8日乘坐KN5817航班从北京飞往广州,一路晴空万里。飞行3 小时后

A. 阳光从飞机左舷窗照入        B.看到地面上的河流属于珠江水系

C.飞机飞行在西风带内          D.飞机飞行在鄱阳湖上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D 2.B 

试题分析:1.“机票预订系统”主要是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这是GIS的基本功能。

2.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机起飞时间为9: 00,三小时后为12: 00,飞机向南飞行,此时太阳从前方照射,飞机到达广州的时间是12: 25,此时飞机即将到达目的地,在飞机上看到的地面上的河流属于珠江水系,此时飞机飞行在低纬度地区,属于东北信风带;已飞过鄱阳湖上空。

考点:3S技术、我国的区域差异

     

下图2反映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图2  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 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B

试题分析:该图表示生态农业模式,图中粪便、沼液、沼渣等物质的流向说明这种模式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了环境污染;蚯蚓养殖、蘑菇房、猪场等能吸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对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没有影响。

考点:生态农业

     

读图3,回答第4~5题。

图3

4.在图3所示的时段内,下列城市风向由

A.台北——东北变为西北                                          B.上海——西南变为东南

C.首尔——东南变为东北          D.北京——东南变为东北

5.在图3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等高(深)线、等值线图和地形图

4.D  5.B 

试题分析:

4.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风向向右偏转约30°—45°。据此推断,台北风向由东北风变为偏北风;上海风向几乎不变,为东南风;首尔风向由偏南风变为东南风;北京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

5.此时为春季,我国华北地区雨季尚未开始,降水少,水源短缺,而此时农田灌溉用水量大,易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

考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

     

图4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4,回答第6~7题。

图4

6.获取堰塞湖的影像技术手段是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丁<甲<丙<乙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6.A 7.D

试题分析:

6.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因此获取堰塞湖的影像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

7.图中白色区域为冰川,海拔高,乙靠近冰川,在四地中海拔最高;丙位于堰塞体上,海拔较高;堰塞体使其上游水流受到阻滞,从而形成堰塞湖,因此甲位于堰塞体上游、丁位于下游,甲海拔高于丁。

考点:3S技术、遥感影像图判读

     

读图4,回答第8~9题。

图4

8.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降水量数值为300mm          

B.①地降水量数值为200mm 

C.①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受山地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D.①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9.该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

B.河流多为内流河,流量年际变化大

C.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多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D.以牧业生产为主,灌溉农业发达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主要地理分区

8.A 9.C

试题分析:

8.①地等值线闭合,且位于200mm300mm年等降水量线之间,其数值为300或200;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是几条河流的发源地,说明此地海拔较高,降水较多,其数值为300mm。该地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内部,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其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在山地抬升作用下多地形雨。

9.从该国地理位置可知为蒙古国。该国地形以山高原为主,总体地势南高北低;该国深居内陆,河流多位内流河,降水少,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冰雪融水,流量年际变化不大;该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多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以牧业生产为主,灌溉农业不发达。

考点:等值线判读、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图5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图5

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B

试题分析:臭氧层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减少;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可反射太阳辐射,从而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即③减少;雾霾可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使④在夜间增强。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

     

读图6“四幅地貌景观图”,回答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图 6

A.①是岩浆岩,在陆地表面分布最为广泛

B.②景观是风化作用的结果

C.③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

D.④景观中的岩石属于沉积岩,该地貌由岩层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

D

试题分析:①是黄山景观,是岩浆岩球状风化的结果,地表分布最广泛的岩石是沉积岩;②是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③是峰林,是流水侵蚀所形成的,组成该景观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④景观中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该地貌为河谷地貌,是岩石断裂和流水侵蚀作用所形成的。

考点:地质作用

     

图7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第12~13题。

图7

12.关于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③于北半球中高纬,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④位于南半球中低纬,为暖流

C.②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大洋洲东岸

D.①位于北半球,为暖流

13.下列洋流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洋流等海水运动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B  13.C 

试题分析:

12.赤道附近受偏东信风带的影响形成自东向西流的赤道暖流,据此可判断出图中顺时针方向为自西向东,为地球自转方向,该图表示南半球,可排除A、C、D;根据④洋流的经纬度可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其流向从低纬到高纬方向,为暖流。

13.按图中各洋流所在位置可知①是印度洋上南赤道暖流,②是大西洋上的本格拉寒流,③是太平洋的秘鲁寒流,④是太平洋上的东澳大利亚暖流。③洋流附近是世界著名的由上升流形成的渔场。选C正确。

考点:洋流

     

读图8“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第14~15题。

图8

14.ab段的河流流向是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15.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在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等高(深)线、等值线图和地形图

14.B 15.D

试题分析:

14.依据图中等高线值可判定河流ab段应是由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1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考虑到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同学们不应该搭帐篷宿营的地点是①地,该地是山谷部位,野外宿营时,为防止岩石坠落,不能选择在悬崖下扎营;为防山洪,雨季不能在山谷、溪流旁宿营。

考点:等值线判读

     

