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试题历史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铁制农具 B.祖先牌位         

C.青铜兵器 D.皇帝宝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B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王因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A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时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士人可能经历下列哪一事件

A.秦末农民战争         

B.唐中期安史之乱

C.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   

D.清末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C

     

“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即使从政治实践看,这种平民化的特色也远甚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能体现材料中“政治实践”的是

A.郡县制的推动           

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C.内阁制度的建立         

D.科举制的实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选官制度

D

     

某学者指出,雅典民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这位学者批评的是

A.陪审制度        

B.民主的滥用

C.公民直接参政    

D.轮番而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B

     

《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摩奴法典》被称为摩奴神之意,《古兰经》被称为真主之意。而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相反,法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规范。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人定法而不是神意法        

B.重实际而不尚理论

C.具有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D.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最完备的法律形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A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 这反映了罗马法

A.保持习惯法传统        

B.强调维护民主法治的重要意义

C.崇尚自由和理性        

D.追求客观公正的解决现实问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罗马法

D

     

“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 “控制者”的办法。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作者强调中国民主制度建设(    )

A.应该考虑历史传统因素             

B.必须借鉴英国民主革命经验

C.要走独立自主创新之路             

D.与美国的民主之路大相径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民主历史专题

A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清王朝也于1732年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从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意在强调(    )

A.英国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B.世界政治文明的渐进性

C.英国政治文明的开创性            

D.英国政治文明的复杂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C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美国联邦政府

D

     

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但也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太平天国
A.比较注重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B.经济政策与政治制度脱节
C.政策法令具有极大随意性         

D.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D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   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C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C.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辛亥革命

C

     

某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

B

     

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这体现的原则是

A.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    

B.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

C.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      

D.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A

     

时任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联合西南将领通电全国,电文曰:“某等眷怀祖国,义愤填胸,痛禹甸之沉沦,悯华胄之奴隶。圣贤桑梓,染成异族腥膻……与其强制签字,贻羞万国,毋宁悉索敝赋,背城借一。军人卫国,责无旁贷,共作后盾,愿效前驱。”材料反映的是

A.北洋军阀通电赞成共和以投机革命    

B.五四运动的爱国要求得到军人响应

C.北伐的胜利进军造成军阀内部分裂    

D.日本全面侵华激起爱国将领奋起请战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五四运动

B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 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C

     

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它更为完备的。”这段话在强调政治协商会议

A.仍为政权的执政机构        

B.与“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权

C.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D.政协和人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同等地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C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B.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C. 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D.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解放战争

D

     

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是

A.浪漫主义     

B.自由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的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D.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十月革命

B

     

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就是要对帝国主义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少一点,当时被作为修正主义外交路线被批判。这件事会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A.20世纪50年代初期

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

D.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B

     

二战结束的时候,在日本,盟军对其进行民主化改造过裎中,最高司令部发布了一系列命令,以外科手术的方式清除战时教科书中的军国生义、极端民族主义和以天皇为中心的神道宣传内容。1946年,盟军最高司令部要求日本政府审查新编的历史教科书,保证没有天皇崇拜和军国主义的内容,盟军司令部则有最后审查权。这种对历史记忆的反思和修正说明了

A.历史记忆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生命的一部分  

B.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政治进程的一部分  

C.一个民族的历史是通过历史教育建构、记忆和传承的  

D.历史是一个客观的进程,但历史记忆却是人为的建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

B

     

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农业

B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农业

A