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的是()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运用

C.水利的兴修

D.曲辕犁的发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故A项正确。B项表明耕作技术的进步,与题意不符,排除。水利的兴修,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与题意不符,排除C。曲辕犁的发明是在唐朝,排除D。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春秋战国时期,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切入,结合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

     

《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

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奴隶主希望雨水可以多洒在私田上,可知奴隶主关心私田的收成,B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大量私田被开垦,奴隶主更多的关心私田,导致公田收成下降,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C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诗经》反映了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状况,但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有完全确立,D项错误,所以选D。

     

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委县令进行管理,集地方权力于国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是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是商鞅变法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措施,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是鼓励士兵建立军功,提高战斗力的强兵措施,排除B。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打击了秦国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排除C。

     

下列表述最能揭示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质是()

A.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生产效率,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

D.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质是井田制已经瓦解,即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只是现象也非本质,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个体劳动代替集体耕作,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为田开阡陌封疆”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即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在商鞅变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贵族保守势力B.大地主保守势力C.中小地主保守势力D.农民阶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涉及到的是商鞅变法的阻力。在商鞅变法过程中阻力最大是来自于对立阶级的阻力,也就是贵族的保守势力。因为商鞅所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阻力来源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不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D.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点睛:解决本题须理解材料“商君虽死,秦法不败”的内涵,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

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

A.①②B.③④C.③D.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理解。是错误的;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和中央集权没有关系。是错误的;贵族没有失去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通过排除法,所以选A。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②④⑤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题中选项是消极影响。用排除的方法,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下列对商鞅变法所造成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私有土地的法律地位B.建立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

C.促进了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D.建立了取代分封制的行政区划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商鞅重农抑商,并没有建立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故B错误,符合题意;A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商鞅变法的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

①连坐法的推行②轻罪重罚③户赋、劳役沉重④重农抑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此题可用排除法。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有助于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其他三项措施都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但容易激化阶级矛盾,不利于长久统治。

     

“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

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

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北魏实行均田制

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试题分析:理解题干含义:一是土地兼并,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人民反抗与政府调整。题干所要求的正是政府的调整,并且是开创性的,北魏的均田制首开先河。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应选C。A选项和B选项对文化方面更有作用;D选项时间过晚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均田制

     

据《魏书》记载,北魏从立国到孝文帝时的二十余年中“爵无禄”,484年,孝文帝规定“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还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孝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赋税制度B.推行汉化政策

C.加强集权D.整顿吏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爵无禄”“以为官司之禄”和“赃满一匹者死”可知是北魏制定的官吏俸禄制度,所以A项错误;其目的是整顿吏治,故C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知识丰富B.文章写作

C.政治D.汉族文化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的“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可以得出露田是不能继承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A项错误。B项与史实及材料内容不符合,所以排除B项。C项也是错误项,国家不是出售土地给农民。均田制下的农民必须向国家承担一定的赋税和徭役,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均田制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D.汉化的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实质上是北魏政权从发展畜牧业到发展农业的过程,即农业化的过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封建化的过程是从政治角度而言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还没有工业化进程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汉化的过程从社会生活角度而言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 ②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引述一首诗和一首童谣,意在表明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前一首是描绘的是平城的自然条件恶劣;后一首童谣反映出人们对迁都的支持和拥护。因此①③正确,②④材料没有反映迁都的阻力,因此选择C选项。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下列史料无法直接反映出北魏时期洛阳繁荣景象的是()

A.“宫阙壮丽,列树成行”

B.“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C.“京畿之内,路有行馑”

D.“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四个选项都是文言文,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功底。题干中说要直接表明,而且是北魏时期的洛阳繁荣景象。A选项描述的是宫阙的壮美;B选项描述的是商业城市的繁荣;C选项中行馑指的是有乞丐,这不是繁华之景;D选项描述的是跨地域的商业文化交流。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成果

     

敦煌壁画中有北魏商队的相关内容,反映了北魏商业的发展,下列有关北魏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洛阳出现了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②货币惯易逐步代替了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

③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 ④北魏统治者放弃了商鞅变法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试题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过程是鲜卑族政权汉化和封建化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仿照汉制进行改革,不可能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正确答案是B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孝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想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因而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A项的“民族矛盾”,材料没体现;C项的阶级矛盾一般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汉化是通过移风易俗实现的。

考点:历史上的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北宋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C.纵容土地兼并以筹集军费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地主特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根据材料可知,北宋的统治者认为,官僚地主土地兼并是为国家守财,当需要用这些财产的时候都可以为国所用,表明政府纵容土地兼并以筹集军费,故C项正确。北宋政府并没有大力抑制土地兼并,而是采取纵容的态度,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北宋政府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而是强调政府纵容土地兼并,排除B。材料反映政府没有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故不是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地主特权,排除D。

     

北宋中期,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起义军打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这说明()

①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 ②中小农户负担沉重 ③起义口号已经触及了封建土地制度 ④北宋阶级矛盾尖锐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试题分析:“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负担沉重的社会现实,但这一口号并未直接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故错误,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正确答案是B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背景

     

《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强干弱枝”

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D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北宋建立后,太祖皇帝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一批高级将领的兵权,并削弱节度使实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排除A。通过收回地方兵权等措施,使地方失去叛乱的实力,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故排除B。北宋统治者实行“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政策。挑选地方精壮之士进入禁军,中央有足够的军事力量镇压,故排除C。北宋兵制造成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局面,军队规模庞大,但战斗力低下。所以,北宋军队在战场上屡战屡败,最终在金军的打击下灭亡,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需要掌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对题干材料的解读,抓住关键信息“尽收天下劲兵”、“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内外相维,上下相制”分析理解即可。

     

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青苗法、募役法D.免役法、更戍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和所学史实可知是因为采取保甲法,农民在农闲时忙于军事训练,维护了社会治安;通过政府鼓励兴修水利的措施保障了农业生产环境。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A、B、C、措施内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故选D。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D.软弱无能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以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热一把冷一把,即摇摆不定,所以不是软弱无能,故排除D项;也不是反对变法,故排除C项;也没有体现急功近利,故排除A项。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支持王安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和王安石意见不一,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故选B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C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C的“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的表述和题干不一致,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地方官就硬性摊派”表明A项正确。“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表明B项正确。其他各项均能从材料中找到对应信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