图9为我国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9,完成第16~17题。

图9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甲山地的基带是落叶阔叶林带

C.丙山地的基带可能热带(季)雨林带       D.乙山地A为温带草原带

17.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6.C  17.A 

试题分析:

16.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类似于由赤道向两极的水平自然带的分布,由甲、乙、丙三地植被的垂直分布情况可知,甲的基带应是针阔混交林带,丙的基带可能是热带(季)雨林带。由甲、乙、丙三地的基带推知三地纬度的高低关系。乙图中的A自然带可能是针阔叶混交林。

17.甲、乙、丙三地纬度不同,山麓地带的热量有差异,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三地同一海拔高度的热量条件有差异,导致针叶林分布的高度不同。

考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10,完成第18~19题。

图10

18.关于甲国发展农业有利自然优势正确的是

A. 光照、热量较为丰富         B.水资源、生物资源丰富

C. 太阳能资源、水资源丰富     D.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19.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土壤肥沃     B.气候宜人    C.河流入海口     D.优良港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城市的区位

18.A  19.D 

试题分析:

18.甲地纬度低,全年高温,热量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亚丁湾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丰富。

19.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亚丁湾内的一个小海湾中,该处风平浪静,适宜船只的进出和停靠,易形成优良港口,从而促进该城市的发展。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

     

读图11,回答第20~21题。

图11

20.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分别是

A.季风水田农业;热量充足    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充足

C.商品谷物农业;平原辽阔    D.混合农业;降水丰富

21.图示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水土流失、酸雨              B.寒潮、滑坡、泥石流

C.洪水、地震                 D.干旱、寒潮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差异

20.A 21.C

试题分析:

20.该地位于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且雨热同期,适宜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此地形成该农业低于类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1.该地区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河流汇水面积大,易形成洪涝灾害;该地区靠近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边界地带,易发生地震。

考点:我国的区域自然环境

     

2014年7月王老师自驾游,从成都到拉萨(川藏线),沿途看到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高山河谷,蓝天雪山,垂直变化的植被   B. 辽阔草原,蓝天雪山,高寒缺氧

C.沙漠绿洲相互映衬,景色宜人           D. 流泉飞瀑、石柱石峰、溶洞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A

试题分析: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沿途海拔高度变化显著,水热差异明显,可看到有明显垂直变化的植被,高山河谷以及蓝天雪山。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下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晨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读图12,回答第23~25题。

图12

23.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4.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E、23°26′S     B. 120°E、23°26′N   

C.60°W、23°26′N      D. 60°W、23°26′S

25.与图中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A.开普敦地区出现阴雨天气    B.华北平原正值播种小麦

C.东北地区受寒潮危害严重     D.华盛顿昼短夜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23.B 24.B 25.A

试题分析:

23.从图示经度分布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示半球为南半球;因AC段为晨线,其东侧为昼半球,所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因此可判断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故选B。
24.因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所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纬度为23°26′N;又因120°E经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C,且位于昼半球,所以可判断120°E的地方时为12时,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故选B。

25.从上述分析可知,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季节温和多雨;华北平原小麦刚刚收割;东北地区气温高,不易受寒潮影响;北半球的华盛顿昼长夜短。

考点:光照图判读

     

读“北京市地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据图说出北京市的地形特征。(2分)

(2)结合北京白河流域的气候特点,简述白河的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北京市顺义区七彩蝶园是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性和强融合性,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紧邻顺义新城,是全国唯一以蝴蝶为主题的亲子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3)简述北京市顺义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差异

1)西(北)部是山地、丘陵,东(南)部是平原(1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分)。

2)白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或有夏汛)(2分);白河流域最冷月气温小于0,河流冬季有结冰期(2分)。

3)顺义临近北京城区,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科技水平较高)(1分);临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1分);政策支持(1分);市场广阔(1分);土地资源广阔(1分)等;基础设施完善(协作条件好等)(1分)。(任选四项,4分)

试题分析:

(1)地形特征一般可从总体地势特征、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两方面描述,图中颜色越深表示海拔越高,因此可看出该地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图例中的海拔高度数值可知,图中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

(2)北京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白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最冷月均温低于9℃,冬季河流有结冰期。

(3)该小题考查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优势,可从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市场、土地、基础设施、协作条件等方面分析。

考点:地形特征、水文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优势

     

读“北美洲海陆轮廓图”和“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棉花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及所学知识,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说出甲城市夏季时的气候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3)说出甲、乙两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类型,并简述其共同的防御措施。(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主要国家及主要特征

(1)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横贯北美洲大陆中部(1);东临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至少要答出东部和西部的两大洋名称,才能给1分。)

(2)夏季高温少雨(1);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1)

(3)甲:地震(1分);乙:飓风(热带气旋)(1分);

防御措施: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抗灾应急预案;修建工程性防御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3分,合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地理位置的描述一般从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维度进行。美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横贯北美洲大陆中部;东临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2)甲城市位于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

(3)甲地位于北美洲西海岸,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界,地震多发;乙地区位于美国东部沿海,夏秋季节易受来自大西洋低纬度海区的飓风影响。这两种灾害的共同的防御措施包括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抗灾应急预案;修建工程性防御设施;增强防灾减灾意识等。

考点:地理位置、气候判读、自然灾害

     

北京市某中学于2014年暑假期间去内蒙古自治区A地(锡林郭勒地区)附近进行“7月,我们一起去草原”的科学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中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1)概括上图所示区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2分)

材料一  阿斯哈图石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花岗岩冰石林地貌为其主要特色之一。

(2)简述阿斯哈图花岗岩冰石林地貌的主要形成过程。(3分)

材料二  内蒙古自治区某种能源资源丰富(开发方式如下图所示),相对集中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内蒙古利用该能源开发的景观图

(3)指出内蒙古自治区该种能源资源的名称,并说出该种能源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3分)

(4)针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指出学生夏季游学时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任选其一,说明理由。(2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差异

(1)该区域年降水量大体自东南向西北减少(1分),年降水量分布范围大致在200-500mm之间(1分)。

(2)岩浆侵入(侵入作用)(1分);地壳抬升(1分);冰川侵蚀(1分)。

(3)风能资源(1分)自然原因:临近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冬季风源地),西北风强劲(1分);地势起伏小,风能丰富(1分)。

(4)防晒霜(防晒用品)、较厚衣物、常用药品如风油精等(1分)(合理酌情给分);

例:防晒霜:内蒙古地区大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1分);

较厚衣物:内蒙古地区大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

(1分)(合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降水量线的数值变化规律可以推断出该地降水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根据图中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可推断出该地年降水量范围大致在200-500mm之间。

(2)组成该地貌的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内部后冷却凝固随形成的,随着地壳抬升,这种岩石露出地表,在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图中景观。

(3)图中景观为风力发电设施,所利用的是风能资源。该地区位于我国内蒙古,临近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西北风强劲;地势起伏小,对风力阻碍小,因此风能丰富。

(4)内蒙古地区大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应携带防晒霜;该地区夏季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应携带较厚衣物。

考点:等值线判读、地质作用、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一艘油轮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4°36′S,58°40′W)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最终到达英国伦敦港。

(1)简述航线①段附近洋流对航行的影响。(3分)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伦敦开始出现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

(2)这一现象叫做________城市化。简述这一现象所引发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3分)

材料三  该油轮到达目的地附近时,油轮的乘客发现该大洲西部酸雨等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下图显示20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酸雨分布区。图中A地区是世界上老工业区之一,其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部门较为发达。

(3)根据图文资料,简述图中A地区酸雨严重的人为原因。经研究B地区内瑞典、挪威等国的酸雨和A地区相关,指出其主要的自然原因。(4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主要地理分区

(1)逆水航行(1分);航速减慢(1分);不利于节约燃料(1分)。

(2)郊区城市化(1分);郊区出现住宅区(1分)和商业区(1分)。

(3)重工业集中(或工业集中、人口稠密)(1分);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1分);受中纬西风带影响,将酸性气体由A输送到B区域。(2分)

试题分析:

(1)航线①段附近为南美洲大陆东部低纬度海区,有自北向南流的巴西暖流,其流向和邮轮航行方向相反,逆水航行航速较慢,且不利于节约燃料。

(2)人口由城市迁往郊区的现象称为郊区城市化。这使得郊区的人口密度增大,形成住宅区和商业区。

(3)A地区位于北美洲东部,重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气体,受中纬西风带影响,这些酸性气体由A输送到B区域,在B区域形成酸雨。

考点:洋流的影响、城市化、酸雨

     

中国国家主席于2013年9月3日至13日出访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国。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阿姆河和锡尔河被当地人誉为“中亚的母亲河”,其流域范围内灌溉农业发达,尤以棉花种植最为著名。其中其流域范围内的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誉为“白金之国”。

(1)阿姆河、锡尔河最主要的河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乌兹别克斯坦成为“白金之国”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说出铁路运输方式的优点。(3分)

材料二  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

(3)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中任选其一,说出中哈石油管道的开通对该国的积极影响。(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世界主要地理分区

(1)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1分)。有灌溉水源(1分);地势较平坦(1分);(夏季)光照充足(1分);昼夜温差大(1分)。(以上四点答出3点即可得3分)。

(2)运量大;运费较低;运速较快;连续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弱)。(以上四点答出3点即可得3分)

(3)对中国: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采用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安全性能好、运费低)减少能源进口成本(以上5点答出3点得3分)。

对哈萨克斯坦:采用管道运输,(连续性强、安全性能好、运费低)减少能源出口成本;扩大石油能源出口渠道;促进哈萨克斯坦石油能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以上5点答出3点得3分)

试题分析:

(1)阿姆河和锡尔河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因此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冰川和积雪融水。乌兹别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温带大陆气候,昼夜温差大;有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地势较为平坦,因此适宜种植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

(2)铁路具有运量大、运费较低、运速较快、连续性强等优点。

(3)本小题考查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对于能源输入区来说,主要影响可从缓解能源紧缺局面、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对于能源输出区来说,主要影响可从扩大石油能源出口渠道、促进能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分析。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比较、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